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124篇
  339篇
综合类   1105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樟树幼树光合特性及其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用Li COR 6 4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樟树幼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对CO2 升高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樟树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 14 :0 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中午光照强度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汽压差达到最大值 ,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达到最小值 ,诱导叶片光合午休。正常大气条件下 ,樟树叶片光饱和点为 12 5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 4 0 6 μmol·m- 2 s- 1 ,在 10 0 0 μmol·m- 2 s- 1 光强下CO2 饱和点为 12 0 0 μmol·mol- 1 ,CO2 补偿点为 5 0 μmol·mol- 1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的CO2 浓度梯度下 ,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 2 4~ 35℃时 ,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 ,温度升高导致樟树光合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62.
将仙客来种子用高锰酸钾质量分数1000×10 6液浸泡26h左右,进行种皮软化和消毒处理,然后播种在泥炭基质内,深度为(0 6±0 1)cm。在无光条件下保持温度(20±5)℃,湿度90%左右,在50~60d后即可发芽。发芽后应注意增加光照和施肥,也可以用稀释的肥料代替喷水,成苗率达89 9%。  相似文献   
63.
The germination of conidia of G. abietina on water agar reached the sam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t 0°C as at 5 °C to 12.5 °C, but required more time. The fungus caused necrosis even at - 4 °C in pine seedlings.  相似文献   
64.
方惠兰  童普元 《林业科学》1995,31(3):233-238
1986-1990年的研究得知:松毛虫赤眼蜂在浙江于3月下旬开始活动,10月上旬至11月陆续以蛹在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等虫卵中越冬在林中常年都可见到该蜂的活动,其种群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与松毛虫卵期相一致,林中昆虫卵的多少、蜜源植物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是影响松毛虫赤眼蜂林间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5.
以北方盆栽蓝莓美登和北蓝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为温度控制,促使盆栽蓝莓提前开花。研究表明,盆栽美登(Blomidon)在需冷量达到1200h,盆栽北蓝(Northern blue)在需冷量达到1000h情况下,可以通过温度调控,打破盆栽蓝莓休眠期,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红霉素发酵单位,考察了二甲基亚砜(DMSO)添加时间和体积分数对红霉素合成的影响,采用筛选自身代谢产物突变株的方法,将突变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耐受高浓度DMSO处理。结果显示,在36 h向发酵瓶中添加30000μg/m L红霉素,筛选得到化学效价比对照提高22.4%的菌株。DMSO最适添加时间为发酵48 h,最适添加剂量为0.2%,其可提高发酵单位10.1%。  相似文献   
67.
土壤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作用基团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庆元  张雪崧  王艳红 《土壤》2007,39(3):492-495
土壤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是抑制土壤中尿素水解的最有效的化合物之一。分析大连工业大学合成的土壤脲酶抑制剂nBPT抑制脲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50°C,pH=5.91时,nBPT的抑制活性达到最大值;在nBPT各结构基团中,正丁基(-NH(CH2)3CH3)、硫基(-S)对nBPT与脲酶的结合起辅助作用,胺基(-NH2)是nBPT与脲酶结合的关键基团,与脲酶活性部位巯基(-SH)结合。土壤脲酶抑制剂nBPT与脲酶的具体结合机理还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8.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海蜇足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条件下,就温度、盐度和光照对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足囊形成和萌发的影响进行观察。温度实验在0~30℃范围内设7组,盐度实验在2~32.1‰范围内设16个梯度,光照分为自然光和黑暗两组。实验显示:10℃以上海蜇无足囊繁殖迹象,15~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海蜇足囊繁殖能力增强;6‰以下盐度,海蜇不能进行足囊繁殖,20~22‰是海蜇足囊繁殖的最适盐度;黑暗有利于足囊繁殖。温度是足囊繁殖的关键因子,盐度和光照是足囊繁殖的充分条件。作者认为,适宜的环境因子是海蜇螅状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尽管足囊可以抵御外界的恶劣环境,但足囊形成并非需要不良环境因子诱导,足囊繁殖是海蜇螅状体一种正常的无性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69.
温度和盐度对花鲈胚胎及前期仔鱼发育影响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22℃,10℃组中的畸形率偏高,因此最适宜温度为13~22℃。短时期的7℃低温对胚胎发育没有影响;前期仔鱼的适温范围与胚胎的适温范围基本一致。胚胎发育的适宜 盐度为19‰~28‰,以22‰~25‰为最佳;仔鱼对盐度的要求与胚胎期近似。以低盐度和高盐 度相比较,4日龄以后,低盐度似有利于仔鱼存活。  相似文献   
70.
温度、盐度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银鱼胚胎发育的温度、盐度生态幅较宽,适温范围为0.9~1.52℃.孵化过程中昼夜温差不宜超出1~3℃。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为18%,仔鱼在4.3%以下可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