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23篇
  43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日本科柿果实发育期间单宁和糖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甜柿是柿(Diospyros kaki Linn.f.)树的自然类型,属日本主要栽培果树之一,其特点是果实采后不需人工脱涩即可食用,甜脆爽口,风味独特。近年来,日本甜柿已在我国大量引种栽培,国内对甜柿的生物学习性和栽培方法已作了不少观察和研究。但对甜柿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果实发育期间生化物质消长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为柿果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22.
The amount of boron contained in the xylem of Japanese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Thunb.) and ebony (Diospyros ebenum Koen) was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e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a modified curcumin–acetic acid method. The boron cont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heartwood and sapwood of ebony as well as between a blackened portion (“kurogaki”) and normal portion of Japanese persimmon. The kurogaki contained a higher level of boron than the normal portion of the same individual, although the boron content varied among individuals. Moreover, the boron content of the heartwood of ebon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pwoo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participation of boron in the blackening of Japanese persimmon. Because both kurogaki and heartwood of ebony are durable to fungal attack, the blackening of Diospyros genus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defensive substances in which boron seems to take part. The convenient curcumin–acetic acid method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ICP method with comparable accuracy.  相似文献   
23.
日本的甜柿主要品种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日本甜柿品种资源及其分布概况.首先,依据园艺学界广为应用的柿分类方法,将柿栽培品种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甜柿又分完全甜柿(PCNA)品种和不完全甜柿品种(PVNA)两个品种类群。本文介绍了日本的主要甜柿品种.同时,还阐述了6个甜柿品种及4个新品种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决油茶组培苗根系发生困难的问题,将油茶无菌短枝组培苗分别扦插在运用"0.618黄金水位"原理制作的"黄金杯"和扦插常用的传统营养杯中,两种营养杯中分别填入以1︰1的珍珠岩与草炭的混配基质、细河沙及红心土,就不同营养杯和不同基质处理对油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1的珍珠岩与草炭的混配基质,将油茶无菌短枝组培苗扦插在运用"0.618黄金水位"原理制作的"黄金杯"中,可使油茶组培苗在30天内发生出10.68条/株、平均根长为7.52㎝的根系,其发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25.
从幼化的砧木采穗圃采集亚林6号插穗,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IBA、ABT1、NAA、GGR6、IAA剂配制的不同浓度溶液及作为对照的清水浸泡插条切口,而后扦插于无菌基质。遮阴拱膜保湿环境下抚育45 d及露天滴灌环境下抚育15 d后,对生根效果进行取样检测、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IAA、IBA、GGR6等在合适配比下有较高的生根率和萌梢生长量。其中处理A1、G3、G2生根率分别达到75.6%、56.9%和52.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和愈伤发生率的规律不一致;生根类型有皮部生根、愈伤生根、混合生根3种类型;实验中扦插生根以皮部生根为主,混合生根为辅;IAA等处理有利于提高皮部生根发生,NAA、添加腐植酸的IBA等处理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生根。IAA 250 mg·L-1溶液处理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GGR6 500 mg·L-1扦插生根效果次之。综合成本优势和操作方便性,建议生产中使用GGR6 500 mg·L-1处理培育柿砧木扦插苗。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究急性高温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优鲈3号”存活率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5℃(对照组)下暂养的大口黑鲈“优鲈3号”直接放入31、34、37℃水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应激后鱼体的存活率及肝脏生化指标。结果表明:37℃组成活率低于31℃、34℃组,仅为50%。31℃和34℃组T-SOD、GSH-PX、CAT、LZM、AKP和ACP活力在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37℃组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ACP活力在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培育大口黑鲈“优鲈3号”鱼苗时温度应该保持在34℃以下。  相似文献   
27.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0.7)和0.82(>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相似文献   
28.
通过海南保亭晚稻“3414”肥效试验,建立了此试验条件下的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预测最佳施肥量的方案为:施N 6.22kg/667m2,P2O51.14kg/667m2, K2O 4.73kg/667m2,氮磷钾比例为1∶0.18∶0.76;缺素区氮素相对产量为83.83%,磷素为92.19%,钾素为87.3%,各单质肥料对水稻产量贡献率依次为氮>钾>磷,该试验地土壤养分,氮、磷、钾均为中等肥力。  相似文献   
29.
本文概述中国甜柿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对全国原生甜柿品种分类进行研究;阐述当前国内外甜柿育种的主要手段,并对未来甜柿育种的研究方向及甜柿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为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从柿树生物学特性出发,分析了玉溪绿化柿树移栽成活率低的具体原因,总结了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的措施,即带土球栽植,改良土壤质地减轻根病发生,选择端午节前后和深冬进行移栽,缩短起树到移栽时间减少柿树失水,适度修剪维系根冠平衡,建立养护档案,按时按量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