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257篇
  332篇
综合类   1404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595篇
植物保护   15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苹果中多酚物质及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秦冠、富士、嘎拉、华冠、华帅、金冠、国光、首红、澳洲青苹等9个品种为试材,对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绿原酸、黄烷醇、原花色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肉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在不同品种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总酚、绿原酸、黄烷醇和原花色素含量在苹果发育初期迅速下降,其后下降速度逐渐减缓,最后则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在果实发育初期,绿原酸为果肉中主要的多酚物质,而黄烷醇和原花色素仅占很小的比例,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绿原酸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而黄烷醇和原花色素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成熟时已远远超过绿原酸占总酚含量的比例,成为果实中最主要的一类多酚物质。  相似文献   
32.
粉红女士苹果品质特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测定了粉红女士苹果成熟采收时和常温贮藏后果实的外观、抗性、果实硬度、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蒸腾失水率、出汁率、果汁密度以及果汁性状;全面分析评价了该品种的外在、内在、贮藏品质和果汁加工特性。结果表明,粉红女士苹果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耐贮藏的鲜食、果汁加工兼用型苹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3.
对锰害敏感性不同的两个苹果品种枝条中锰的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对苹果粗皮病抗性不同的两个苹果品种富士(感病) 和乔纳金(抗病) 为材料,通过田间采样、室内盆栽模拟,结合组织化学、显微鉴定和X- 射线微区分析,研究了枝条内锰的累积、分布与粗皮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锰在韧皮部的含量高于木质部,感病品种含量高于抗病品种;粗皮病病斑部位存在氧化锰沉淀,韧皮部锰的局部累积和分布与病斑的分布相一致;锰在感病品种的枝条横截面上存在局部累积现象,而在抗病品种上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34.
苹果果实日灼人工诱导技术及阈值温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使用自制的日灼诱导设备,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对活体果实进行田间日灼诱导,通过改变诱导室内的气温来控制和调节果面温度,从而确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发生日灼的阈值温度。试验证明: 自制的诱导设备运行平稳,诱导期间可保持果温基本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处理期间果面平均温度与实际设定温度的差异小于0.12℃ ,温度变化幅度一般小于±0.5℃ 。本试验所测定的9个苹果品种日灼阈值温度为(45.9±0.5)℃ (48.5±0.5)℃。光照对日灼发生有重要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阈值温度下,有光的处理果实发生日灼,而无光的处理则不发生日灼。  相似文献   
35.
苹果早熟新品种‘早翠绿’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翠绿是以辽伏为母本,岱绿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苹果新品种。果实圆形或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1.3g,最大204g,7月中下旬成熟,果皮绿色,肉质细脆汁多,酸甜适口,香味浓,较耐贮藏,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36.
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与苹果枝干粗皮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对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 f.piricola)引起的枝干粗皮病不同感病程度的3个苹果品种富士、国光、鸡冠的树皮皮孔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研究,发现高感品种富土、中感品种国光和免疫品种鸡冠在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富士和国光的皮孔结构基本相似,均是先期开口,皮孔下无木栓组织,中后期开口加大,其下形成木栓组织。而鸡冠则是先期不开口,其下有木栓组织,中后期逐渐开口。鸡冠皮孔组织结构的这种特异性是其对枝干粗皮病免疫的主要原因。富士皮孔密度最大,国光次之,鸡冠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树皮皮孔密度与枝干粗皮病的病情指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7.
钙及其拮抗剂对苹果果肉质膜透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培养果肉圆片的方法,研究了Ca2+及其拮抗剂对苹果果肉质膜透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aCl2(1、10mmol/L)降低果肉膜透性和溶质外渗速率(Js);细胞膜Ca2+通道阻塞剂Verapamil(100μmol/L)的影响不显著;细胞外Ca2+螯合剂EGTA(5mmol/L)、CaM的拮抗剂CPZ、TFP(100μmol/L)明显提高果肉膜透性和细胞溶质外渗速率。培养24h时,CaCl2能明显维持较高的SOD活性和ACC向乙烯的转化能力,EGTA、Verapamail、CPZ和TFP的作用相反。这些说明Ca2+对果肉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而减少细胞外Ca2+和抑制细胞内Ca2+-CaM功能对果肉细胞膜具有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38.
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  李喜森  伊凯  荣志祥  杨锋  杨巍 《果树学报》2004,21(5):501-503
从1135系的助列涅特与M9杂交实生苗中选出优良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原代号80-1-6),经过22年田间观查和区试鉴定,其矮化性、早果性、丰产性、生根性与M26相近,适应性强于M26,以其为中间砧的富士树栽后6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为23.5kg,同龄M26为17.2kg;8年生树冠积为4.07m3,同龄M26为4.58m3,树体存活率较M26高55%,平均每666.7m2产量1000kg以上;与基砧山定子和生产上主栽的富士系、元帅系、国光系等品种亲和性良好,以自根砧和中间砧方式利用均可。  相似文献   
39.
苹果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玉新  翟衡 《果树学报》2004,21(6):586-591
借助分子标记手段苹果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涉及苹果的抗性、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等各方面基因,综合有关文献,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已发现的主要苹果遗传标记、已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及苹果的转基因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苹果基因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苹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With the help of the public, a wide collection of old apple cultivars (cvs) was established progressively at our Department from 1975 onwards. Currently, more than 1400 apple accessions are being maintained and three quarters of them are subjected to field evaluation fo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the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contents of old cvs combining interesting disease resistance and agronomic feat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m as cvs adapted to production systems which ar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r to be used as parents in breeding programmes. First, a methodological stud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variability of ascorbic acid content depending on fruit position in the trees, fruit size, fruit skin colour and maturity stage. Statistic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ample size of six fruits per cv is sufficient to detect a difference of 20% between cvs. Old apple cvs such as GrenadierRGF, Transparente de Croncels, Bramley’s Seedling, Reinette des Capucins, Reinette Libotte and Reinette de Waleffe contain three and seven times more ascorbic acid than the commercial cvs Gala and Elstar, respective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need to evaluate the rich potential in our genetic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