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0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704篇
林业   849篇
农学   445篇
基础科学   373篇
  2429篇
综合类   3000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58篇
畜牧兽医   688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59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昌市经过多年发展农业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并辅以个别访谈的形式,在西昌市各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对800户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研究,总结了西昌市在农业转型升级时期信息需求与服务建设情况,以其取得的成效向我国西部地区辐射,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23科47属87种荒漠植物的调查统计,按其形态特点和应用方式进行归类分述,探讨荒漠植物在园林中的选择和应用,并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荒漠植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以太湖地区高产水稻典型管理措施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生产1t水稻为评价的功能单元,把水稻生命周期划分为原料阶段、农资阶段和种植阶段进行清单分析与影响评价,考虑了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5种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力大小依次是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和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45、0.54、O.52、0.32和0.05,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0.54。降低稻田水肥投入,提高水分和养分生产效率是控制太湖地区水稻生产体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它在直接减少种植环节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同时,也间接减轻了上游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从而减缓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2005-2008年连续4年7次采集辽宁省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1307个,利用TU-1810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8.96mg·L^-1,大于20mg·L^-1的样品占32.08%。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mg·L^-1,个别的蔬菜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mg·L^-1。水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0.62mg·L^-1,玉米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为17.8mg·L^-1。受硝酸盐污染的水井占监测水井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昌图县34.52%、开原市49.63%、铁岭县38.92%、新民市52.68%、辽中县39.82%黑山具3242%和北镇市32.99%.  相似文献   
995.
在滇池湖滨带核心区退塘还湖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对福保村湖滨废弃鱼塘改造,建立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该区域内面源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系统年削减人湖污染物COD、TN、TP负荷分别达7840、650和20kg,单位面积削减量分别为4704、390和12kg·hm^-2,削减率分别为28.02%、35.93%和4.86%;系统对污水中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15.57%、56.76%、40.37%和35.64%,且除COD外,旱季污染物去除率高于雨季;推流曝气可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使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约39%、23%和21%,而COD去除率变化不明显。该系统为滇池湖滨区退塘还湖和湖滨生态系统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示范,对滇池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收集江西一个红壤水稻田长期肥料试验中产量、施肥量、土壤有机碳等资料,结合对农田生产中各项生产资料和管理活动的投入进行调查,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系统的生产力、碳投入排放与碳收集效应进行分析,并估算系统的碳汇。评价了不同处理下生产力的碳成本与碳汇效益。结果表明,种植双季稻下化肥配施和化肥有机肥配施下的稻田总碳汇分别为-2.2和-3.2t C·hm^-2·a^-1,但在两季生产中并无显著差异;相应地,有机无机肥配施比纯化肥配方施肥产量提高了30%左右,而碳汇量提高了50%左右。证明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是一种可以增产增汇的关键农业生产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997.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产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延安燕沟试验区建立草地、刈割草地、翻耕草地、灌木地、刈割灌木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小区,通过对30场人工模拟降雨产流试验中产流历时、径流强度、径流深、入渗率数据的分析,得出草灌地产流历时远大于翻耕地和刈割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强度及波动幅度最大,为翻耕草地的1.5倍、草地的3.4倍、灌木地的15.7倍。在各次降雨过程中,草地平均径流深、入渗率分别为17.1 mm和75%,刈割草地为25.3 mm和62%,翻耕草地为38.4 mm和35.6%,灌木地为3.2 mm和97%,刈割灌木地为5.6 mm和92%,翻耕灌木地为46 mm和35%。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能有效地拦蓄径流,而对草灌地的破坏可引发黄土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岩溶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岩溶石漠化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强调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防治等生态环境需水。以贵州省清镇市为例,以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清镇市现状和未来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预测,并分析了其水资源供需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清镇市水资源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999.
在岩溶塌陷区,资源环境受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严重影响和危害,生态环境也发生恶化现象,尤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退化最为突出。以鲁中南典型岩溶塌陷区为例,阐述了岩溶塌陷诱发的3种水土资源退化模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和土壤退化,并分析了该区水土资源退化的现状,研究了水土资源退化的机理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及生化活性试验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生境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纤维素分解作用及固氮作用强度明显增强,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土壤剖面上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从生境变化上来看,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他三个阶段的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变化特征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石沟生境的特点有利于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动植物群体的繁殖;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