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1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昆虫病原线虫A24对大猿叶甲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洪义  李峰  万玲 《植物保护》2000,26(2):46-47
  相似文献   
162.
椰心叶甲的检疫及防除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1999年8月27日,南海局植物检疫人员在对1批23株来自台湾的华盛顿椰子Washingtonia filifera树进行检疫时,从中检出我国禁止进境二类危险性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相似文献   
163.
测定分析了叶甲科(Chrysomelidae)15种昆虫mtDNA_Cyt b基因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获得的390 bp序列中,198个核苷酸位点为多态性位点(约占50.8%),序列间碱基差异平均值为18.9%,A T含量为72.7%,碱基转换呈现明显的TC偏向性,颠换主要以TA为主,转换/颠换(R)值为0.8。依据分子数据建立了该15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跳甲亚科(Alticinae)和叶甲亚科(Chrysomelinae)的亲缘关系较近,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与前两者的关系较远。萤叶甲亚科中瓢萤叶甲为最早分化的类群,长跗萤叶甲属(Monolepta)、凹翅萤叶甲属(Paleosepharia)、长刺萤叶甲属(Atrachya)能形成姊妹群。克萤叶甲属(Cneorane)和守瓜属(Aulacophora)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蛋白质序列构建的系统树的置信值高于核苷酸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  相似文献   
164.
采取随机抽样法,调查枸橘潜叶甲对枳、柚、柑、桔、甜橙、枸椽、杂柑及金柑等8大类共43个品种(品系/株系)为害虫情指数,其结果表明,不同柑橘种类或不同柑橘品种或品系均可受枸橘潜叶甲为害,但为害的程度存在着差异性,枳、柚受害最重,金柑、桔、杂柑类受害最轻,对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亦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5.
【目的】研究分析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生境因子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了解三叶虫萤的生境需求,为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种群繁育、栖息地保护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2年4月上旬,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三叶虫萤栖息地为研究区,设置34个调查点,实地调研获取每个调查点的三叶虫萤种群密度和12个生境因子数据,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境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郁闭度[XCC,标准化系数(β)=0.505,P<0.001]和土壤含水量(XSWC,β=0.143,P=0.029)对三叶虫萤种群密度(D)呈显著正相关,风速(XWS,β=-0.424,P<0.001)对种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方程为D=7.446XCC-1.666XWS+9.337XSWC-6.584。调整后的R2为0.930,德宾-沃森检验(Durbin-Watson)结果为1.615,方差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66.
戴玉斌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3):112-117
为明确椰心叶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降低椰心叶甲入侵造成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以CLIMEX软件和椰心叶甲的生物学资料为依据,结合ArcGIS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功能,利用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和模拟未来气候数据(2071—2100年),分析气候变化对椰心叶甲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椰心叶甲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部地区,高度适生区分布面积最大。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椰心叶甲在国内适生区总面积增加,适生区具有北移的趋势。本研究可为椰心叶甲的管理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7.
对苏州地区栽培的7个菱角品种开展了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角早红菱和金华早青菱在生育期、产量和感官品质方面较其他品种有明显优势,适合作为鲜食品种在当地栽培推广;红绣鞋的单果质量、单果肉质量、可食率及淀粉含量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突出,且产量较高,适宜用作熟食和加工成淀粉。  相似文献   
168.
为明确小热激蛋白在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应对温度胁迫中的作用,采用PCR方法克隆沙葱萤叶甲小热激蛋白基因Hsp20GdHsp20.6)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应用在线软件对GdHsp20.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诱导表达及纯化其编码蛋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分析不同温度胁迫下GdHsp20.6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GdHsp20.6基因ORF序列长度为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0.6 kD,无跨膜区和信号肽。GdHsp20.6氨基酸序列有高度保守的α-结构域。GdHsp20.6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鞘翅目昆虫的Hsp20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与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的Hsp20.99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为63%。GdHsp20.6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细胞系中成功表达,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后GdHsp20.6蛋白成功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大小与预测大小一致,并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GdHsp20.6。低温(-10~5℃)和高温(35~40℃)处理1 h以及处理后25℃恢复30 min均能诱导GdHsp20.6基因表达上调,并且0℃处理30~120 min也能诱导GdHsp20.6基因表达上调。表明GdHsp20.6基因在沙葱萤叶甲应对低温和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9.
玉米根萤叶甲在欧洲和美国是一种严重为害玉米的入侵性害虫,传播速度快,侵入我国的可能性极高。本文针对其难以快速准确进行形态鉴别的问题,以玉米根萤叶甲为研究对象,以其他9种/生物型叶甲总科常见害虫为参照,采用基于COⅠ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方法(species-specific COⅠ, SS-COⅠ),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通过提取10种/生物型叶甲DNA和通用型引物扩增测序,获得其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并比对分析设计1对玉米根萤叶甲特异性引物(DvvZCE1/DvvZCF1),其扩增片段为462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只对玉米根萤叶甲的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常见叶甲类害虫,包括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榆黄毛萤叶甲、黄曲条跳甲、油菜蚤跳甲、黄点直缘跳甲、莲草直胸跳甲、枸杞负泥虫以及褐足角胸叶甲的棕黄型和蓝绿型没有扩增能力,该对引物不仅对成虫有很好的扩增效果,对单粒卵、2龄幼虫以及成虫残体(包括触角、头部、胸部、腹部、前足、后足)也具有同样的扩增效果,其最低检出阈值为102.73 pg/μL(相当于1/122 880头雌性成虫)。玉米根萤叶甲特异性SS-COⅠ检测技术在其口岸检疫,以及有效阻截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黑缝油菜叶甲又称油菜金花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主要害虫,属鞘翅目叶甲科。笔者对其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人工饲养和防治试验,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