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237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55篇
  228篇
综合类   1014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草种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学特点以及经济价值的分析,结合当前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要特点的分析,采用系统学优化理论,确定了河南省当家草种应具备的条件,制定了全省草种区划方案。结果表明:适合河南省的当家草种有10种,分别是:紫花苜蓿、沙打旺、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小冠花、红三叶、杂三叶、鸡脚草、无芒雀麦;适合河南省草业优质发展的草种区域有6个,分别是:豫北平原牧草种植区、豫西北黄土丘陵和太行山地种植区、豫中东低洼平原和南阳盆地种植区、豫西山地种植区、淮南与桐柏山区种植区、豫东平原种植区,并且明确了各区域内以当家草种为核心的草种优化组合。河南省当家草种的制定和草种区划的确定有利于为河南省各地草种的正确选择和草业未来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2006年叶菜型甘薯新品种国家区试广西试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叶菜型甘薯,为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2006年的国家叶菜型甘薯品种区试,测定福薯10号、福薯11号、广薯菜1号、广薯菜2号、阜菜薯1号、莆薯53和福薯7-6(CK)7个甘薯品种的茎叶产量,并进行品质鉴定。[结果]各参试品种茎叶产量均比对照增加,福薯10号产量最高,单产为29599.5 kg/hm2,比对照增产41.3%。其次是莆薯53和广薯菜2号,单产分别为26899.5和26850 kg/hm2,比对照增加28.4%和28.2%。品质鉴定除阜菜薯1号和广薯菜1号稍差外,其余品种都较优,适于在广西种植。综合排名前3名的是福薯10号、莆薯53和广薯菜2号。[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广西甘薯生产的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以江苏生态省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为契机,笔者着重研究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依据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选取土地生态环境物质输入等4个约束层指标和单位土地面积能耗等17个指标层指标,并依据江苏生态省建设目标对各个指标值在2004年现状基础上做了测算和评价。并依据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进行了土地生态环境区划分,主要分为三级,分别为土地生态区、土地生态亚区和土地生态环境区。  相似文献   
104.
张中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73-9374,9385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提出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同时应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解决好水库移民安置问题,进行受水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步骤和统计分析方法,用结构化BASIC语言及C—DBASEⅢ联合编程建立了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VTMS(RegionalVarietyTestManagementSystem)。本系统能够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制表,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分析,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能对品种进行多指标模糊评判,宏观调控灰色决策。经初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使用该系统能从区域试验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6.
选择≥10℃积温、最冷月平均温度等为主要考核指标,计算国内各主要花卉产区的气候相似距,并结合年极端最低温度、年降水量和≥0℃积温等多种气候因子进行数量分类,对我国花卉种植进行初步区划.本文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及完善配套、建立多层次的花卉生产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以4个试验点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进行种源区划,初步划分为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初步为4个试验点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8.
李明秋  黄瑶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47-11549
综述了区域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体系,包括环境支撑体系、资源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与法律支撑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9.
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建立Ⅰ、Ⅱ级危险程度等级的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拟合效果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福建省毛竹区划研究——Ⅱ毛竹垂直区划与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毛竹生产力不仅因地域分异,且随垂直分布而变化。本文选择武夷山和戴云山系进行毛竹垂直区别,揭示了气候因子和毛竹生产力随海拔不同的变化规律,并划分为最适宜带、适宜带和较适宜带。为了今后适地适竹,分类指导,在省级“森林立地分类”研究基础上进行毛竹立地分类和立地等级的划分。根据毛竹区划结果分区评价毛竹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以及提高毛竹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