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86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6篇
  61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通过对所设计的新型蒸馏釜PL-水蒸汽蒸馏釜的结构研究、蒸馏原理的探讨以及它在从山苍子中提取精油的应用试验,证明了在从香原料提取精油过程中,该设备具有出油率高、蒸馏时间短,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2.
依据国外文献,介绍几种典型的过热蒸汽干燥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特点,即过热蒸汽干燥系统应有废气再循环利用、物料预热和防止空气渗入等附属部分,采用锅炉不是必备条件。指出对于过热蒸汽干燥系统应从废气利用途径、真空干燥和组合加热等方向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13.
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发酵及其联合处理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在开花期(4月)、结实期(7月)及落叶期(11月)采集全株柠条,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按照试验内容分为3个部分:1)研究3个不同压强(0.8、1.1和1.4 MPa)下蒸汽爆破处理对柠条粉纤维组分的降解作用;2)研究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3)研究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发酵对柠条纤维组分降解的影响。每项试验内容中柠条的3个生育期均作为固定因素,所有处理仅与同期未处理柠条做比较,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每个处理柠条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及发酵底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1)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方面综合判断,结实期柠条饲用价值较高。2)与未爆破组相比,随着蒸汽爆破压强的增大,开花期与结实期柠条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仅开花期)及纤维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5),半纤维素线性降低(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先降低后升高(P<0.05)。3)与同期发酵前相比,复合菌发酵后柠条中性洗涤纤维(P<0.01)、酸性洗涤纤维(P<0.01)及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下降,其中开花期与落叶期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增加(P<0.01)。4)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进行复合菌剂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爆破压强的增大,其中开花期与结实期纤维素(P<0.01)含量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P<0.001)、酸性洗涤纤维(P<0.05)、半纤维素(P<0.001)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可溶物含量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及结实期柠条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落叶期柠条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P<0.01)。5)与同期未爆破发酵组相比,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发酵的开花期和落叶期柠条,随着蒸汽压强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0.001),而结实期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开花期、结实期及落叶期柠条发酵基质中木聚糖酶活性随着蒸汽压强增大呈线性升高趋势(P<0.001)。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爆破、复合菌剂及其联合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不同收获期柠条的纤维组分含量,其中蒸汽爆破和复合菌剂联合处理的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有效评估不同处理对柠条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4.
马铃薯蒸汽去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铃薯蒸汽去皮法并通过正交试验 ,对影响马铃薯蒸汽去皮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 :加热时间 >蒸汽温度 >蒸汽压力。最优参数组合为 :蒸汽温度 133℃ ,加热时间 180s,蒸汽压力 0 16MPa。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烟梗回潮工艺对梗丝物理和烟气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通过对比检测分析常压烟梗回潮工艺与高压蒸梗工艺不同压力条件下处理的梗丝的物理指标和烟气指标.[结果]试验得出,高压蒸梗处理梗丝的整丝率低于常压处理梗丝,随着高压处理压力的增加、蒸汽温度的增加,梗丝整丝率呈现下降趋势;高压蒸梗低压润梗梗丝填充值与常压处理下差异较小,随着高压处理压力的增加、蒸汽温度的增加,梗丝填充值呈现下降趋势;高压蒸梗工艺储梗后梗丝填充值略有降低,整丝率略有提升;高压蒸梗工艺梗丝的焦油释放量、CO释放量高于常压处理梗丝,随着高压处理压力的增加、蒸汽温度的增加,焦油及CO释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结论]研究可为合理选择烟梗回潮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过热蒸汽膨化青苹果组织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近球形植物物料组织的细胞内、外空间二维表达的数学模型,并以过热蒸汽膨化青苹果组织扫描电镜图像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求解细胞内、外空间二维特征的方法.结果表明:过热蒸汽膨化青苹果组织结构中的细胞面积、周长和当量直径的分布比较松散,紧凑度和圆度分布较集中;细胞内、外面积比为0.874,细胞内空间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假种皮精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精油中分离出58种组分,含有较多的大分子香味成份和非挥发性成份;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中分离出62种组分,其中以挥发性组分居多。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中有11种组分是相同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均为α-蒎烯和柠檬烯。  相似文献   
118.
张桥  高新华 《油气储运》1997,16(9):10-14
目前油田稠油热采注汽管网的热变形主要采用方形补偿器和球形补偿器两种补偿方法。方形补偿器支承较多,热损失大,能源浪费多;而球形补偿器质量不稳定,易出现爆漏等现象。新研制的一种补偿方法-自然补偿法,利用管 转弯和避开障碍物形成的L型和Z型补偿,在直杆段采用超长杆件,利用受压时的失稳状态的失稳形为来满足管道的热变形。针对直管段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出,在整个管道以力变形过程中管道强度足够,该补偿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9.
论述了涡街流量计测量流量时,因受压力波动、干湿度变化、振动、压差等因素影响正确计量,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0.
针对胜利油田现河稠油,研究了7种油溶性降黏剂(Y-1~Y-7)及其复配体系的降黏性能,考察了降黏剂加量、原油含水率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研究了降黏剂对蒸汽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溶性降黏剂质量分数小于5%时,原油降黏率随降黏剂加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之后增加缓慢,加量为15%时的降黏率可达90%以上(Y-4除外)。Y-3和Y-7按质量比1:1复配后的降黏效果最好,总加量5%、10%时的原油降黏率分别为76.1%和93.14%。不含降黏剂时,随原油含水率增加原油黏度先增加后降低,原油含水50%时的黏度是不含水原油的3.9倍,形成W/O型乳状液。不同含水率下,加入降黏剂后原油黏度大幅降低;随含水率增加,原油降黏率先降低后增加,含水率10%时达到最低(Y-1除外)。稠油蒸汽驱前注入0.009~0.027 PV油溶性降黏剂,采收率增幅为2.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