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1266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57篇
  624篇
综合类   1612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含量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气相色谱仪 (GC)对樟树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各器官和林地土壤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乔木层樟树各器官中树皮的PAHs含量最高 ,为 86 4 1μg·kg- 1 ;树干最低 ,为 2 84 3μg·kg- 1 ;其他依次为籽实 (75 2 0 μg·kg- 1 ) >树根 (7115 μg·kg- 1 ) >树枝 (5 35 2 μg·kg- 1 ) >树叶 (4 4 81μg·kg- 1 )。樟树林生态系统中PAHs含量空间分布为 :枯枝落叶层 (92 35 μg·kg- 1 ) >乔木层 (5 995 μg·kg- 1 ) >草本层 (36 31μg·kg- 1 ) >土壤层(14 6 6 μg·kg- 1 ) >灌木层 (2 4 5 μg·kg- 1 )。与无林地土壤的PAHs含量 (3470 μg·kg- 1 )相比 ,樟树林土壤的PAHs含量低 5 0 %以上。同时 ,随大气降水进入樟树林的PAHs,经过林木的吸附和降解后 ,林内降水和地表径流的PAHs种类和含量明显减少 ,说明樟树林生态系统对PAHs具有吸附和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2.
西藏林芝县林芝云杉幼林更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1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 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命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内陆的各种不同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大多已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但对于边远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还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123.
小陇山林区主要林分对降水的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锐齿栎、油松、华山松和落叶松林分为对象,系统同步观测了大气一次性降水过程中,不同郁闭度梯度林分群体的林冠透过降水、树干流量、林冠层截留量与大气降水历时、降水强度变化的基本数据。用数量级化理论(I)和线性方程,动态地描绘出各分量随大气降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揭示出林分对降水的再分配以及求算1年内不同时段林地补给水量的可靠方程。  相似文献   
124.
天然次生白桦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间以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帽儿山老爷岭生态站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凋落物的积累,组成与分解进行了定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38年生白桦林凋落物的现存量为13.644t/ha,其中叶为10.49t/ha,枝为2.58t/ha,树皮、种实、动物尸体及粪便等仅为0.57t/ha,年凋落盈为3.38t/ha,年分解量为0.633t/ha,年分解率为18.7%。  相似文献   
125.
应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对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生长季期间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连续5年的测定,结合同步观测的降水、林冠截留量、林内蒸发散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利用水量平衡的方法,推算了现阶段樟子松应有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4月上中旬沙地樟子松液流启动,10月中下旬液流基本结束,生长季(4-10月)各月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2.58、4.78、5.19、5.01、4.84、4.30、1.93 cm·h-1,以6月份的最高,其次依次为7、8、5、9月份,4、10两月平均液流速率较低。通过推算,径阶14、16、18、20 cm的樟子松纯林的合理密度分别应为688、531、422、344株·hm-2,现有同径阶的林分普遍存在密度过大的问题。研究结果对于现有林分的科学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中欧地区的森林培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述了中欧的林业发展史,特别对德国森林培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根据德国森林培育的历史和经验,提出了对中国林业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7.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平均木在18 2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而林分是在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占48%以上)随林龄增加而增加,而枝、叶、皮刚好相反,18年生以前,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干、枝、根、皮、叶.8、12、18、2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33.94、89.94、204.51、223.71、234.14t.hm-2,净生产力为:6.24、11.14、15.63、14.07、11.93t.hm-2.a-1.中龄前,生物量按径阶分布的规律与株数按径阶分配规律相似,多呈左偏态,此后呈右偏态,峰值比株数按径阶分布向右移动1 2个径阶.培育纸浆材林,在18年生前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128.
全国杉木人工林间伐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各带,区,各指数级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编制了8~22指数级相应的间伐表共5组(即南带,北带,中带东区,中区和西区)利用53块间伐标地材料,以y=a+bx模型,求出间伐后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的回归经验式,该表与利用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间伐表进行检验比较,误差在1.9%~2.67%之间,间伐开始期,则视初植密度的大小,与指数级的高低而异,间伐终止期,一般为15a,最大不超过18a,且与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9.
水源林是森林水文学的研究主体和实践区域,丘陵山区开发利用首先要解决水源林布局问题,使之达到生态平衡。文章探讨了不同的森林—土壤类型及其水源涵养能力,阐述了森林—土壤类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核心功能,特别是林地土壤内的重力水库容在其中担负着重大的作用,并初步提出了营建和改造水源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内9个主要森林类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明显,从主要乔木树种的空间聚集分布上可以看出,不同物种对生境具有不同的要求,它们的分布与生境紧密关联,以典型森林群落类型的垂直分布结构规律性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