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89篇
基础科学   41篇
  300篇
综合类   1560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杂交水稻弱势粒的库活性较低,导致其结实率和充实度都比较低,有机物运转率也较低,影响了其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杂交水稻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于水稻抽穗期以喷水为对照,喷施DCPTA和玉米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成熟期考察其对产量和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CPTA和玉米素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二优培九的产量,其原因是提高了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对强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稻秆、碳酸钙和二氧化锰改良剂对淹水的酸性硫酸盐土的电化学、化学动力学、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施用稻秆(干土重的0.25%)显著影响土壤的还原作用.高浓度的亚铁使水稻前期生长受阻;但亚铁的浓度随后逐渐降低,水稻生长繁茂,谷粒和茎秆产量反较高,植株的含钾量也增高. 加入酸酸钙(相当于干土重的0.25%)明显提高了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的Eh和EC值,并显著降低了水溶性亚铁、亚锰和铝的浓度.碳酸钙或碳酸钙加二氧化锰的处理,都能降低土壤溶液中亚铁的浓度,显著增加稻谷和稻杆的产量,此外,这两种处理都会降低生长前期植株中锌的含量. 加入二氧化锰(干土重的0.005%),使土壤溶液中的亚锰量增多,植株的铁锰比率降低,水稻产量比对照显著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稻杆是一种改良酸性硫酸盐土较经济的改良剂,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以敌草快、百草枯为代表的联吡啶类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和选择机理,对该类农药在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指出该类除草剂对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特别敏感,挥发性亦不强,而与土壤的结合能力较强。展望了对其作用机制和环境行为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4.
焦杨  陈志斌  刁钰婵  彭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43-8144
[目的]为了研究玉米EMS诱变后代的变化趋势,以期得到有益变异和创造新的玉米种质。[方法]选取5种玉米自交系(340、2345、K12、136、9010)为供试诱变亲本,以EMS-石蜡油溶液为诱变剂,直接对花粉诱变得到诱变后代,研究M1、M2代的农艺性状与M3代种子的品质性状,分析诱变后代的变化趋势。[结果]各品种畸变率随EMS浓度增加而变大。M1代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明显低于对照,M2代百粒重明显低于对照,出苗率和成株率比M1代高,但比对照低。EMS对M3代种子营养含量的影响是非定向的,对各品种的影响不同。[结论]用EMS诱变玉米花粉效果显著,对于诱变后代的生理损伤和遗传性状的改变很大,但是不同材料对于EMS的敏感程度不同,故对于每种材料应选择合适的EMS浓度。  相似文献   
145.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 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 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46.
针对北方井灌区种粮农民投入高收益低的问题,在工程节水的前提下,采取农艺节水技术,以大田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小麦6个品种在特旱低温灾害年型的生理生态耗水特性和产量性状及节水高效栽培组合模式.试验表明1.63hm2示范田平均浇3.5次水,产量8253.75kg,水分生产率为2.988kg/m3,产出投入比4.11:1,比对照田成本减少11.14%,增产28.35%,耗水量下降23.85%,水分生产率提高69.77%,产投比是对照田的2.96倍,纯收入是对照田的5.86倍,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147.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烟草的研究现状及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评吸质量、烟气与焦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8.
选择5种不同的化学制剂(CuCO 3、Cu(OH)2、CuSO 4、ZnCl 2、ZnCO 3)分别配制成4种不同质量浓度(40、100、160、220 g·L^-1),涂抹于黑色塑料容器内壁,对贴梗海棠容器苗进行化学控根试验,测定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以及Cu、Zn残留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60 g·L^-1 Cu(OH)2制剂对贴梗海棠容器苗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有促进作用;经100 g·L^-1 CuSO 4制剂处理的容器苗根尖数多,新生侧根多,根系表面积、体积显著高于对照;Cu制剂中离子残留质量分数较高,由高到低的排序表现为Cu(OH)2、CuCO 3、CuSO 4,Zn制剂中离子残留明显少于Cu制剂,但不同质量浓度ZnCl 2和ZnCO 3制剂处理对容器苗生长存在一定抑制作用。根据控根效果和苗木生长指标综合分析,质量浓度为100 g·L^-1的CuSO 4制剂对贴梗海棠容器苗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49.
探讨中年ICR小鼠和昆明小鼠种属行为的改变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两品系中年小鼠的储藏行为没有改变。ICR小鼠的挖掘行为下降,且主要归因于雌鼠。两品系中年小鼠的作窝能力下降;ICR小鼠主要归因于雌性,昆明小鼠雌雄性均下降。这些结果提示在ICR和昆明小鼠,作窝能力的下降出现较早,可较好地反映衰老效应。挖掘和储藏行为对衰老效应的判定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0.
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药剂品种、浓度、施药时期和次数的筛选,再经大面积生产防治试验证明;应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10%双效灵100倍液,在插条苗于6月末至7月初、平茬苗于6月中至6月末期间喷药,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药四次,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40.72%,平均减少损失为11.96%,平均增穗为6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