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6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58篇
  221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水体流动是池塘水质调控的基础性条件,高效率的水动力形成与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偏心式水动力装备从增氧和水动力形成两个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基于池塘精细化生态因子调控的需求,本文研发了包含传感器、数据处理、存储、输出及无线通讯模块的控制硬件系统,开发了基于溶氧和水动力双参数的控制算法,并具备弱电自主检测和强电断路校核功能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溶氧值,结合水动力设备不同功率的作用范围,实现了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的功率输出控制,从溶氧、水动力范围及能耗的角度实现综合性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根据池塘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在满足池塘增氧需求的前提下,基于所开发控制系统的偏心式水动力装备与同功率的其它增氧设备相比,水动力流速衰减更慢,设备周边同范围内水动力提升效果明显,综合能耗下降约24%。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偏心式水动力装备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2.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了解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是坝地泥沙输移过程及规律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该文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不同位置泥沙沉积剖面中各沉积旋回层厚度及粒径组成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淤地坝次洪水沉积过程中泥沙的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坝地内次洪水泥沙沉积过程为非均匀分布,各沉积旋回层厚度在纵剖面和横剖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早期沉积层厚度的起伏变化要大于后期的起伏变化。坝地泥沙粒径组成以粉粒为主,黏粒、粉粒和沙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6%、58.78%和36.56%。坝地泥沙沉积过程中,各旋回层中黏粒、粉粒和沙粒的平均含量变化较小,但在坝地不同位置,土壤粒径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选。从坝尾到坝前,土壤质地粗化度显著下降,土壤粒径组成呈逐步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淤地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监测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淤地坝在运行中的缓慢和微小变化,及时发现淤地坝的病险隐患,为科学监测、评价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乃至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运行提供依据。[方法]通过Nove MS 50全站扫描仪对南湾骨干坝和别杜川骨干坝坝体沉降、水平移位及坝体表面侵蚀进行定期激光扫描,利用等间隔的点云记录坝体和库岸不规则形态。[结果]两期监测对比可以看出,南湾骨干坝接近路面的部分有约1cm的变化,左侧库岸有明显的变化,变化量约为0.8cm,日后极有可能会发生小规模坍塌。别杜川骨干坝整个堤坝在半年的时间内右侧部分约有1~2cm的下降变化,监测结果和管理部门常规监测变形结果一致。[结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淤地坝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全面、直观获取淤地坝坝体和库岸表面数据,使得变形监测工作更加全面、便捷、可信。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针对常规大坝变形监测回归模型中存在的因子多重相关性干扰和模型拟合效果欠佳问题,进行偏回归模型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引入大坝变形监测偏回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自适应全局优化搜索功能,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大坝变形监测模型。【结果】工程实例研究与对比分析表明,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偏回归模型存在的拟合效果不佳的问题。【结论】改进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为避免溃堤形成洪峰危害下游,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开槽泄流,并预测泄流槽的冲刷演变和下泄洪峰流量及出现时间,以便提出一种分析方法,对今后震后堰塞湖抢险工程起到指导作用。【方法】依据唐家山堰塞坝的土性条件、开槽断面,以及不同粒径散粒体的冲刷运动特性,确定堰塞坝不同粒径松散体的冲刷起动流速和冲刷速度。基于堰塞湖区产流和库水位曲线,应用宽顶堰流基本理论,综合考虑土性材料冲刷性能与堰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开槽泄流、水流计算、冲刷下切、库水位确定的迭代计算分析。【结果】合理确定了唐家山堰塞坝不同土层随着泄流变化的冲刷速率和泄流槽断面的变化;计算得到2008-06-10 T 12:00下泄最大洪峰流量为6 601 m3/s,与实际洪峰流量基本一致。【结论】提出了一种预测堰塞体开槽泄流下切冲刷分析及洪峰形成时间和确定最大洪峰流量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下的任豆修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找适合矿业尾矿坝人工生态恢复的植物,以广西南丹长坡矿堆存50a之久的尾矿坝为背景,通过盆栽模拟,运用室内土培和水培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矿土比例(尾矿样与泥土比例分别为5∶0、4∶1、3∶2、2∶3、1∶4、0∶5)以及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150、200、250mg·L-1)Pb2+、Cu2+、Zn2+在任豆苗体内的吸收、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任豆对Pb、Cu、Zn都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任豆幼苗可以在一定的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存活,任豆对重金属Pb的耐性最大,在高浓度下依然可以存活。任豆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的吸收及转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任豆对Pb、Cu、Zn的转运能力来看,任豆并非这3种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试验表明,任豆在矿业尾矿坝的人工生态恢复(植物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能否大规模采用任豆作为尾矿坝的生态修复物种,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7.
该文阐述了切实加强专项管理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强调要落实责任,加快专项预算执行进度,提出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与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切实做好2007年、2008年修购项目验收工作及2010年修购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8.
沙棘柔性坝影响下砒砂岩沟道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典型砒砂岩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植有沙棘柔性坝的东一支沟道与无任何植物的对比沟道的表层(0-30cm)土壤含水量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探讨了沙棘对砒砂岩区小流域沟道土壤水分小尺度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可明显提高砒砂岩区小流域沟道土壤含水量;沙棘柔性坝沟道与对比沟道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特征,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含水量在1-6m变程内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对比沟土壤含水量在1-5m变程内具有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分数维值表明,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含水量的空间依赖性比对比沟的要弱些;沙棘对小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异质性有显著影响。应当指出的是,虽然降雨是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与分布格局影响的主要因素,但干旱条件也不容忽视,在长时间地表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下,沟床表层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会进一步加强,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沟床表层短根系及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与分布。  相似文献   
129.
首先基于水库瞬时全渍的假设,采用简算法对上游水库的渍坝洪水进行计算,并计算出上游水库至德泽水库的区间洪水,然后研究了上述2个分区洪水的组合遭遇,最终得到受上游水库渍坝影响的德泽水库坝址断面的洪水过程。结果表明:上游水库的溃坝,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德泽水库构成威胁。进行的研究为德泽水库的安全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0.
Reasons for performing the study: Detail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histological appearances of the accessory ligament of the deep digital flexor tendon (AL‐DDFT) have not been documented previously in detail. Objectives: To: 1) describe anatom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AL‐DDFT and adjacent structures; 2) describe high‐field and low‐field MRI and histological appearances of the AL‐DDFT in the forelimb of horses with no carpal or proximal metacarpal pain; and 3)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breed, gender, height, weight and MRI findings. Methods: Ten forelimbs were dissected to determin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AL‐DDFT and adjacent structures. High‐ and low‐field MR images of the AL‐DDFT and related structures from 29 cadaver limbs of nonlame horses were analysed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breed, gender, height, weight and MRI findings was assessed using a Chi‐squared test. Twelve ALs‐DDFT wer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Histological and MRI findings were compared subjectively. Results: Fibrous bundles were seen between the AL‐DDFT and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superficial digital flexor tendon (n = 9) and the DDFT (n = 2). The AL‐DDFT had low to intermediate signal intensity in most limbs in most high‐field and low‐field MRI sequences. In 69% of limbs, oblique bands of higher signal intensity than the rest of the ligament were identified in high‐field images of the AL‐DDFT.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AL‐DDFT in the proximal 7 cm of the metacarpal region ranged from 68.1–299 mm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gender, weight or height and either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AL‐DDFT or the presence of oblique higher signal intensity band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AL‐DDFT had thick collagen bundles arranged in large crimps and sometimes crossing in oblique directions. The cellularity was greater than in the deep digital flexor tendon in all limbs. Conclusion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The large variability in the MRI appearance and size of the AL‐DDFT in nonlame horses should be borne in mind when interpreting MR images of lame ho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