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05篇
  233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82.
植保无人机旋翼风场模型与雾滴运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几年,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在中国获得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为国内主要植保技术之一。但由于对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相关机理尚不明晰,且植保无人机作业平台的稳定性依然有待提高,导致国内植保无人机施药效果不够理想。深入研究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基础理论,理论结合试验结果共同指导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是提高其施药效果的经典方法。该研究综述了植保无人机旋翼风场分布特性、雾滴与无人机旋翼风场交互机理、雾滴沉降与飘移机理、雾滴与叶片表面的交互机理及雾滴分散和蒸发特性等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基础理论及其模型构建情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其基础理论与模型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84.
干喷钢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干喷钢砂效果的因素,应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干喷钢砂工艺参数对喷砂效果的影响。对于高硬度试件,通过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验证了优化干喷钢砂预处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同时可改善零件的疲劳强度。粗造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的表面符GB11373-89的要求,可满足电喷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高产高蛋白类型虽前期下降快,但后期回升速度也快,最终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接近成熟时趋于稳定。等量氮肥分期施用,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氮,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具有增加粒重的双重作用。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方向不同,高产高蛋白品种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多,能够兼顾产量和蛋白质的同时增加。后期保持高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持续过程是高产、高蛋白类型的重要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86.
The aerial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increased rapidly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wider range of synthetic pesticides, more planes and pilots became available. It also became clear that new and previously inaccessible areas could be sprayed from the air. By the 1980s there were around 100 plan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capable of spraying pesticides. However,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rought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tougher legislation to control pesticide usage.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85 and the Control of Pesticides Regulations 1986 (as amended) introduced tight controls over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from the air. Aerial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has been monitored each year by the UK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od (MAFF) since 1978, during which time the area treated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is has been partly as a result of changes in legislation but also due to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in conventional crop‐protection methods. The area treated from the air in the UK has never risen above 2.5% of the area treated from the ground and in 1998 had fallen to less than 0.04% of the total area treated with pesticides. It is likely that this figure will continue to fall in the future. By 1998, the only pesticides to be sprayed from the air comprised fungicides, herbicides and insecticides. As a group, herbicides comprised the greatest area of treatment and the only target to show an increase in area treated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bracken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 Crown copyright 2000.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相似文献   
87.
根茬粉碎还田机灭茬甩刀喷焊NiWC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根茬粉碎还田机灭茬刀成本高、寿命短的问题,在45#钢制造的根茬还田刀具易磨损部位喷焊了NiWC合金抗磨涂层。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喷焊层耐磨性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WC的含量、乙炔流量、预热温度和喷涂距离。优化后喷焊工艺参数为:涂层配比为Ni60 +35%WC,预热温度为450℃,乙炔流量为1000 L/h,喷涂距离为40 mm。  相似文献   
88.
手动喷雾器组合充电式静电喷雾装置的雾化效果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在常用手动喷雾器基础上,采用组合充电式静电喷雾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和关键结构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行了常规喷雾与静电喷雾的雾化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装置能够达到静电喷雾的效果,静电喷雾的雾滴谱较窄,雾滴粒径细小,均匀度较高,组合充电方式和液力式雾化原理的结合较好地实现了静电喷雾。  相似文献   
89.
果园喷雾机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该文针对中国果园机械化作业条件差和传统果园喷雾机连续喷雾时存在果树间空隙无效喷雾的特点,设计了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Y8履带自走式果园喷雾机为载体,采用传感器测距方式探测果树,实现自动对靶喷雾。通过对超声波、红外和激光3种传感器进行性能比较,及对超声波和激光2种传感器进行静态识别间距测试与分析,红外传感器受光强影响较大,超声波传感器识别间距超过800 mm,均不满足果园精确对靶喷雾控制要求,激光传感器静态识别间距只有20 mm,具有工作稳定、响应快速、方向性好等特点,故将激光传感器选为自动对靶喷雾机探测装置,并将激光传感器安装于喷头组件前方220 mm。采用连续3次检测靶标判别法设计了自动对靶喷雾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避免因激光光束较细而导致的将树冠内空洞、枝间间隙等误判为果树间空隙而出现的电磁阀频繁启闭动作。行驶速度为0.5 m/s时,自动对靶喷雾控制系统的动态靶标识别间距介于100~150 mm之间,行驶速度1.0 m/s时,动态靶标识别间距为200~250 mm。此外,该系统还具有提前及延后喷雾功能,自动对靶喷雾系统提前靶标95.0~157.5 mm距离开始喷雾,离开靶标100 mm距离停止喷雾,使喷雾完全覆盖整个树冠。与连续喷雾相比,对靶喷雾可有效节省施药量,对于空隙比为20.0%、35.2%、52.9%靶标行枣树,行驶速度为0.5 m/s时省药率分别达27.9%、53.7%、76.9%,行驶速度为1.0 m/s时省药率分别达27.3%、54.5%、81.0%。因此,该自动对靶喷雾系统对稀疏果园的精确对靶病虫害防治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为了实现精准喷雾,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精准喷雾自动/手动两种模式切换的控制装置。在自动模式下,单片机根据现场信号输入模块提供的作物病虫害情况分别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电磁阀;手动模式下,由面板手动开关分别控制各个电磁阀打开或关闭。经田间试验测定,该喷雾控制装置能够在自动或手动模式下实现精准喷雾作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