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256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92篇
  327篇
综合类   1218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199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橡胶气象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橡胶为四大工业原料之一,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气象条件是橡胶树种植和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针对目前中国有关橡胶气象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尚未进行系统整理总结的现状,本研究在简要回顾我国天然橡胶种植概况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橡胶气象研究进展情况:(1)我国橡胶树引种、种植、生育与温度、水分、光照等气象因子的关系;(2)橡胶寒害、风害及其防御;(3)橡胶气象服务。并据此对橡胶气象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厦门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2-2006年厦门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厦门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PM10和SO2年平均浓度变化不明显,NO2年平均浓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PM10、SO2和NO2浓度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月平均浓度7月份最低,而出现平均浓度高值的月份则有所差异.各污染物浓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同相位变化特征.PM10浓度在大陆高压、暖区辐合系统控制下最高,副热带高压和低涡控制时最低,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未曾出现轻微以上污染,暖区辐合系统中出现轻微以上污染最多;风向变化对厦门市SO2和NO2浓度分布影响不明显,偏南风下厦门市空气质量出现优的概率高,但出现轻微以上污染也多,北风影响下空气质量为优的概率最小,但未曾有轻微以上污染.  相似文献   
993.
培养条件对甘薯黑斑病菌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营养条件以及培养环境条件下,测试了甘薯黑斑病菌的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结果表明: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et Halsted)在13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番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胡萝卜培养基上生长最差;分生孢子产孢量以在PDA培养基上最多,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最少。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15℃下分生孢子产孢量最大。在全光照环境下生长最好,全黑暗下次之,光暗交替条件下较差,光照条件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产孢量没有明显差别。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6~8,最适pH值为8,分生孢子最适产孢pH值为10。在真菌生理培养基上,以淀粉为最佳碳源,以酵母膏为最佳氮源。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52℃、5 min,47℃、5 min和50℃、5 min。  相似文献   
994.
重寄生真菌盾壳霉产生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盾壳霉产生胞外几丁质酶的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液组分、通气状况、表面活性剂和草酸等因子对盾壳霉产生几丁质酶均有影响。改良的马铃薯蔗糖培养液(mPSB)较合成培养基SMCS更适宜作为几丁质酶产生的基础培养基,其几丁质酶产量达到616.8U/L;以mPSB为基础培养基,供试的9种碳源和7种氮源中5g/L葡萄糖和1g/L硝酸钾可使几丁质酶的产量分别达到756U/L和672U/L,较适宜几丁质酶的产生;生长曲线试验显示20℃培养15d几丁质酶产量达到高峰。另外,两种供试表面活性剂对几丁质酶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0.1-3g/L)有助于盾壳霉几丁质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BACKGROUND: A new water‐resistant fire ant bait (T‐bait; cypermethrin 0.128%) consisting of 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 as a carrier wa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against a standard commercial bait (Advion®; indoxacarb 0.045%) under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RESULTS: When applying the normal T‐bait or Advion® in the laboratory, 100% of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worker ants were killed within 4 days. However, when the T‐bait and Advion® were wetted, 70.6 and 39.7% of the ants were killed respectivel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dry T‐bait and dry Advion® had almost the same efficacy against ant colonies. However, when T‐bait and Advion® came in contact with water, the former's ability to kill S. invicta colonies in the field was only marginally reduced, while Advion® lost virtually all of its activity. In addition, DDGS was also shown to be compatible with a number of other insecticides, such as d‐allethrin, permethrin and pyrethrin. CONCLUSION: Based on its properties of remaining attractive to the fire ants when wetted, combined with its ant‐killing abilities both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the field, T‐bait is an efficient fire ant bait, especially under moist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96.
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对楠木进行不同立地因子造林试验,造林后31a的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楠木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坡向影响最小。坡位对楠木生长从好到差为下部>中部>上部。坡向对楠木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在水分条件好的林地下部,阳坡阳光充足有利于楠木生长;而在水分条件差的林地上部阴坡更有利于楠木生长。坡度对楠木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斜坡>缓坡>陡坡。  相似文献   
997.
贮前处理及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贮前进行钙(Ca)、赤霉素(GA3)、水杨酸(SA)、1-甲基环丙烯(1-MCP)、预冷、热激、辐射等处理和温度、相对湿度、O2和CO2气体组分等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8.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特征和酶学反应,分析采后贮藏环境条件对龙眼果皮酶促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褐变底物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龙眼多酚氧化酶(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减缓其与龙眼PPO的酶促褐变反应;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底物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该底物溶液在Fe3+,Fe2+,Cu2+,Pb2+存在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99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化学预浸与机械磨浆相结合生产包装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5%,蒸养温度100℃,保温45min,其纸浆得率为67.8%;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全部循环回用,实现了洁净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测定了不同外界环境条件对白及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及组培过程中,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影响白及丛生芽个数、株高、株重等重要生长指标,发现白及组织培养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4℃,光照周期为10h/d,光强为1800 lx,pH值为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