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99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49篇
  96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是跃变型果实 最主要转变之一。在果实未启动成熟前,淀粉作为贮藏能量物质保存在组织细胞中。进入果实发育后期,在成 熟启动因子的作用下,淀粉被降解,转化成可溶性糖,使鲜食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急剧增加,从不适宜食用状 态转为可食用状态,这个过程涉及大量转录因子变化、关键酶转录以及基因翻译后的蛋白水平的修饰等。对 4 种常见高淀粉水果中淀粉降解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淀粉降解参与的酶基因及其存在的调控因子,以了解 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降解的特点,为今后果实淀粉代谢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2.
分析了木质纤维素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性质,归纳出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路线,系统总结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化学改性技术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制备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结合表征手段揭示了其吸附机理,介绍了其吸附及再生研究方法。结果表明,为提高木质纤维素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可通过化学改性在其纤维素上引入活性官能团。但纤维素被封闭在由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的致密网状结构内,加之其结晶度较高,使得改性效果较差,因此,在化学改性前需要先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技术除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还有微波、超声等新兴技术;化学改性技术主要包括单体接枝和直接改性。原材料和试剂的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方式等因素对制备过程影响较显著。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是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目前吸附研究主要采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再生研究主要采用溶剂再生法。最后,指出了木质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吸附和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3.
向乾坤  赵秀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0-21692
[目的]探讨改性后的TiO2对市售农药乐果的降解率。[方法]镧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乐果溶液,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降解前后乐果溶液的浓度。[结果]镧掺杂显著提高了TiO2对乐果的降解率;当催化剂制备时,镧的最佳掺入量为0.15%,最佳煅烧温度为600℃;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乐果溶液时,在催化剂投入量为2 g/L、乐果溶液的起始浓度较低、光照时间为4 h时,乐果溶液的降解效率最好。[结论]镧掺杂后的TiO2能有效降解低浓度乐果溶液。  相似文献   
964.
速生杉木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及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进行改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MMA单体在杉木中的渗透性好,改性后的杉木密度增加,且密度分布均匀;当密度增加率为60%时,木材力学性能最好,抗弯强度提高6.37%,端面硬度提高90.77%,顺纹抗压强度提高36.62%;改性材尺寸稳定性得...  相似文献   
965.
根据环县城关镇南关外场WR-98型火箭规模化作业参数和西峰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连续监测资料,通过火箭增雨作业影响区与对比区自动雨量站的小时降水量对比,利用双比分析方法客观评估作业区和对比区天气雷达回波物理参量作业前后的相对变化,应用Z—R关系计算作业后小时降水率的变化,检验人影火箭增雨的效果。结果表明,外场火箭增雨3h内效果显著,影响区小时降水量的持续增强与非影响区的随机变化差异显著;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垂直液态水积分含量和云顶高度作业后相对增强值分别为43%、106%和54%;此次规模化火箭增雨小时降水量增加率为93.4%。  相似文献   
966.
Cre/LoxP site-specified recombination system is mainly used for excision,inversion and integration of target gene.Therefore,this system can be used for plant marker free genetic transformation,site-specific transgene expression and so on.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was limited due to its low expression and excision efficiency.In this study,an intron,which can enhance gene expression in plants,was inserted into Cre by using PCR method.And a modified Cre gene,named Crein,was obtained.This gene was ...  相似文献   
967.
Under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a highly effective adsorptive material zeolitized fly ash (FZ) was made by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mineralizer in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limestone and fly ash. The structure of zeolite and the mechanism of mo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analysis of XRD and SEM.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wa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nutrient contents in sewage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ludge stabilization experiment by mixing zeolitized fly ash in the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zeolitized fly ash had obvious stabilization effect to heavy metals (Zn、Cu、Mn) and had apparent retention ability to the nutrients contents of N、P of the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The heavy metals contents of Zn, Cu and Mn were all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ational control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in sludges from Agricultural. After the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of the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the total content of 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ational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10 mg/L), the total content of 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Sewage discharged into the city sewer system(1 mg/L).  相似文献   
968.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冻融稳定性,利用胰蛋白酶对SPI酶解处理得到不同水解度的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SPH),随后与葡聚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大豆分离蛋白-葡聚糖共聚物(SPI-D)和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葡聚糖共聚物(SPH-D),研究基于美拉德反应的酶改性SPI的冻融稳定性。接枝度、褐变指数和内源荧光光谱的测定证明了SPI-D和SPH-D有美拉德反应的特定荧光物质生成,蛋白改性朝着有利于冻融稳定的方向进行。比较发现3次冻融循环后SPH-D乳液具有更好的冻融稳定性,尤其当水解度为3%时,SPH3-D乳液的粒径尺寸、聚结程度和出油率分别比SPI-D乳液降低了48.28%、81.61%和63.8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SPH3-D乳液在3次冻融循环后蛋白没有明显的桥联絮凝现象,油滴依然被紧密地包裹在界面膜中,表现出较好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69.
970.
不同斥水剂作用下土壤斥水度测定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获得不同斥水剂作用下土壤斥水度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硅烷偶联剂KH-550与二氯二甲基硅烷改性砂土和十八烷基伯胺改性黏土,获得了不同斥水程度的改性土壤,并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酒精溶液入渗法和接触角测定法获得了改性后土壤的斥水度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二氯二甲基硅烷改性砂土表现为极度斥水等级,且斥水性长期稳定,可作为制备斥水砂土的优选;硅烷偶联剂改性砂土的斥水性初期不明显,随着时间增长明显增强,最终可达极度斥水等级;但此类改性砂土易结块,均匀性及分散性较差,不推荐作为制备斥水砂土的优选;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砂土的斥水性不明显,且改性方法复杂耗时,不宜用来制备斥水砂土。2)当十八胺含量分别为0.2%、0.3%和0.6%时,改性黏土分别可达中等、严重和极度斥水等级,斥水性长期稳定,可作为制备斥水黏土的优选。3)将十八胺含量为0.5%的改性黏土掺入天然砂土混合制得的改性混合土,亦有不同程度的斥水性。当改性黏土含量为1%~3%时,改性混合土尚无明显斥水性;当改性黏土含量为3%~10%时,改性混合土斥水等级为中度;当改性黏土含量为10%~50%时,改性混合土斥水等级可达到严重。该成果可为深入研究土壤斥水性及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