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1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191篇
林业   410篇
农学   1194篇
基础科学   563篇
  3190篇
综合类   6574篇
农作物   123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02篇
园艺   523篇
植物保护   36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664篇
  2016年   809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色菜园土壤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钾肥减量10%~30%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有提高作用,各处理以K2(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效应最好,增产最大(4.2%和4.5%)、施肥利润最高(84923元/hm2和72075元/hm2)。两个试验点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K2处理较常规施肥(CK)处理均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8.0%和8.7%);而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钾肥减量分期施用降低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以K4处理(钾肥减量30%分期等量追施)降低作用最大;从莴笋叶和茎糖组分的均衡性看,以K3处理最好。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改善叶氨基酸品质性状,但降低莴笋茎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性状;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以K4处理为最优,其次是K2处理。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紫色菜园土壤以K2处理(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最优。  相似文献   
52.
【目的】叶面喷施钾肥可以快速、 高效地为葡萄补充钾营养,促进葡萄的高产和优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葡萄生产中。本实验通过对葡萄叶面喷施不同种类及浓度钾肥,测定葡萄叶片和果实等生理指标变化,以及钾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从生理和基因水平上评价这些钾肥的喷施效果,为葡萄生产中钾肥的施用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本实验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选择两个葡萄生长关键时期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对葡萄叶片喷施0.2%、 0.5%和0.8%三种浓度的K2SO4、 K2CO3、 K2SO4·2MgSO4和KCl。然后对葡萄叶片和新梢的生长率,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等生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个钾吸收相关基因VvHAK13、 VvKEA2、 VvSIRK和VvSORK的表达情况。【结果】叶面喷施4种钾肥后,葡萄叶片和新梢的生长率,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钾肥种类不同,最适喷施浓度不同,同种钾肥在葡萄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的最适喷施浓度也有所不同,四种钾肥在果实膨大期的最适喷施浓度普遍高于盛花期。四个钾吸收相关基因在喷施不同种类及浓度钾肥后也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总体来讲VvKEA2、 VvSIRK 、 VvSORK的表达上调,而VvHAK13的表达下调。果实膨大期,需喷施较高浓度的钾肥,钾吸收相关基因才表现出较强烈的响应,而在盛花期则只需喷施较低浓度的钾肥。综合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两方面结果,得出4种钾肥效果依次为K2SO4·2MgSO4>K2SO4>K2CO3>KCl。盛花期K2SO4和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2%; 果实膨大期K2SO4、 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8%。【结论】葡萄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有效促进葡萄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四种钾肥的效果依此为: K2SO4·2MgSO4>K2SO4>K2CO3>KCl。盛花期K2SO4和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2%; 果实膨大期K2SO4、 K2SO4·2MgSO4和KCl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5%,K2CO3的最适喷施浓度为0.8%。适宜的喷施浓度可以有效提高钾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提高钾吸收利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3.
不同类型肥料对甘薯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找到比较适合甘薯增产的肥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情况下,比较4种不同类型肥料(施可丰复合肥、土壤所包膜肥、金正大包膜肥、史丹利复合肥)的氮肥效率,以无氮处理、普通尿素、习惯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施可丰复合肥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明显,产量达到29940 kg/hm2,显著高于无氮处理、普通尿素处理(P0.05),与习惯施肥相比增产8.92%,另外,收获时氮肥利用率最高,pH值降低小,在甘薯吸氮量最高时,施可丰复合肥氮素释放最高,符合甘薯的氮肥吸收规律,在甘薯生产上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54.
为了筛选适宜曲周县后老营村农业生产的较优种植体系并设计更好的种植体系,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村主要作物的种植体系及其水肥资源利用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西瓜套作体系的水肥资源利用率最高,小麦-西瓜-玉米间套作体系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西瓜套作体系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未来可以基于这2种种植体系重新设计新的种植体系,从而在生态、经济、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5.
成军 《北方水稻》2015,(1):35-36,59
为验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发挥配方肥料施用的最大效益。通过田间校验,示范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进一步验证并完善淮安区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种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的影响。[结果]4种缓释肥处理的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1.O%~24.8%。[结论]效果最好的是芭田复合长效I型缓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4.8%。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纳米硅肥对苋菜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硅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用物理研磨的方式加工硅藻土得到纳米硅藻土。[结果]在盆栽红苋菜上叶面喷施几种硅肥,结果表明,苋菜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大幅度提高。在喷施等量硅藻土和纳米硅藻土后,与对照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11%、31%。对比喷施相同含硅量的纳米硅藻土、纳米二氧化硅后,发现苋菜干物质量分别提高43.4%和14.9%;吸收氮磷钾总量分别提高了36%和20%。[结论]纳米硅藻土肥效较好。试验结果为未来矿石资源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8.
减少底肥施用量增加叶面施肥次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目的是研究降低底肥施用量但是增加叶面肥施用次数方面对玉米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找出最经济的施肥方式以达到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试验表明,玉米产量随着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叶面肥喷施次数越多产量越高,每喷一次,可增加产量258~592.5 kg/hm2,增产幅度2.3%~5.6%。  相似文献   
59.
为解决减量施肥造成北方寒地水稻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的问题,以纳米碳增效剂为材料,采用仪器快速检测和植株常规测定分析方法,研究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和减量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纳米碳添加的常规施肥模式(SM-A)、减施氮肥10%(SM-B)和减施氮肥20%(SM-C)对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和肥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以SM-B增幅最大,SM-A次之,SM-C最小;SM-A、SM-B和SM-C增加经济效益分别为563.56、1374.20和-1391.08元/hm 2,以SM-B增效值最高。本研究表明,SM-B能改善生育期光合生理特性,提高植株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是寒地水稻较为理想的减量施肥安全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0.
探讨生物有机肥与‘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品质、化学品质及风味之间的影响,为德宏瑞丽地区‘东试早’柚适宜生物有机肥施用量提供参考。以11 年树龄‘东试早’柚为试材,测定‘东试早’柚果实物理、化学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施用量30 kg/株,单果重、果肉重、纵径、横径最佳,此时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最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最高。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40 kg/株,单果重下降,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升高,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分数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有机肥与还原糖、总糖、Vc和感官风味评价呈显著相关;感官风味评价的综合满意度与还原糖、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东试早’柚的品质,生物有机肥用量以30 kg/株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