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8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林业   1133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305篇
  2161篇
综合类   1431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624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45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马勇刚  李宏  甘艳露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166-170,176
以1999年和2009年Landsat TM/ETM+为数据源,塔里木南缘策勒于田地区的三个不同规模的孤立绿洲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植被-不透水层-土壤”地表组成基础,通过归一化线性分解模型计算了植被丰度和不透水层比率分量。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和区域分析计算了两分量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和响应关系,对比分析了绿洲尺度对植被丰度、不透水层比率与地表温度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丰度与地表温度在大规模的绿洲下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随着绿洲规模的减小,植被丰度与地表温度之间相关性逐步减弱(R2从0.5~0.6降至0.1~0.2);不透水层分量与地表温度在大规模的绿洲下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随着绿洲规模的减小,其相关性几近于零(R2从0.18~0.36降为0.002~0.04);(2)随着植被丰度的增加,绿洲区域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受影响较小,而温度均值有明显的减弱;随着不透水层分量的增加,区域地表最低温度有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942.
干旱区的生态恢复与植被建设均受到水分的严重制约,生态用水和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研究均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生态用水影响土壤水分补给量,而土壤水分补给量是制约土壤植被承载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土壤植被承载力需要保证干旱区生态用水总量,而森林植被有保持水土、调节地表径流、增加入渗的功能,能够使得干旱区生态用水量增加,从而提高土壤植被承载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稳定。综合提炼多篇相关文献的观点,从生态用水和土壤植被承载力的概念、研究发展现状、在植被建设的指导意义3方面综合阐述,讨论了生态用水以及土壤植被承载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大坂山不同海拔高寒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祁连山山脉东段大坂山高、中、低(3 025、3 405、3 813 m)3个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其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相对较低;群落相似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物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4.
施氮水平对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及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红丽  陈功  吴建付 《草业学报》2011,20(3):239-244
植株氮含量是评价牧草群体长势、估测产量和确定最佳施肥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及冠层反射光谱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冠层反射光谱与植株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多花黑麦草植株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植株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有所升高。在可见光区域,冠层光谱反射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植株氮含量与单波段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在波段487~718 nm范围内,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大于0.5(P<0.01)。利用敏感波段估测植株氮含量最优模型为y=4.362-0.754x579+0.351x700。以植被指数估测植株氮含量最佳模型为y=3.026-0.670DVI(610,487)+4.997NDVI(700,579)。植株氮含量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45.
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土丘陵山区占山西全省土地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9%。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经山西的大北干流河段,占黄河干流长度的11.9%,而该区向黄河输入泥沙量达2.9亿t,约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80.6%,占黄河总泥沙量的18.12%,是水土异常强烈流失区,侵蚀模数达到10000~15000t/km2。把山西西部沿黄丘陵山区作为水土治理特区重点治理,对改善山西和黄河生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只有由治水为主,转向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治山治土,综合治理,遵循地带性适树、适草原则,森林覆盖率达到30%,植被覆盖率达到60%,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在1000~1500t/km2,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946.
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宝勇  李艳军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304-1306
通过对阜新海州露天矿废弃地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调查,依据海州露天矿废弃地的复垦年限及植物生长状况,将废弃地划分为4个类型,并提出适合该区生长的植物种类与优化配置模式,对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7.
植被景观指数随复合地形因子分异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地表粗糙长度和地形起伏度空间分异对武夷山自然遗产地植被景观格局性质的影响,利用ArcGIS 9.0和景观指数软件分析各地表粗糙长度和起伏度带上的景观指数。结果表明:景观的面积、斑块数量、景观多样性指标、优势度指标随着地表粗糙长度指数的增加,而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在粗糙长度为7的级别上达到最大值;破碎度指数、景观面积周长比分维数值随粗糙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曲线;景观面积指标、景观斑块数量、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标、景观优势度随着起伏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只有景观斑块的面积周长比的分维数在800 m  相似文献   
948.
为了深入研究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系统响应及适应,回顾了温带草原区气候主要要素(如温度、降雨)与旱灾的变化及未来区域气候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温带草原植被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温带草原区呈现总体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区域差异显著,干旱年份增多、旱灾增加的变化趋势。受此影响,植物物候、生理特征、生产力、覆盖度等发生明显的变化。最后指出,在气候变化核心要素预测、研究的时空尺度等方面还不完善,今后应重视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微地形下气候变化的时空异质性等方面研究,同时加强气候变化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与生态系统响应以及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索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产卵量及产卵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及室内笼罩模拟法,利用三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构建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模型。【结果】西藏飞蝗对不同植被的土壤有产卵选择性,其中草地和青稞地的产卵量最大(分别为36.03%和21.20%)。土壤的理化性质能显著影响西藏飞蝗对产卵地的选择,其中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影响最大。单因素分析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含盐量区间内选择产卵量随含盐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而含水量和pH值各有一最适值。双因素分析表明3个因素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影响,其中含盐量的影响最大。统计频率优化法得出最适宜产卵的土壤综合指标为含盐量0.08%-0.12%、含水量2.91%-3.75%、pH 7.35-7.65。【结论】西藏飞蝗在不同的植被上生活,其产卵量差异显著。土壤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显著影响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  相似文献   
950.
基于MODIS 的沙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常用的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受限条件较多,所用系数精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研究区域的实测最大和最小植被覆盖度确定反演模型系数的方法和基于MODIS影像数据的地面实测验证方法。经用该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并同步监测该区域的地表覆盖度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面同步实测植被覆盖度与反演的误差绝对值平均值为0.04,反演方法精度较高。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利用MODIS影像数据反演沙漠化地区地表覆盖度的模型、地面验证方法切实可行,适合对沙漠化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大范围且快速的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