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6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209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51.
为了探讨小尺度风沙地貌形态的空间变异过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高大复杂纵向沙垄横断面上简单横向沙丘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沙丘形态野外测量采用RTK(real-tim e k inem atic)技术,并通过南方测绘软件(South Survey)量算形态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简单横向沙丘形态特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空间变异性。在8个地貌部位之间,沙丘形态特征参数(不包括迎风坡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垄顶、沙垄背风坡、其他地貌部位(包括垄间地和沙垄迎风坡)三者之间的差异。地貌部位、输沙风强度以及沙丘活动强度是驱动沙丘形态空间变异的因素。沙丘高度与翼展度余弦有负对数关系,发育指数与高度、迎风坡度成负线性相关,这些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在垄顶、背风坡较高,在垄间和迎风坡较低。  相似文献   
15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NOAA/AVHRR 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1981-2003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分区NDVI时空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3年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NDVI增加区域略大于减小区域,且20世纪90年代NDVI增加幅度小于80年代。沙漠不同的植被、沙地类型可能造成了NDVI年内变化特征的空间差异性。沙漠中部和西部年内NDVI最高,呈单峰型;东南部最低,呈低值型;北部植物生长季期间NDVI变化非常平缓,为平稳型。从年内尺度看,水分和热量条件对沙漠植被生长的年内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从年际尺度看,降水对NDVI年际变化影响较大,降水丰沛的年份植被茂盛,反之植被稀少、生长缓慢;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NDVI具有明显的纬向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44.7°~45.6°N NDVI较高,在0.15以上,45.6°N以北和44.7°N以南的地区NDVI较低,其值小于0.15。  相似文献   
153.
焦树英  韩国栋 《草地学报》2007,15(4):327-334
于2000-2004年,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来源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23个禾本科牧草材料在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的适应性、产草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内蒙沙芦草、沙生冰草、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新麦草P2、新麦草P3和错行新麦草的越冬率大于80%,生产性能好,根量大,水平根幅大,垂直入土深,粗蛋白含量高,可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5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水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自1994年塔中开始绿地建设以来,绿地长期使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局部地区出现积盐,盐分积累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语文立足于几年来对绿地土壤水盐连续观测的资料,对水盐动态规律进行总结,提出在沙漠腹地长期高矿化度水灌溉,并不会靠民土壤大面积积盐结论。  相似文献   
155.
白刺夜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刺夜蛾幼虫的食量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幼虫可分为5龄,各龄幼虫的日食量依次为4.81、12.39、37.56、130.68和483.25mg/头,幼虫期总食量2453.58mg/头。根据食量测定,研制的防治指标为39.7头/m2,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12.5%。  相似文献   
156.
动物践踏干扰对生物结皮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北疆冬季牧场,普遍承受牲畜的践踏干扰,研究表明:动物践踏干扰导致各种类型生物结皮的覆盖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2 cm).微生物各类群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真菌与干扰的相关性最高,细菌和放线菌对干扰不敏感.践踏干扰改变了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间低地的数量垂直分布格局,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区系组成.有机质对干扰不敏感,仍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在结皮层(0~2 cm)中与干扰率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研究温带固定半固定沙漠土壤化学性质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本文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莫索湾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分别选取植被覆盖度为10%和15%的半固定沙垄及植被覆盖度为30%的固定沙垄。采集了各沙垄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样品,室内测试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指标。结果表明:①随着植被覆盖度下降,沙垄西坡、坡顶和东坡,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呈逐渐降低趋势;②不同地貌部位的分布格局各沙垄表现不一致,沙垄A和沙垄B的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垄间地,其他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沙垄C的pH和电导率最大值出现在垄间地,而土壤养分含量在坡顶部位富集;③各沙垄不同土层土壤性质分布规律相对一致,土壤pH、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而土壤养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④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分布异质性与植被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当植被覆盖度较高时,生物作用起主导作用,当植被覆盖度较低时,风蚀、地形等非生物因素作用加强,影响生物作用,植被对土壤颗粒和养分的拦截及富集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158.
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治理关乎整个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然而,由于降水少,植被盖度低,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聚乳酸纤维沙障具有便于移动、使用寿命长、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聚乳酸纤维沙障应用于巴音温都尔沙漠封禁保护区,并对其影响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为期4 a的监测。结果表明:(1)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沙障内的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2)沙障内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2 a起便开始显著增加,而地下生物量自沙障布设的第4 a起才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聚乳酸纤维沙障可通过提高土壤含水量来促进植被生长,可作为生物固沙难以实施区域的固沙措施,但其效果还有待更长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9.
Exploring the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atmosphere and water bodies is essential to gain a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for the lakes in the desert. In this study, measurements of energy flux and water vapor were performed over a lake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China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 The studied lake had about a 2-month frozen period(December and January) and a 10-month open-water period(February–November). Latent heat flux(LE) and sensible heat flux(Hs) acquired using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were argued by measurements of longwave and shortwave radiation. Both fluxes of longwave and shortwave radiation showed seasonal dynamics and daily fluctuat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reflected solar radiation was much higher in winter than in other seasons. LE exhibited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n a daily scale, LE was low in the morning and peaked in the afternoon. From spring(April) to winter(January), the diurnal amplitude of LE decreased slowly. LE was the dominant heat flux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consumed most of the energy from the lake. Generally speaking, LE was most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ambient wind speed, while Hs was primarily affected by the product of water-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wind speed. The diurnal LE and H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open-water period. The variations in Hs and LE over the lake were differed from those on the nearby land surface. The mean evaporation rate on the lake was about 4.0 mm/d over the entire year, and the cumulative annual evaporation rate was 1445 mm/a. The cumulative annual evaporation was 10 times larger than the cumulative annual precipitation. Furthermore, the average evaporation rates over the frozen period and open-water period were approximately 0.6 and 5.0 mm/d,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water balance and quantify the source of lake water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相似文献   
160.
在荒漠地区的铁路防沙体系建设中,植物种的表现是决定防沙体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在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所采用的植物种不仅需要适应气候条件并能够正常生长,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固沙防沙功能。本文根据各参试植物的保存率、冠幅、株高、地表分枝数、地径和抗病虫鼠害及自然灾害能力等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选择出沙拐枣扦插造林,花棒、柠条、沙柳、柽柳等适于河西荒漠地区的植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