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60篇
  219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粘弹性是人造板的重要特性,直接影响饰面人造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总结近几年的有关研究基础上,讨论了人造板粘弹性与饰面板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针对国内现有甘蔗收获机无法对割台高度实施自动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随动控制系统。系统由自重摆动式仿形机构、STM32控制器、位移传感器、上位机模组、按键模块、电磁阀及驱动模组组成。自重摆动式仿形机构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保持贴附,实时检测收获作业时的地面起伏变化,同时可以依靠仿形机构外廓曲面减小收获机倒退时地面对自身关键部件的冲击。建立割台高度控制参数模型,运用PID控制算法,有效地实现收获机割台高度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升了甘蔗收获机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性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在安装割台随动控制系统后,割台随地形起伏变化而变化,使破头率降低,平均破头率为21%,通过与人工控制收获试验对比,平均破头率下降1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3.
基于对安徽省352个种植型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将其整体划分成为粮食类、果蔬类、药材类,通过构造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各类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发现:种植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在整体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利用SFA模型将管理效率、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项剥离具有合理性,实证分析得出农场主年龄、文化程度、农技培训次数、种植补贴、土地流转费用、农场距离、是否受灾、区域生产总值等八个环境变量对农场经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各环境变量对不同类别种植型家庭农场的表现作用存在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需求决定是否扩大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同步提升果蔬类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技术能力,持续引导药材类家庭农场瞄准前沿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Horse trekking is a noncompetitive physical activity conducted as a recreation and leisure experience, but so far potential effects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horses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to study whether trekking would affect plasma serotonin (5-hydroxytryptamine [5-HT]) concentrations in platelet poor plasma samples, together with its precursor tryptophan, and other hema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variable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28 clinically healthy horses, habitually used for trekking, of which 18 participated in a 2-day trekking event, and 10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exercise on the serotonin, red blood cell, white blood cell, platelet, hematocrit, hemoglobin,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and rectal temperature changes. These effects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a combination of submaximal exercise and some degree of dehydration. Prolonged and aerobic exercise, like that involved in trekking, could affect both the release of 5-HT from the stores in the blood stream as well as hema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s in response to physical effort. Moreover, results confirm a physiological influence of 5-HT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vascular system, induced by exercise. The present findings imply that assessment of plasma 5-HT as well as hema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variables may be proposed as an additional tool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 in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trained horses that may influence thei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科学评估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为区域内生态安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秦巴山地2000—2020年3期地表覆被数据为基础,应用空间分析法和地形分布指数法,定量地分析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以及其在各地形梯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偏低,空间差异特征显著,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呈东西两侧跟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2000—2020年,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呈下降趋势,低生态风险区明显扩张,高生态风险区显著缩小。③高生态风险多集中分布于海拔高、地形复杂或海拔低、地形平坦地区,低生态风险在中等地形梯度地区呈优势分布。[结论] 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7.
张庚  王志强  朱喆 《水土保持学报》2022,36(3):107-114,121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分辨率0.068 m)和DEM (分辨率0.34 m)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对崩塌、滑塌、滑坡、脱落和陷穴等失稳体进行识别,通过统计学、敏感系数方法,利用识别失稳体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失稳体空间分布状况,定量研究不同类型失稳体的影响因子敏感程度,揭示不同类型失稳体的主控因子,进一步阐明流域坡体失稳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失稳体,主要是以小规模和浅层的脱落、崩塌和滑塌为主,三者面积合计为0.41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4%。(2)评价因子内部中,土壤母质的红黏土、土地利用的天然灌木林地和草地、地貌部位的沟坡、坡度>35°、地形起伏度为0.74~3.34 m是坡体失稳发生的高敏感区域,也是崩塌、滑塌、脱落和陷穴发育共有的敏感区域。(3)影响坡体稳定性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和坡向。崩塌、滑塌和脱落的主控因子与整体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相同,但因子内部权重存在差异。崩塌与整体坡体稳定性影响因子顺序分布一致。滑塌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坡向>地貌部位。脱落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土地利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地貌部位。滑坡的主控因子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陷穴的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  相似文献   
28.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矿质氮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明小流域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非均匀取样方法测定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表层(0~10、10~20、20~40 cm)的硝态氮和铵态氮,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结构。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成混合利用结构拦截和减少径流侵蚀,形成了土壤矿质氮坡面斑块镶嵌格局。小流域内硝态氮和铵态氮呈中等的空间变异和自相关性,其变异性由土壤系统内部因素包括土壤质地、矿物、成土过程、地形特征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施肥和耕作等共同控制。建立了土壤矿质氮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各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不同,表明不同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异受不同环境因子控制。分析认为合理配置土地利用形成斑块状结构和增加养分投入可以改善研究区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29.
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特征,研究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可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典型地块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土壤有机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有机质进行了序贯高斯模拟各次实现(SGSV)、序贯高斯模拟平均实现(SGSA)和ordinary Kriging插值(OK),并将SGSV、SGSA、OK与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参数、变异函数、空间分布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K、SGSA改变了有机质数据的空间结构,具有“平滑”效应,SGSA在消除平滑影响方面优于Kriging插值;SGSV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对预测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为揭示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盐渍土改良区土壤有机质空间不确定性的风险研究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Hus和Robbin于1947年提出了完全收敛性的概念,完全收敛比几乎处处收敛条件更严格。本文通过构造收敛鞅,证明了相依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作为推论,证明了负相依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