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4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958篇
林业   596篇
农学   973篇
基础科学   218篇
  3489篇
综合类   4019篇
农作物   729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054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29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1.
采用不同比例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药渣替代玉米芯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供试菌株进行栽培实验.经栽培收获两茬子实体,分别对不同配方两个菌种的菌丝长速、单位料重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料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表现上,随培养料中所含丹参药渣比例增加而增加;在菌丝长速表现上则相反.经丹参药渣、玉米芯的碳氮比分析(28.5∶1;88.1∶1)得知,栽培料中随药渣含量的增加氮素含量相应提高(碳氮比55.27∶1~27.44∶1,氮含量为0.76%~2.43%),成为两个菌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2.
将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构建成特异性表达载体pBI121-CDPK,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进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生态型品种中,获得了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通过PCR扩增验证,拟南芥基因组中含有此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13.
于2019—2021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3个因素,主处理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个生物炭水平:0 t·hm-2和7.5 t·hm-2,副副处理设2个脲酶抑制剂水平:0%和2%,共20个处理,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生物炭处理分别增加4.4%和2.9%、2.3%和3.0%、25.8%和13.5%、4.9%和6.1%、4.5%;氮肥单独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且氮肥和生物炭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分别提高1.5%和3.0%;氮肥单独配施脲酶抑制剂可提高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但氮肥与脲酶抑制剂无显著...  相似文献   
114.
以4个引种燕麦(Avena sativa)为典型代表,对其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燕麦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燕麦饲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全株C、N、P含量分别为322.30~333.97、17.42~75.62、2.74~5.42 mg·g-1,燕麦根C、N、P含量分别为298.42~317.92、11.47~73.71、2.82~3.42 mg·g-1,燕麦茎C、N、P含量分别为311.25~338.86、10.15~75.16、2.44~5.06 mg·g-1,燕麦叶C、N、P含量分别为330.80~372.47、30.64~113.80、2.59~8.65 mg·g-1;各器官间C、N、P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此外,燕麦各器官C、N、P含量的积累过程具有一定季节特征,C含量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N和P含量的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大,其在拔节期~抽穗期均...  相似文献   
115.

BACKGROUND

Ecballium elaterium (common name: squirting cucumber) is an emerging weed problem in hedgerow or superintensive olive groves under no tillage. It colonizes the inter-row area infesting the natural or sown cover crops, and is considered a hard-to-control weed. Research in other woody crops has shown E. elaterium has a patchy distribution, which makes this weed susceptible to design a site-specific control strategy only addressed to E. elaterium patch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magery acquired with an uncrewed aerial vehicle (UAV) to detect and map E. elaterium infestations in hedgerow olive orchards.

RESUL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superintensive olive orchards, and the images were taken using a UAV equipped with an RGB sensor. Flights were conducted on two dates: in May, when there were various weeds infesting the orchard, and in September, when E. elaterium was the only infesting weed. UAV-orthomosaics in the first scenario were classified using random forest models, and the orthomosaics from September with E. elaterium as the only weed, were analyzed using an unsupervised algorithm. In both cases, the overall accuracies were over 0.85, and the producer's accuracies for E. elaterium ranged between 0.74 and 1.00.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allow the design of a site-specific and efficient herbicide control protocol which would represent a step forward in sustainable weed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lgorithms in free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fosters their applic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 farms. © 2022 The Authors.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16.
H3N2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 CIV)已在中国多地的犬群中流行,是禽流感跨宿主感染并形成新分支的近期案例。研究表明,PA-X基因与甲型流感病毒适应新宿主的能力相关,且其长度能够影响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致病能力。为了解PA-X基因的长度变化对H3N2 CIV复制能力及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3N2 CIV的8质粒操作系统,拯救了三株重组H3N2 CIV毒株:PA-X基因表达大小为232个氨基酸多肽的亲本病毒CIV_PA-X_232;对PA编码区第191、192位氨基酸的密码子进行改造,PA-X基因不表达蛋白的重组病毒CIV_PA-X_Knock;对PA+1编码区第232位氨基酸进行突变,PA-X基因表达大小为252个氨基酸多肽的重组病毒CIV_PA-X_252。通过比较3株重组病毒的聚合酶活性,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效率及对小鼠致病性的差异,来评价表达不同长度的PA-X基因对H3N2 CIV的影响。结果显示,CIV_PA-X_252和CIV_PA-X_Knock的聚合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CIV_PA-X_232,且CIV_PA-X_...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N,O-羧甲基壳聚糖对鸡的急性毒性,评价该药的安全性;【方法】以最大浓度的N,O-羧甲基壳聚糖(10.5%),按20ml/(kg·bw)(2.1g/(kg·bw)/次)剂量24h内给鸡灌服;【结果】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各组试验鸡全部存活,临床、剖检均未见到异常变化,测不出LD50,根据新药审批办法中关于急性毒性的要求,进行最大耐受量的测定。鸡灌服给予N,O-羧甲基壳聚糖的最大耐受量为10.5g/(kg·bw),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3500倍;【结论】N,O-羧甲基壳聚糖毒副作用很小,临床可以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18.
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H,N全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自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基因组RNA中扩增出H基因(1 911 bp)和N基因(1 707 bp)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与Onderstepoort株、CDV3株等疫苗毒株的同源性在95%以上,而与野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0%~95%;以获得的H,N全基因片段为模板,分别扩增H基因近3′端996 bp的基因片段以及N基因中间高度保守区562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H片段和N片段分别表达大小约为57 kD和37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均可与CDV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提示原核表达产物具有与CDV抗血清结合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9.
龙牙百合的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得出MS 2,4-D 2mg/L 6-BA 0.2mg/L是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MS 6-BA 1mg/L NAA 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的适宜培养基。MS N_AA2mg/L是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的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和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的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20.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茎段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肃主栽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和培养基对抗性出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台湾红皮”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化植株。卡那霉素生根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再生的转化植株假阳性率比较高,要获得预期的转基因植株群体需加大遗传转化工作中转基因植株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