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5篇
  21篇
综合类   18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边缘效应对贺兰山东坡直翅目昆虫群落的影响。[方法]样带法采集取样,采捕过程中针对采捕的不同种类及生境中的具体情况,采用网捕法、徒手捕捉、诱捕法等。采集时将昆虫标本毒死后带回实验室,制作针插标本,根据相关文献专著鉴定并记录直翅目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并通过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群落相似性指标和多度值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斑翅蝗科、斑腿蝗科和癞蝗科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42.65%、29.15%和12.76%,构成研究区域直翅目昆虫的优势类群。直翅目昆虫数量沿疏林草地、边缘和荒漠草地依次增加,边缘多样性高于疏林草地和荒漠草地内部,且边缘与疏林草地差异显著;无论是疏林草地还是荒漠草地,直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都是随着距边缘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疏林草地-荒漠草地过渡带出现了栖息地广布种、利用边缘的栖息地广布种、利用边缘的栖息地特异种和逃避边缘的栖息地特异种4种边缘反应类型。[结论]该研究可为直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保护生物学的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常振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76-78,85
采用诱捕法调查了宁夏贺兰山6个不同生境中的土壤金龟子分布,并以群落相似性系数、欧氏距离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金龟子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共采集金龟子昆虫3475只,经鉴定有32种,分别隶属8科22属,其中有植食性种类4科12属19种,主要为鳃金龟科、花金龟和丽金龟科;粪食腐食性种类4科10属13种,主要为金龟科、蜉金龟科、粪金龟科的种类。对几种群落因子分析结果将6个土壤金龟子群落分为4类:一类为针叶林地和针阔混交林地,一类为典型草地和草甸草地,荒漠草地和灌丛草地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63.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与地形的关系研究发现,其植物分布受地形特征影响显著:①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物种数也逐渐增加,在海拔2 200 m左右是植物种分布最多的区域;此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物种数逐渐减少;沟谷地带物种数明显多于同海拔高度的坡地。②在坡度范围26~35°时,植物种数量最多,乔木类物种分布受坡度影响最大;草本类物种分布受坡度影响最小。③物种最多的方位是西南和西北坡,物种数最少的坡向方位是东坡。  相似文献   
65.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颈部、背部、腹侧部、腹下部、臀部、腿部、蹄部7个部位冬毛及夏毛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除过鳞片花纹类型及排列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外,贺兰山岩羊7个部位冬毛和夏毛在毛长度、毛伸直长度、卷曲度、毛细度、髓质细度、毛髓质指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贺兰山岩羊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除蹄部外,其它6个部位保持在90%以上。躯干部毛长度和毛髓质指数显著高于腿部和蹄部(P0.05),主要起到保温功能。腿部和蹄部杂波型鳞片比例最大,皮质发达,主要起到保护功能。这将为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学及物种鉴定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6.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酒旅游走廊是在带状地域内整合葡萄酒旅游要素而形成的专业化区域旅游系统。国外的实践证明,葡萄酒旅游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葡萄酒旅游正处于形成演化的初期阶段,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的分析,认为偶然事件、区域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在该地区葡萄酒旅游走廊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而地方政府适时的介入和支持则是葡萄酒旅游走廊发展演化的推进剂。  相似文献   
67.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广布树种。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旨在以分布于秦岭、贺兰山和晋陕两省的10个天然油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线粒体DNA(nad1和matR内含子)的序列,探讨地理阻隔对油松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天然油松种群的10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7个单倍型,多态位点172个,简约信息位点35个,单一多态性位点137个。其中1个单倍型为全部种群共有,4个单倍型为2-5个种群共有,其余22个单倍型为各个种群所独有。在这10个种群中,有8个种群分别具有1-4个独有单倍型。尽管秦岭南侧种群和北侧种群分别具有两个和一个独有单倍型; 贺兰山东侧种群和西侧种群均具有3个独有单倍型;但是与晋陕种群(即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相比,其种群独有单倍型平均数目则明显较少。与此同时,不仅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的进化关系往往较近,而且秦岭北侧或贺兰山东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的某些独有单倍型的关系亦较近。从而导致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之间表现出比较复杂的聚类关系。由此可见,油松的遗传结构与山脉屏障的存在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8.
简易埋土法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越冬防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东麓地区,以8a生“赤霞珠”、“梅露辄”、“威代尔”等葡萄品种及覆盖材料(厚度为1.0mm的化纤地毯)为试材,研究了冬季采用化纤地毯覆盖葡萄枝蔓并浅覆土的方式对酿酒葡萄防寒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a试验,将幅宽1.0m的化纤地毯顺行覆盖在葡萄枝蔓上,使用小型拖拉机悬挂专用埋土机,覆土10 cm左右,一次完成(简称覆盖埋土)的方法安全、可靠;可减少埋土厚度、降低翌年出土及清沟用工,覆盖材料兼可预防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69.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滴灌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滴灌和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与施肥量对葡萄品质和生物特性以及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的沙土土质种植区滴灌更加有利于葡萄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且灌溉水主要集中在40 cm×40 cm土体内,对于干旱区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水分影响的程度更大;由于滴灌灌溉更有利于土壤盐分积累在葡萄根层范围内,应注意防止滴灌时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相对于沟灌条件下,滴灌更有助于葡萄品质与产量的提高;葡萄生育期滴灌灌溉量在4 500 m3/hm2时,产量和品质相对较好;考虑水资源缺乏时,可以选择4 050 m3/hm2.  相似文献   
70.
针对贺兰山东麓砂质酿酒葡萄园漏水漏肥,水分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分别设置沟灌、单管滴灌和双管滴灌的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分布及葡萄需水规律,从而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沟灌水分下渗基本在70cm内的根系分布层,灌溉后期含水率低,灌溉周期为13d;双管滴灌水平侧渗区域主要集中在20~45cm的葡萄毛根活动区域,垂直入渗在在60cm根系分布区内,灌溉周期为9d;单管滴灌垂直下渗速率高于侧渗速率,灌溉周期为7d。单管滴灌方式便于大规模的葡萄机械化管理,最佳水分管理方式为增加单次灌溉时间让单次灌水量达到450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