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3篇
  免费   1442篇
  国内免费   1965篇
林业   1766篇
农学   1317篇
基础科学   901篇
  11485篇
综合类   8250篇
农作物   1164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2006篇
园艺   586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640篇
  2021年   770篇
  2020年   733篇
  2019年   886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1077篇
  2016年   1317篇
  2015年   1110篇
  2014年   1312篇
  2013年   1572篇
  2012年   1851篇
  2011年   1927篇
  2010年   1476篇
  2009年   1599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612篇
  2006年   1364篇
  2005年   1162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旱地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田间试验和对现有径流模型及土壤水分平衡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该模型以日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生长发育及耕作管理措施,模拟不同耕作管理体系下地表径流和田间水分平衡的变化。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主要对径流曲线数字(USDA—Curve Number)法进行了改进,在PERFEC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坡度和降雨强度两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残茬覆盖、耕作、坡度及降雨强度等多种因素对径流的影响;采用简单实用的Priestley—Taylor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并考虑作物覆盖与残茬覆盖对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影响。通过田间径流试验和根层有效贮水量测定数据的验证,证明了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2.
长期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25a的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养分和有关酶活性研究表明:耕种和不同的培肥方式均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明显,多酚氧化酶显著性则较差。对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这两种酶与有关主要土壤肥力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揭示出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53.
We describ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s characterised bymineral soil using a model that calculates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on amonthly basis. Scotland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area. The model uses potentialsoil moisture deficit, estimated using broad scale (40 × 40 km)climate patterns, in conjunc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station measurements toobtain finer scale values of climatic soil moisture deficit. Point estimates ofsoil available water are obtained for soil characteristics using appropriatepedotransfer functions, and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upscale theresults and interpolate to a 1-km grid. Known heterogeneityin 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 used to provide local corrections to thepotential soil moisture deficit, estimated using the climatic variables above.Temporal profiles of monthly water content are modelled for each1-km location and classified into six classes usingunsupervised cluster analys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classesreflects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moisture and energy, onwhich finer-grained topographic patterns are superimposed. In the case study,the broad scal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eathlands and grasslands on mineralsoils in Scotland is shown to b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soil moisture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in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patternsofdistribution of communities at the landscape and regional scale.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May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4.
 Rice seedling growth, estimated by plant height and root development and discoloration, was better in pasteurized soil than in unpasteurized soil obtained from a flooded rice field. Rice seedlings also grew better in sterilized soil modified by adding roots harvested from the pasteurized soil than in soil modified by adding roots harvested from the unpasteurized soi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eedling growth in the rice field soil was inhibited by soil microorganisms, even though no typical symptoms such as seedling blight or damping-off appeared. Pythium aristosporum is sugges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inhibition. Thus, it appears that inconspicuous restraint of rice seedling growth could occur in soils of rice paddy fields. Received: May 20, 2002 / Accepted: October 16, 2002 Acknowledgments The authors thank Dr. T. Ichitani, former professor at Osaka Prefectural University, for providing an isolate of Pythium aristosporum for comparison, and Mr. Mitsuaki Sato of Akita Prefectur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or technical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55.
 以2002 年设施番茄栽培为代表计算其N、P、K投入量与携出量之间的表观平衡状态, 其结果基本上和14.5 年后的土壤实测值与设施栽培本底值之间纵向比较的增长关系一致, 前者只能说明系统养分变化的趋势, 后者才是实际的养分盈亏状态, 养分盈亏主要取决于有机肥的施用与养分元素的供给。5个代表性处理模拟了蔬菜施肥的不同现状, 从土壤肥力及产量等方面的变化真实反映出各自的系统变化及发展趋势, 在本试验条件下以ANK施肥下的系统最优。对有机肥施用、化学肥料的配施以及测土施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种植 1~ 8a的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日光温室种植年限的延长 ,土壤可溶性盐、电导率、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 ,酸碱度 (pH)呈降低趋势 ,有机质含量增幅不大 ;土壤速效养分中硝态氮含量过高 ,速效磷含量也很丰富。最后提出了温室土壤培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7.
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研究 11种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覆土深度对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覆土越厚 ,幼蕾数越少。当覆土深度在 0 5~ 3cm时 ,子实体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随着覆土层的加厚逐渐增加 ,在覆土深度为 3cm时达到最大值 ,覆土深度大于 3cm时 ,则随着覆土层的加厚而逐渐减少。从生产的角度看 ,覆土 3cm是比较适宜的覆土深度 ,此时的子实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8.
金昌水资源特点及供需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金昌市人口与牲畜增长规律 ,第二、三产业的GDP增长率规律数学模型 ,计算出在长时间序列中的用水量持续增长状况及根据金昌市农业节水技术和城市生态规划 ,得到农业、生态用水量规划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 ,分析了金昌市未来水量供需平衡问题 ,对指导金昌水资源利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根据不同退化程度草原和不同开垦年限农田土壤137Cs放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与轻度退化草原相比,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中的137Cs放射强度分别下降了21%和52%。草原土壤开垦后,137Cs放射强度明显下降,开垦7年、15年、33年后,137Cs的放射强度分别只有轻度退化草原的37%、31%和26%。相关分析表明,伴随着土壤侵蚀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下降。137Cs放射强度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N、交换性K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0.
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早期奶牛15头,采用3X3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DCAB水平分别为+367、+514、+663mmol/kgDM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酸碱平衡和血清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DCAB水平日粮对奶牛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DCAB水平日粮可增加奶牛血液标准HCO-3含量(P<0.05),不同DCAB水平对奶牛各种血清常量矿物质含量没有影响(P>0.05)。试验表明,日粮DCAB水平超过+514mmol/kgDM可对奶牛奶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