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90篇
  381篇
综合类   1450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288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d、Pb及其相互作用对3种主要蔬菜胚根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于拴仓  刘立功 《种子》2005,24(1):61-63
本试验研究了Cd、Pb及Cd Pb不同浓度处理对黄瓜、番茄和大白菜种子发芽和胚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的浓度范围内,Cd、Pb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对3种蔬菜种芽胚根的伸长均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胚根伸长抑制百分率明显增加,侧根发生受到严重抑制,甚至胚根畸形、褐化坏死.比较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对3种蔬菜种芽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重金属复合污染在较低浓度下表现为一定的拮抗作用,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天然降雨的径流小区试验,探求铜,铅,镉、砷在土表流、壤中流和固体径流中的含量及迁移量。用实测的元素含量与紫色土区域的径流量推算区域输出量。用盆栽试验中元素的土、水含量平衡关系,评价了水稻生长的元素临界含量是否对水环境造成影响。结果表明,农田污染以稻田最为突出,即使在稻田土壤处于临界含量条件下,其稻田径流水质也能达到国家地面水质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33.
变铅青链霉菌的DNA上存在着一种异常的修饰,使其在含有微量Fe~(++)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双链DNA遭到降解。DNA的切割是位点特异性的。与已知修饰特征的DNA进行同步试验发现,变铅青链霉菌的这种特异性修饰与目前所发现的修饰系统(如DNA甲基化)均不相同,很可能是一种新的修饰系统。  相似文献   
34.
土壤铅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蚯蚓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作为亚细胞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土壤铅污染的毒性效应。将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暴露于不同浓度乙酸铅染毒的人工土壤,染毒浓度为60、120、480、2400mg·kg^-1,测定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的中性红保留时间(NRRT)。结果表明,染毒6d后,480mg·kg^-1及2400mg·kg^-1剂量组,NRRT显著下降,抑制率分别为63.06%、68.61%;60mg·kg^-1及120mg·kg^-1剂量组,溶酶体膜稳定性变化不大。染毒14d后,各染毒组NRRT显著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49.43%、56.29%、68.57%、77.14%。将赤子爱胜蚓暴露于沈阳市青年公园、劳动公园、友谊宾馆、冶炼厂原址的现场土壤样品中,随着蚯蚓与土壤接触时间的增加,中性红保留时间逐渐降低,14d后各采样点蚯蚓的中性红保留时间关系为冶炼厂原址〈青年公园〈劳动公园〈友谊宾馆,与土壤铅含量的大小变化相吻合,其中冶炼厂原址差异最为显著,NRRT抑制率为92.55%,表明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存在潜在的毒害。  相似文献   
35.
离子浮选比色定量法测定饮用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子浮选法浮选出生活饮用水中Pb2+, 再用比色定量法测定其含量,然后用此法与标准方法对6个水样测定,其结果基本一致.方法检出限为0.35 μg/L,从而建立利用离子浮选比色定量法测定Pb2+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6.
选用健康的Wistar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饮水建立氟中毒、铅中毒和联合攻毒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在6周龄、8周龄、10周龄、12周龄采集实验动物血液、精子,并且对精子数量、质量和血清睾酮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氟和铅对大鼠的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7.
杨贤  娄永江  严小军 《核农学报》2016,(11):2180-2188
为了去除鱼粉加工中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利用DBD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硫化氢和三甲胺进行去除,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考察了电压、放电频率、处理时间、初始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硫化氢和三甲胺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压10.6k V,放电频率8.91KHz,处理时间0.26s,硫化氢初始浓度0.76mg·m-3,三甲胺初始浓度为19.8mg·m-3。此条件下硫化氢和三甲胺的去除率均可达100%,能耗为1.77×10-2KW·h·m-3;同时,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本研究为DBD技术在鱼粉厂去除恶臭气体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土柱实验研究土壤中硅和重金属的反应机制。土柱实验在可溶性镉、铜、镍和铅酸盐的情况下,用各种活性硅(硅藻土,沸石,无定形二氧化硅,浓缩单硅酸)处理灰森林土。所有富硅物质都用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过。富硅物质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和浓缩单硅酸比沸石和无定形二氧化硅更能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重金属移动性的降低是由土壤溶液中单硅酸和重金属的反应,以及富硅物质表面对重金属的吸附实现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的强度与自身种类有关。施用富硅物质可明显降低镉和镍的移动性,对铜和铅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邢辰  梁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64-13067
含苯并三唑的地下水很难用常规的水污染处理方法去除,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它在地下水-土系统中有效的去除方法。详细介绍了吸附法、光激发氧化法和生物法,并且针对这些方法应用到地下水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法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并会发生缓慢的解析过程,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光激发氧化法去除效果较好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需改善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缺点。目前的生物法很难对苯并三唑进行降解,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水产品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其土腥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本文综述了鲜活水产品腥味的 物质组成、形成原因及去除方法,并展望了未来脱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