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711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27篇
  240篇
综合类   699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51.
应用“八五”国家攻关课题“主要工业用材林施肥技术研究”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和确定了林木有效施肥条件和肥效目标.我国杉木施肥的有效立地指数区间为[10,18];林木施肥的最佳经济效益目标增量与立地指数和单位产出价值成正相关,与不施肥的产量、优势木的平均养分浓度及单位投入价值成反相关;在自然上壤肥力状况下,氮磷钾均为高目标肥效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2.
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以桉树适生区为例,通过建立林分平均树高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以及标准蓄积与林分平均树高模型,获取待评估林地的预估蓄积,并以预估蓄积与参照评估林地蓄积之比作为立地质量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53.
万家寨能源基地不同立地类型对新疆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万家寨水利枢纽能源基地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不同的土壤质地条件下新疆杨生长情况。分析研究了在荒漠化区、干旱、半干旱黄主立改区影响新疆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提出一些合理配置造林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立地条件与柳杉生长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年生柳杉人工林的26个样地调查其立地条件与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当土壤疏松层厚于30cm时,柳杉生长良好,浅于20cm时,柳杉生长不良;柳杉生长受地形影响,在山洼、山谷处生长最好,山坡、山顶、山脊则较差。  相似文献   
55.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6.
森林公园是新疆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对新疆森林公园资源整合、共享进行初步的探索,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森林公园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初步划定了各地干热河谷的上限和层域范围。提出了地形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确定以坡向和坡位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划分的立地类型分别是:坡上灌丛区,分坡上灌丛区阴坡类型、坡上灌丛区阳坡类型;坡下草丛区,分坡下草丛区阴坡类型、坡下草丛区阳坡类型;坡足冲积区;河谷平坝区。据此,针对干热河谷各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8.
Data from 122 northeastern Ontario plots were used to develop composite site-productivity functions for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A logistic model produced the best fit to the data.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produce sets of polymorphic site-productivity curves with subsets of three curves, one for each of Ontario's Forest Ecosystem Classification Operational Groups (FEC OGs) 11, 12 and 14. For direct estimates of site productivity, site index was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stand height, age and FEC OG by employing the reciprocal of the logistic model.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and tables is demonstrated in an example. The procedures employed may be used to develop ecologically based site-productivity functions for other areas.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的葡萄柚果实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感官特性的评价,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在常温货架陈列期中,12月下旬采收的果实陈列效果较好,保持优良商品外观品质的时间较长。综合各种因素,葡萄柚在云南西双版纳善文区域12月25日左右采收最好。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