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4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215篇
  736篇
综合类   2519篇
农作物   349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378篇
园艺   185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不同程度含青烟叶在自然陈化期间,烟叶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及糖碱比值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增加,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降低,糖碱比值有所增加。烟叶含青程度不同,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过程有所不同,不含青的烟叶在陈化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较缓和,16~20个月时达到较稳定时期;微带青烟叶在陈化前期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剧烈,达到稳定期的时间较不含青的烟叶迟;青黄烟叶在陈化前期化学成分的变化剧烈,陈化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稳定期。  相似文献   
92.
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山西陈醋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山西老陈醋品种的快速鉴别,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山西老陈醋品种的判别分类试验研究。对4个不同品种共240个山西老陈醋样品采集其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对山西陈醋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微分光谱进行了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最优,校正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达92.1%,预测集达85.0%;二阶微分光谱分析结果最差。  相似文献   
93.
根据1999 ~2012年若羌县人口、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若羌绿洲耕地变化情况及驱动力.结果表明:若羌县耕地变化显著,耕地面积经历了减少—迅速增长—慢速减少的变化过程;各地耕地相对变化率分布的空间格局不一,若羌镇、吾塔木乡耕地的相对变化率为小于1,铁干里克乡、瓦石峡乡耕地的相对变化率为大于1,瓦石峡乡的最高,为2.77;从时段上看,2002~2008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长较为缓慢,2009 ~2012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加迅速,表明影响若羌县耕地变化的综合因子的驱动力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采集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西直门北大街2个不同PM2.5污染区的6种植物叶片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比较6种常见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特征,并对PAHs的成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收PAHs的能力有差异。在2个采样点,圆柏、油松针叶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高于阔叶树种;阔叶树种中碧桃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最高,其次是毛白扬。此外,随着污染的加重,树种能够增强其吸收PAHs的能力以适应环境污染。6种树种叶片对PAHs的吸收含量均表现为污染较重的西直门高于污染较轻的森林公园。对6种树种叶片的PAHs成分分析表明,叶片中PAHs的主要成分为3环化合物,其次是2环、4环和5~6环化合物,叶片对不同环数化合物的吸收含量也表现为西直门高于森林公园。西直门样品中3环化合物的组分略多于森林公园样品,且组分的含量也高于森林公园样品。6种树种叶片对PAHs吸收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指出,树种吸收PAHs能力大小依次为圆柏碧桃油松毛白杨榆树紫叶李。   相似文献   
96.
云南伊洛瓦底江外来种麦穗鱼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伊洛瓦底江水系和顺、猴桥、龙陵和盈江4个群体共120尾麦穗鱼标本进行11个常规性状和16个框架结构性状的测量,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差异系数分析方法比较各群体间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4个群体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主成分PC1、PC2和PC3贡献率分别为26.658%,15.281%和11.395%,累积贡献率为53.334%,在PC1、PC2散点图中,龙陵与猴桥群体部分分出。从27个性状变量中筛选出贡献较大的9个性状(P0.01)与体长的比值进行形态差异系数分析,发现龙陵与猴桥、和顺、盈江群体间差异系数均小于1.28,综上分析,伊洛瓦底江4个麦穗鱼地理群体形态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引入时间较短、引入群体来源于同一种群有关。  相似文献   
97.
为建立规模化奶牛场粪水中氮磷含量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以实现准确预测的同时替代常规监测程序,选取23家天津市典型种养结合模式的规模化奶牛场,围绕粪水处理全过程环节依次开展样品采集、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建立多种动态复合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全局、全程快速检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不仅反映出同一奶牛场粪水有机组分随处理环节的变化,而且也反映出不同奶牛场粪水样品的差异性,以及在粪水处理过程中各因素对后续模型的影响程度。建立的全过程环节定量分析模型对总氮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87.80;对总磷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3.59。建立的全局定量分析模型对总氮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38.59;总磷含量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为0.9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6.56。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水处理全过程环节粪水样品中氮、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纵向模型比横向模型能提供更好的预测结果;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可实时、快速、高效地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水处理全过程总氮和总磷进行跟踪和监控。  相似文献   
98.
韦佳园  蒋御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5-4318
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承载能力一直是研究热点。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系统本身的演变,给出了人口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框架。考虑人的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参照小康科学指标体系和人文发展报告,给出综合评价框架中各个信息的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开放区域动态的人口承载能力模型以及使用模型进行人口预测的框架。最后以上海为例,用主成分分析法给出了简化模型的系数。  相似文献   
9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聚类方法对重庆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将重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级.总结出重庆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异特点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异结构.最后分析了重庆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探寻更优的城市空间架构.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组成及品种间的差异,以软丝安海变、浮宫1号和东魁等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0个品种杨梅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141种化学成分,深红种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多,共42种,软丝安海变和八贤道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少,均只含有12种;10个品种果实中均含有烷烃和烯烃,是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主体;1-石竹烯是杨梅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唯一在10个杨梅品种中均被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不同杨梅品种果实间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除了品种因素外,栽培环境可能也是形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