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林业   397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773篇
  1183篇
综合类   1364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41.
“形象战略”在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旅游目的地在激烈的客源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然而,官方、专家苦心打造出来的旅游目的地“策划形象”,可能并不一定是旅游者眼中的目的地形象,并且也不一定能被旅游者所感知,文中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发现重庆的旅游形象营销策略存在宣传不到位、政府与企业在宣传时步调不统一、缺乏对旅游形象的动态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冀为重庆旅游形象营销战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2.
为提高复杂环境下棉花顶芽识别的精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的改进顶芽识别模型。建立了田间复杂环境下棉花顶芽数据集,在原有模型结构上增加目标检测层,提高了浅层与深层的特征融合率,避免信息丢失。同时加入CPP-CBAM注意力机制与SIOU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进一步加快模型预测框回归,提升棉花顶芽检测准确率。将改进后的目标检测模型部署在Jetson nano开发板上,并使用TensorRT对检测模型加速,测试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对棉花顶芽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2.8%。与Fast R-CNN、YOLOv3、YOLOv5s、YOLOv6等算法相比,平均准确率分别提升了2.1、3.3、2、2.4个百分点,该检测模型适用于复杂环境下棉花顶芽的精准识别,为后续棉花机械化精准打顶作业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43.
研究设计了蔬菜嫁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利用目标与背景颜色不同的特点实现了图像分割,并用图像形态学方法寻找到嫁接苗(瓠瓜)生长点的位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4.
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完成实现摄像机标定,并将标定方法应用到立木枝干的测量上,实现立木枝干尺寸测量的自动化.该方法包含3个主要步骤:首先是通过图像预处理提取特征点,其次针对树木特点提出改进型神经网络摄像机标定算法,最后对测量方法进行验证并对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测量精度能达到0.1mm,测量误差为±1.40 mm,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45.
946.
从城乡空间融合的角度出发,以广州花都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绿地景观格局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区域特色绿地景观元素的提取,通过"渗透"、"环绕"、"多样复合",塑造花都"山、水、田、城融合"的连续统一、网络状、可渗透的城市区域绿地景观形象。  相似文献   
947.
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原木无损检测,采用多重分形频谱分析方法可以对原木CT图像进行有效的边缘检测,该方法首先计算图像各像素点的H lder指数α(x,y),然后估计出其多重分形频谱f(α)的值,对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分类,f(α)=1为平滑边缘点,1≤f(α)<1.5为奇异边缘点。根据多重分形理论,平滑点和奇异点的集合即为图像的边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原木CT图像的边缘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好的局部性,为原木CT图像的边缘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8.
Watercore distribution inside apple fruit (block or radial), and its incidence (% of tissue) were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inside the canopy as measured by a set of low-cost irradiation sensors. 221 samples were harvested in two seasons from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canopy and submitted to the non-invasive and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order to obtain 20 inner tomography slices from each fruit and analyze the damaged areas using an interactive 3D segmentation method. The number of fruit corresponding to each type of damage and the relevant percentage were calcula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appl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were mainly of the radial type (84%) and had more watercore (approx. 5% more) than apples from the bottom (65% radial). From the image segmentation, the Euler number, a morphometric parameter,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egmented images and related to the type of watercore symptoms. Apples with block watercore were grouped in Euler numbers between −400 and 400 with a small evolution. For apples with radial development, the Euler number was highly negative: up to −1439.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regarding sugar composition, with higher fructose and total sugar contents in apples from the upper canopy,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lower canopy location. In the seasons studied (2011 and 2012), significantly higher sorbitol and lower sucrose and fructose contents were found in watercore-affected tissue compared to the healthy tissue of affected apples and also compared to healthy apples.  相似文献   
949.
目的观察肺静脉心肌袖的组织学形态特性,以了解异位兴奋和局灶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20只健康家兔的左心房和肺静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研究,并用图像分析比较形态学差异。结果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纤维集合成束,走行不规则、方向各异;心肌袖组织中可观察到染色浅淡的苍白样细胞,与P细胞相似,成群或成对孤立存在;横切面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的胞浆面积小、核面积小、核浆比值小、核圆形度大、核周长短,与左心房心肌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静脉根部存在心房肌的延伸即心肌袖,其心肌纤维分布不均匀,走行方向各异,可能是电传导不均一、各向异性的原因;苍白样细胞的存在可能是引发异位兴奋和局灶自律性升高的形态学基础;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体积较小,胞核较圆。  相似文献   
950.
张艳诚  毛罕平  胡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43-5646
传统的作物胁迫早期症状诊断主要运用生化和分子方法对样品进行破坏性检测实现。计算机图像技术能在作物出现明显症状和不可逆转伤害前及时检测出作物的胁迫情况。尤其是在通过检测作物叶片散发光图像中与胁迫相关的变化量方面,热红外图像、荧光图像、反射多光谱和高光谱图像等新技术显示出较大的潜力。介绍和讨论了这些新图像技术在作物胁迫监测中的运用情况,并展望运用多种图像技术融合是作物综合胁迫早期监测诊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