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433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381篇
  284篇
综合类   1608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82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某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为研究对象,应用键合图理论的方法建立其动力学分析模型,并运用Matlab/S imu link软件对其动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信性,为该元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旨在发生私法上效果的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的行为。本文对我国民法理论中长期坚持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提出质疑,推出设权表意性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并认为在民法典总则中有设立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3.
咸宁市是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以农业为主的中等不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湖北省“人多耕地少”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根据1980—2003年间的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统计资料,对咸宁市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咸宁市粮食生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徘徊不前、大幅度波动和逐年递减这4个阶段。作物结构方面,水稻、玉米、红薯、小麦、大豆和蚕豌豆一直是该市主要粮食作物,但所占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水稻,其播面和产量所占比例虽然始终各在60%和75%以上,但两项指标基本上都呈先升后降且降幅超过升幅的趋势。空间布局方面,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滨湖平原以及大型河流两侧的冲积平原,并且赤壁是该市水稻播面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嘉鱼、通山、崇阳和咸安则是小麦、红薯以及玉米的主产区。  相似文献   
104.
湖南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月,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湖南省在会同县进行了“现有的资源林政执法队伍明确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试点。重点对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发展前景及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对林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调研表明:林业综合执法势在必行,它能够排解现行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缓解林业执法体系中传统惯性大、磨合期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比较中美森林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森林法修改和完善的紧迫性且时机已经成熟,以及森林法修改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际情况调查。我国森林法修改和完善可以借鉴美国森林法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等先进理念。对美国《国有林管理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结构与体例、立法精神、科学的地位、公众参与等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据此给出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成虫大多在白天活动,在自然条件下有趋向木麻黄防护林带飞翔的行为。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每天8时和16时为交尾高峰。成虫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MeliaazedarachL.)。苦楝树饲养雌虫每头产卵156~198粒,平均176 4粒,是木麻黄饲养的3 10倍;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72~110d,平均91 8d;雄虫寿命88~125d,平均103d,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Casuarinaequi setifolia)的多存活30 2d、40d。幼虫主要集中在离地面40cm高度内的树干根际附近,占总虫数的94 8%。1年生林分受害株至第2年5月成虫羽化期死亡率最高,达66 7%,3~7年生林分有虫株率最高;7年生以下林分应重点防治。在生境条件相似的同龄林中,星天牛则喜欢危害基径较大的木麻黄,6cm以下的树则较少受害。  相似文献   
107.
精密裁板锯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JCll25型精密裁板锯为样机,对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与产品的表面精度有主要关系的固定工作台、双滚轮式移动工作台,并通过锤击法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了模态参数,从而评估了机床的动态特性.同时为该机床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数据,也为同类木工机床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The static and dynami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re important coefficients todescribe the moisture transfer processes in particleboard.In this paper,the formula ofculculating the static and dynami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ere deduced.At first,the static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four kinds of particleboard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diffusion cupmetho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ati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parallel to panelsurface were 10-20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f perpendicular to panel surface for test boards.To determine both dynami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emission coefficients ofmoisture in particleboards in one experimental period,specimens in four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each kind of particleboard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Then the method ofregression was used and the dynamic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emission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lope and intercept of the regressive line.  相似文献   
109.
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霞  潘剑君 《林业研究》2003,14(4):323-330
As the largest pool of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soils interact strongly with atmosphere composition, climate, and land change.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ecosystem plays a great role in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global change. With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simulate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its influenced factors, and recommended some soil organic matter models worldwid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developed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soil organic matter models should be developed toward based-process models, and not always empirical ones. The models are able to reveal their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carbon systems, climate and land cover by technique and methods of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S (Remote Sensing). These models should be developed at a global scale, in dynamically describ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ycle. Meanwhile, the further researches on models should be strengthen for providing theory basis and foundation in making policy of green house gas emiss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10.
浅析完善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保护森林资源已经提上了各国的议事日程。而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贫林国家,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就显得愈加迫切与重要。文章针对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沿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