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采用溶磷圈和Salkowski比色法,对酸性条件下铝对耐酸性能极优的两种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根瘤菌都具有较强的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且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更强.在铝毒胁迫下,两菌株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耐受性,随着铝离子浓度的增加,铝对溶磷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抑制作用增强,相同条件下,菌株S...  相似文献   
132.
龙眼生长素受体基因TIR1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龙眼生长素受体基因TIR1密码子的使用特性,采用CodonW、SPSS软件及EMBOSS在线程序分析龙眼TIR1密码子的偏好性,并分别与龙眼基因组、其他29个物种TIR1以及模式生物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龙眼TIR1与龙眼基因组的密码子选择偏性较弱且较偏好以A/T结尾,而物种间TIR1密码子选择偏性则存在一定差异;进化树分析表明,基于TIR1编码序列聚类结果比密码子使用偏性分类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结果发现,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更适用于龙眼TIR1异源表达试验,而龙眼TIR1与模式植物基因组之间密码子使用偏性差异较小,尤其烟草和番茄可能为该基因转基因研究最为理想的受体。  相似文献   
133.
以毛白杨和拟南芥为研究对象,研究生长素信号转导因子基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构建好的PtAUX1的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和毛白杨,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PCR技术检测转化植株,分析植株表型并观察植株离体条件下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PtAUX1影响植株各器官的形态发育,毛白杨长势旺盛、外植体有莲座状幼叶产生,拟南芥出现了匍匐生长、不改变根的向地性、茎上的表皮毛增多、花器官畸形。以上结果表明PtAUX1基因通过生长素极性运输,促进各细胞、组织对内源生长素IAA的吸收,进而参与器官极性的建立,影响各器官的形态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4.
水松扦插繁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松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孑遗植物,目前对其保护主要通过人工栽培以恢复种群规模。建立有效的水松扦插繁殖体系,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对其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扩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不同条件进行水松扦插繁殖试验,探讨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及插穗的选择等因素对水松扦插生根率及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其他激素,浓度为150 mg/L ABT1处理后生根率最高可达36.94%;不同浸泡时间对插穗生根率影响不同,浸泡2 h后生根率最高;泥炭土:珍珠岩(2:1)混合基质条件下,生根率最高,生根性状指标优于其他基质;侧枝及顶芽是影响水松插穗生根率的重要因素;春季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秋季。总结得出水松扦插繁殖的最佳技术组合,生根率可达39.89%,研究结果可为水松种群的保护和人工培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白菜SAUR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敬会  张涛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2):130-137
旨在为今后开展白菜SAUR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白菜生长素早期应答基因SAUR(Small auxin-up RNA)家族的保守基序、氨基酸等电点、分子进化以及表达模式等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菜143个SAUR蛋白质中,有111个蛋白质偏碱性,31个偏酸性,有一个成中性;从对该基因家族构建的进化树中可以看出它分化出2个大的亚家族,其中一个亚家族还处在不断分化中;此外,找到61个SAUR基因的EST表达证据,且基因表达部位比较丰富。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基因重复是白菜SAUR基因家族的一大特点,143个基因中含有51个同源对。  相似文献   
136.
以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单因子实验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其适宜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1/2WPM(wood planty medium)基本培养基中,天目杜鹃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显著高于MS(Murashige and Skoog),1/2MS和1/4MS培养基(P〈0.05),分别为100%,0.49 cm和18.9条。添加生长素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均可以促进天目杜鹃组培苗生根,在添加2.0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中的组培苗生根率、平均根长与平均根数均与其余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00%,0.4 cm和9.0条;其中在添加0.5 mg.L-1IBA的1/2MS培养基中的组培苗生根率、平均根长与平均根数均与其余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00%,0.38 cm和8.0条;附加5 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显著高于培养基中附加0,10,15,20,25以及30 g.L-1蔗糖(P〈0.05),分别为90.67%,0.36 cm和7.2条。天目杜鹃组培苗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WPM+0.5 mg.L-1 IBA+5.0 g.L-1蔗糖。  相似文献   
137.
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对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体内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是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性的激素,调控过程包括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文中从生长素合成、代谢、运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林木根系形成的相关基因及激素互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林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新思路,展望了林木根系形成机理研究及其对林木根系调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8.
目前含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有机肥料在酸性茶园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不高,难以起到有效的促生作用,达到部分替代和减少化肥使用量的目的。本实验分离得到1株耐酸铝芽孢杆菌,命名为QM7。试验发现菌株促生能力受到铝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无铝条件下菌株生长素(IAA)的分泌量为85.6 mg·L~(-1),当铝离子浓度为1 mmol·L~(-1)时IAA分泌量为36.8 mg·L~(-1);盆栽结果表明,在6周内菌株可以增加茶苗根系表面积56.8%,根尖数27.3%;蛋白电泳分析发现高浓度的铝胁迫会导致菌株胞内64种与转录、翻译和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差异,使得菌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9.
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生长素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主要包括: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及生长;促进细胞分裂、伸展和分化进而促进植物茎的伸长;促进花芽萌发及影响花的形态建成和衰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单性结实,影响果实增大和果实成熟;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影响种子胚的形成等。除此之外还对生长素运输的生理特点、运输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等进行了梳理,了解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顶端优势、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向性反应、形态建成等方面。同时还提出了生长素在网络信号调控和各器官量的分配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本研究以河北省沧州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对采自黄骅地区常郭乡赵子札村、羊二庄镇张八寨村及旧城镇云庄村等10个地点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134株根际细菌。进而将其接种到紫花苜蓿植物种苗,培养60d后,比较分析了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生影响,选择了30株促生细菌优良菌株,并且对30株细菌菌株进行了溶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EF2对植物干重增重影响最为显著(P0.05),其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也最强;菌株LF13分泌生长素的能力最强,其对株高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最终初步筛选出9株溶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较强并能促进紫花苜蓿显著生长的根际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