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 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 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本文根据四川省2019年、2020年草地贪夜蛾虫情及2010年-2019年近10年气温数据,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对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发生世代数进行预测,并运用ArcGIS进行Kriging插值分析,获得四川省草地贪夜蛾世代区划.结果表明,基...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连续3年应用探照灯诱虫器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并结合雌蛾卵巢解剖对稻纵卷叶螟种群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探照灯诱虫器能有效监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其数量变化规律与佳多测报灯灯下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监测峰次多于佳多灯.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蛾量显著高于佳多灯,且对起飞迁出、过境、迁入降落虫群均具有较强诱捕作用.据此提出了以探照灯诱虫器、佳多测报灯诱虫突增情况和雌蛾卵巢解剖情况为标准的探照灯诱虫器诱蛾虫源性质判断方法,并以此方法,对探照灯诱虫器诱捕迁入、过境和迁出稻纵卷叶螟进行了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解析西藏飞蝗对青藏高原干燥低氧环境的呼吸适应机制,本研究比较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discontinuous gas exchange,DGC)呼吸模式下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与东亚飞蝗L.m.manilensis的呼吸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和东亚飞蝗4、5龄蝗蝻及雄成虫均采用DGC呼吸模式,且雄成虫呼吸速率的峰值和周期比其4、5龄蝗蝻更稳定;西藏飞蝗4龄蝗蝻DGC历时为13.75 min,显著高于东亚飞蝗的6.46 min,而其5龄蝗蝻和雄成虫DGC历时分别为7.46 min和8.53 min,显著低于东亚飞蝗的15.70 min和14.44 min;西藏飞蝗4、5龄蝗蝻的暴发间期历时所占比例分别为7.40%和26.70%,显著低于东亚飞蝗4、5龄蝗蝻(分别为22.20%和67.20%),其雄成虫暴发间期历时所占比例为79.20%,显著高于东亚飞蝗雄成虫的53.60%;西藏飞蝗4、5龄蝗蝻和雄成虫代谢率分别为3.92、3.81和2.90 W/kg,与东亚飞蝗4、5龄蝗蝻和雄成虫差异不显著(分别为4.27、3.45和3.07 W/kg)。西藏飞蝗分布于低氧高海拔青藏高原,其DGC历时和暴发间期历时所占比例异于东亚飞蝗,表明DGC呼吸模式与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5—2016年,采用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等3种方法进行同地对比试验,研究对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的监测效果。2015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3种方法监测的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种群数量动态曲线吻合,且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期白背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优于灯测。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嫩绿粘虫板、灯诱与田间拍查(施药前)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2016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监测法所得虫量动态曲线吻合,与田间拍查长翅型成虫种群动态也趋于一致。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无论施药前、后,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的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在非灯诱区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成虫,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产卵量及产卵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及室内笼罩模拟法,利用三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构建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模型。【结果】西藏飞蝗对不同植被的土壤有产卵选择性,其中草地和青稞地的产卵量最大(分别为36.03%和21.20%)。土壤的理化性质能显著影响西藏飞蝗对产卵地的选择,其中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影响最大。单因素分析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含盐量区间内选择产卵量随含盐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而含水量和pH值各有一最适值。双因素分析表明3个因素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影响,其中含盐量的影响最大。统计频率优化法得出最适宜产卵的土壤综合指标为含盐量0.08%-0.12%、含水量2.91%-3.75%、pH 7.35-7.65。【结论】西藏飞蝗在不同的植被上生活,其产卵量差异显著。土壤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显著影响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的一次雷达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在华南地区的迁飞行为参数,为其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及相关辅助设备对中国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空中飞行参数进行研究,并运用HYSPLIT平台对监测到的迁出种群进行迁飞轨迹分析。【结果】在中国华南地区,稻纵卷叶螟在日落后起飞,20:00左右达到起飞高峰,起飞可持续1 h左右;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度主要在1 000 m以下,具有聚集成层现象,可形成2-3层,100-300、400-500 m成层密度较大。成层现象与局部风速极值有关,与风向关系不大,但最大密度并不总是出现在最大风速处。轨迹分析显示,此次从兴安迁出的稻纵卷叶螟蛾经过3次再迁飞,可到达广西河池地区继续繁殖危害,而到达贵州遵义、黔南地区的虫群由于缺乏食物来源无法生存。【结论】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地区的迁飞行为参数与华东地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田间诱杀效果。方法:选用368nm、384nm、405nm和448nm4个单波长杀虫灯,以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368nm单波长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杀效果显著高于384nm、405nm和448nm杀虫灯及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试验结果对于利用或研制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评估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安全性的基础上,测定了经该药剂处理后的捕食螨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和加州新小绥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7.62 μg/mL和119.89 μg/mL。药剂对两种螨的毒力选择指数(TSR)为6.803,哒螨灵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性较高。当药剂浓度为LC30时,捕食螨对猎物幼螨的日捕食量相比对照的43.80头减少至41.80头,且处理猎物时间(Th)明显延长。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加州新小绥螨后,其对猎物朱砂叶螨幼螨的捕食能力(a/Th)和寻找效应显著下降,LC10和LC30处理组的a/Th值分别由对照的53.71降至18.37和14.95,降低比例最大可达72.16%;在相同猎物密度下,该捕食螨对除了若螨外的其余猎物螨态的寻找效应受哒螨灵亚致死作用而明显减弱,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幼螨,卵,成螨。综上所述,哒螨灵会在捕食方面对加州新小绥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