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88篇
  29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411.
超声雾化的研究现状及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声雾化的工作机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对超声雾化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生物与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且简要地介绍了江苏大学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的雾滴尺寸细小,分布均匀,雾化效果容易控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进一步探索解决办法后,可望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12.
金属加工喷雾冷却是将液体直接雾化,雾化的小液滴汽化时带走热量,从而降低刀具工作区的温度.影响喷雾降温关键的因素是雾滴粒径,雾滴粒径越小,其表面积越大,越易汽化,液体蒸发、汽化从而产生良好的冷却效果.建立了用于金属切削加工冷却的气动喷雾系统,利用PDA测试系统对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在不同工况下的雾滴粒径及滴速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喷嘴孔径及气动压力对雾化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在0.4 MPa气压和1.2 mm喷嘴孔径条件下喷雾系统可得到最佳的雾化效果,喷雾冷却作用集中体现在喷雾射流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413.
两种离心雾化喷头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离心雾化喷头的性能是为了得到精密喷洒的工作参数,丰富我国在该领域的知识。从一系列转速、直径、网目以及有无齿等多因子试验,来评价雾滴分布曲线和雾滴尺寸.通过作规律性的探索.得到离心雾化喷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取决于转速大小。  相似文献   
414.
为解决发动机排气管在排气温度较低时出现的尿素结晶问题,该研究从改进尿素水溶液(Urea Water Solution,UWS)雾化效果角度进行分析,搭建UWS喷射雾化试验台架,利用智能温控仪提供恒温壁面,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UWS碰撞不同温度壁面的过程,采用激光粒度仪探究UWS以30°入射角分别碰撞常温(20 ℃)、100、150和200 ℃温度壁面后,近壁面处液滴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大小呈''M''形分布,测试空间内的SMD整体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SMD逐渐减小。UWS与不同温度壁面碰撞的初期,常温(20 ℃)壁面的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20~180 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100~120 μm;壁面温度为100 ℃时,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20~140 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90~110 μm;壁面温度为150 ℃时,主射区液滴粒径在100~120 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80~100 μm,壁面温度为200 ℃时,主射区液滴粒径集中在50~70 μm,反射区液滴粒径在30~50 μm,随着时间的延长,液滴粒径逐渐减小,最后保持稳定。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测试空间内液滴粒径随时间延长而减小的速度增加,雾化效果更好,壁面残留物经历了由尿素水溶液到尿素晶体、再到熔融态尿素晶体、最后为少量白色粉尘(氰酸聚合物)4个阶段。UWS形成的壁面液膜随着壁面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当壁面温度较高时则不会有液膜形成。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排气管内尿素结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15.
针对扇形喷嘴雾化特性问题,在Ansys Fluent中基于Taylor Analogy Breakup(TAB)破碎模型,采用Eulerian-Lagrangian连续相与离散相耦合算法,实现了扇形喷嘴的液滴破碎、雾化形成及气液两相流场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完成了喷射压力与喷雾高度2个参数对扇形喷嘴液滴速度、液滴直径、离散相模型(DPM)质量浓度、液滴通量(N)等雾化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通过激光粒度仪在试验台上得到了液滴索特平均直径(DSM),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液滴的速度越大,液滴在计算域内平均停留时间越短,在计算域停留的液滴数越少;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DSM)、液滴体积中值直径(DVM)、数量中值直径(DNM)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越来越小,喷射压力为0.3 MPa后液滴DSM减小的趋势变大,这有利于改善实际作业中的雾化质量,当然在有风状态下也会加大雾滴飘逸的风险.喷雾高度对液滴DSM影响不大.不同喷射压力下DPM质量浓度以及喷雾的覆盖面积不受喷射压力的影响,由于N的变化与液滴DSM呈三次方,与覆盖面积A呈反比关系,液滴的数量通量随着喷射压力的变大而逐渐变大.DPM的质量浓度随着喷雾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喷雾的覆盖面积随着喷雾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大.由于液滴的DSM随喷雾高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因此液滴数量通量随着喷雾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不同喷射压力下和不同喷雾高度下试验和模拟计算所得到的DSM变化趋势一致,整个过程的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416.
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不同消毒方式、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对人员进出的消毒通道的消毒效果,以找到最适合猪场消毒通道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结果显示,消毒后30 min超声波雾化组杀菌率分别为82.7%、87%、79.8%和80.1%,均高于紫外灯杀菌组的52.8%;消毒12 h后卫可3 min组杀菌率最高为34.9%,其次为百毒杀3 min组的13.7%、卫可1 min组的4%,而百毒杀1 min和紫外灯消毒5 min组的杀菌率均为0。结论:4个超声波雾化消毒组杀菌效果和持续效果均优于紫外灯消毒5 min组,且卫可3 min组的杀菌效果和持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P〈0.0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18.
城区配网中,开关柜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城网开关柜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柜体底部基础长期处于密封状态,且底板封堵不到位,导致井下的地气不断向开关柜内渗透。同时,由于开关柜内外温差较大,使得渗透到开关柜内的地气雾化形成凝露,凝露附着在开关柜的内壁上并逐渐形成水珠,水珠滴落在电缆T形头  相似文献   
419.
使用植保机械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洒是防治作物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施药喷嘴作为植保机械的关键部件,对作业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目前植保机械的迅速发展,施药喷嘴的种类和型号不断增加,作业时喷嘴的选型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使用喷嘴不当造成的雾滴飘失距离远、沉积结构差等问题常有发生,使得研究施药喷嘴的喷洒性能变得十分必要,从而为田间作业施药喷嘴的选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目前施药喷嘴主要分为液力雾化喷嘴和离心雾化喷嘴,简要介绍这两种喷嘴的分类和特点,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其喷洒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雾化性能和沉积飘移特性,并对比分析飘移潜在指数的常用计算方法。最后,针对我国专业施药喷嘴选型系统尚未建立的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分析目前施药喷嘴的喷洒性能研究仍有试验台的搭建不完善、喷洒介质的使用存在局限性等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施药喷嘴喷洒性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0.
航空施药旋转液力雾化喷头性能试验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无人机航空喷雾将会在未来几年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无人机低空、低量、高功效的喷洒需求,该文针对兼备液力雾化和离心雾化优点的旋转液力雾化喷头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利用喷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对喷孔直径、喷雾压力、电机转速因素对喷头雾滴粒径、沉积分布、喷幅和功率消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喷头旋转电机电压相比喷孔直径、喷雾压力参数对雾滴粒径影响更显著,随着电机电压增加,雾滴粒径变小,雾化效果好;电机电压对幅宽也有明显影响,随着电极电压增加,喷雾角度变大,幅宽明显增加,雾滴沉积量在喷幅范围内呈现正态分布。通过试验结果优选出适合无人机的旋转液力雾化喷头的最佳工作参数:电机电压为10 V,喷雾压力为0.35 MPa,喷嘴孔径是0.7 mm,该工作参数下,液泵功率消耗率最低,雾滴平均粒径为112.35μm,喷幅为3.88 m,电机功率消耗为8.6 W。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开发适用于无人机的新型喷洒雾化装置,提高无人机作业质量和喷洒功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