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6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围绕土壤结皮生物是否可以对夜间土壤吸附水输入产生响应展开研究。假定-1.5 MPa作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临界值,通过观测降水后清晨和午后0~3 cm土壤含水量,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连续记录气象数据,建立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水汽压饱和差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吸附作用提高了土壤水分对土壤结皮生物的有效性,并延长了土壤结皮生物对降水脉冲的响应时段。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部的不同部位,凝结吸附作用对沙面水分条件影响很大(特别是干旱季节),水分条件由好到坏依次为:沙垄西坡面、沙垄垄顶、沙垄东坡面和垄间低地。  相似文献   
92.
人工封育草场管理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盐池县封育多年和自2002封育草场连续3年的植被调查,通过计算其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连续封育多年的草场多样性指数逐年降低,自2002年封育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在逐年增加,并且自2002封育草场在其生物量和盖度方面大于封育多年的,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草场管理应该加以调整,不应单一封育管理,应该采用多元化管理方式,提高草场利用率。  相似文献   
93.
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栽培防风的多糖含量是野生防风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4.
动物践踏干扰对生物结皮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作为北疆冬季牧场,普遍承受牲畜的践踏干扰,研究表明:动物践踏干扰导致各种类型生物结皮的覆盖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扰主要集中于结皮层(0~2 cm).微生物各类群对践踏干扰的反应具差异性,真菌与干扰的相关性最高,细菌和放线菌对干扰不敏感.践踏干扰改变了微生物各类群在垄间低地的数量垂直分布格局,但并未改变微生物区系组成.有机质对干扰不敏感,仍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在结皮层(0~2 cm)中与干扰率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5.
以农业废弃物椰糠、锯末和草炭、河沙为主要基质材料,盆栽蓝莓组培苗1年,并测定基质pH值和幼苗的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9个基质组合(T3~T10、T14)pH值较适合蓝莓幼苗的生长,尤其是T14(草炭)pH值保持稳定,椰糠和生锯末作为基质成分表现出良好的潜力;不同基质处理对蓝莓幼苗的苗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度和粗度、新梢数、新梢长度、叶片数影响显著,其中T3(草炭:椰糠=1:1)表现较好,表现较差的为T11(生锯末:河沙=2:1)、T12(椰糠:生锯末=1:1)。结合基质pH值变化和幼苗生长指标,认为草炭:椰糠=1:1的栽培基质较适合莱格西蓝莓组培幼苗生长,并推测用椰糠部分代替草炭作为蓝莓育苗和土壤改良的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藓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蒸发是地表水分平衡及能量交换的组成部分,是干旱和半干旱区水文循环的关键环节。为探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上发育的藓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蒸发试验和自然蒸发试验,测定了不同蒸发条件下藓结皮覆盖土壤和无结皮土壤的蒸发强度,分析了藓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特征及其与无结皮土壤的差异。结果表明:(1)模拟蒸发试验中,藓结皮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无结皮土壤相比,藓结皮使土壤蒸发强度在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降低了3.04%~15.46%(0.21~1.05 mm/d),在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增加了32.26%~187.07%(0.58~2.54 mm/d),在水汽扩散控制阶段增加了12.91%~87.73%(0.05~0.34 mm/d);土壤累积蒸发量大小表现为藓结皮覆盖土壤无结皮土壤。(2)自然蒸发试验中,6月16日至9月3日,无降雨时藓结皮覆盖土壤和无结皮土壤的蒸发速率均较低,藓结皮覆盖土壤的日平均蒸发量是无结皮土壤的1.12~1.42倍,自然降雨后二者的蒸发速率快速增加,降雨后土壤蒸发量是降雨前的2.20~8.55倍;在8月10—22日观测期内,藓结皮在雨后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并对土壤蒸发起到促进作用,藓结皮覆盖土壤的累积蒸发量显著提高了19.22%~64.09%(F=21.85,P0.01)。研究表明,藓结皮覆盖增加了风沙土和黄绵土的水分蒸发强度,可能会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水分保持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为探索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的可持续性,寻求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适宜生物炭覆盖类型和最佳垄宽,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集雨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土垄)、玉米秸秆炭土壤结皮(玉米秸秆垄)和牛粪炭土壤结皮(牛粪炭垄)]和不同垄宽(30 cm、45 cm和60 cm,沟宽均为60cm)对径流系数、土壤水热、红豆草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29.7%、26.2%和25.1%。垄沟集雨种植增加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和垄上表层土壤温度,缓和沟中表层土壤温度极值,尤其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5.1mm、24.7mm和19.4mm,垄上表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1.4℃、2.0℃和2.0℃。同一覆盖材料下,集雨垄径流系数、土壤贮水量和表层土壤温度均随垄宽增加而增加。与传统平作相比,土垄显著降低实际干草产量,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显著增加实际干草产量,垄宽30cm、45cm和60 cm土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减少6.5%、12.1%和13.8%,玉米秸秆炭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9.7%、24.4%和22.5%,牛粪炭垄的干草产量分别增加8.0%、8.9%和6.8%。玉米秸秆炭和牛粪炭覆盖种植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平作相比,玉米秸秆炭垄和牛粪炭垄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8~9.7 kg·hm~(-2)·mm~(-1)和4.4~4.8kg·hm~(-2)·mm~(-1)。玉米秸秆炭垄的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牛粪炭垄;同一覆盖材料下,不同垄宽对实际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当玉米秸秆炭垄宽49 cm (沟宽为60cm)与牛粪炭垄宽为41 cm (沟宽为60 cm)时,红豆草的实际干草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半干旱地区,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具有较好的增产效益,尤其秸秆生物炭覆盖种植。  相似文献   
98.
甲壳素水解蛋白对肉仔鸡生长和氮存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初生AA幼雏 360羽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3个重复 ,每组随机接受一种试验日粮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甲壳素水解蛋白的添加水平分别为 0 % ,1 % ,2 % ,3 % ,经过 4周的试验 ,测定日粮中添加不同甲壳素水解蛋白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和ARN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 %~ 3 %的甲壳素水解蛋白 ,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ADG (P <0 0 5) ,添加 1 %~ 2 %的甲壳素水解蛋白 ,可显著改善肉仔鸡的F/G (P <0 0 5)及显著提高肉仔鸡的ARN % (P <0 0 5)。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肉仔鸡基础日粮中CP水平为 2 0 %时 ,甲壳素水解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2 %。  相似文献   
99.
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的水文物理特点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包兰铁路中甘段,大规模生物防护体系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随着时间的展延环境诸要素发生变化,特别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制约着生态防护体系的演变和发展。生物结皮是人工生态防护体系建立后,外来尘埃动态沉积,一年生植被的侵入,植物凋落物腐解,在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综合作用下的新生成物。生物结皮作为一新的环境因子介入人工生态防护体系之中,使沙面固结稳定,增强了抗风蚀的能力。同时它的形成和发育,增大了降水的无效蒸发,使降雨入渗浅,沙地水分恶化,导致深根性植物衰退,浅根性的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得到发展,使人工体系向半人工半自然体系变化和演变。  相似文献   
100.
Soil stability, nitrogen and carbon fixation were assessed for eight biological soil crust community types within a Mojave Desert wilderness site. Cyanolichen crust outperformed all other crusts in multi-functionality whereas incipient crust had the poorest performance. A finely divided class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communities improves estim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 and strengthens the accuracy of landscape-scale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