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8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338篇
  978篇
综合类   1236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62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依据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的形态学特征,将其生活史划分为4个阶段,并根据3种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不同种群的Lefkovitch结构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及其阶段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敏感度、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活史阶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发展趋势不尽相同,常绿阔叶林下的种群(MD)呈稳定发展状态,其他2种生境下种群表现出衰退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受个体的生长、残存、萎缩和繁殖等的综合影响;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差异显著,种群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受种群内较大阶段个体的影响。图2表5参19  相似文献   
82.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属于中国西部丘原山地,平均海拔1100m,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土壤贫瘠且宜耕作性较差,耕作粗放,作物的产量一直不高。农民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大量施用无机肥料,肥料利用效率逐步降低,而且肥料的大量施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合理运筹肥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3.
1992~1993年对麦套春棉麦棉共生期水分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两年试验结果表明,4种套种方式共生期田间持水量变化动态均表现为:棉行间>棉株间>麦棉行间>麦行间;在试验范围内麦棉间距≥030m时,无论麦收前有无自然降雨,棉行间、棉株间持水量与纯作棉田(CK)差异不显著,而麦棉行间、麦行间持水量显著低于CK;3—2式和4—2式用水较为经济;套种田与CK持水量等同点分布区集中在距小麦边行030~040m处,各套种方式麦棉间距以030m为宜。  相似文献   
84.
礼貌的顺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意识程度四个方面对礼貌现象的考察说明礼貌具有顺应性。礼貌的顺应性是指在交际活动中, 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交际者根据语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礼貌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忽视礼貌的顺应性是礼貌原则存在不足之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5.
在实验基础上确立了含钛高炉渣水解制取钛白过程中钛液TiOS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数学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方程的适应性。为信水解过程听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86.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为森林经理者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断面积生长进行建模,并进行比较择优,同时用同一地区的30块样地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模拟断面积生长规律简便易行,突破了以往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模型繁琐复杂和参数较多的缺点,拟合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亩产700kg超高产麦田连续多年多点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了在青岛市气象和生产条件下,实现亩产700kg超高产栽培的土壤肥力指标为有机质1.4%以上,碱解氮90mg/kg以上,速效磷35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施肥指标为有机肥3000kg/667m2,纯N 20kg/667m2,P2O510kg/667m2,K2O 10kg/667m2左右。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为穗数54.2万/667m2,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3g;群体动态指标为基本苗13.8×104/667m2,冬前总茎数75.1×104/667m2,春季最大分蘖107.5×104/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88.
在大田甘蓝地中,以从菜园土壤和菠菜叶片分离得到的氯氰菊酯降解菌株T-1和菌株Y-3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降解菌降解氯氰菊酯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降解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有促进作用;菌株Y-3和菌株T-1在土壤中对氯氰菊酯的降解动态基本类似,半衰期均为10d;具有内生性的菌株Y-3在甘蓝植株体内对氯氰菊酯降解效果较好,半衰期为7d。  相似文献   
89.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能通过分株的出生与死亡来调节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其极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在维持种群稳定性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文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沙棘在结构动态、数量动态、生物量动态、生长格局动态等空间动态及时间动态特征,以其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江西大岗山杉木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更接近自然状态下森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于2002年1月至12月,采用凋落袋法(网孔5、1、1/300 mm)对江西大岗山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杉木2:鹅掌楸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168只凋落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4 321只,隶属3门11纲30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膜翅目、后孔寡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弹尾目和蜱螨目.凋落层的土壤动物以杂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为主.土壤动物数量在两种林型的1-3月份数量均呈递增趋势,土壤动物类群在杉木纯林1-5月份以及杉木混交林4-7月份呈递增趋势,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05差别不显著,其个体数和类群数大小均为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在三种类型凋落袋中,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均为网孔1>5>1/300.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基本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在纯林中呈递减的趋势.两种林型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异质性较高.后孔寡毛目在杉木混交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鞘翅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8.42和6.45个月;膜翅目在杉木纯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弹尾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9.90和7.91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