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538篇
  免费   4969篇
  国内免费   8397篇
林业   10907篇
农学   15754篇
基础科学   15605篇
  10662篇
综合类   118597篇
农作物   14673篇
水产渔业   41856篇
畜牧兽医   51707篇
园艺   14752篇
植物保护   4391篇
  2024年   1373篇
  2023年   4749篇
  2022年   5048篇
  2021年   5940篇
  2020年   6217篇
  2019年   7060篇
  2018年   3267篇
  2017年   5822篇
  2016年   6903篇
  2015年   7540篇
  2014年   15013篇
  2013年   14124篇
  2012年   18050篇
  2011年   17812篇
  2010年   16481篇
  2009年   17763篇
  2008年   18093篇
  2007年   15565篇
  2006年   14905篇
  2005年   14070篇
  2004年   12295篇
  2003年   11167篇
  2002年   8128篇
  2001年   8174篇
  2000年   6196篇
  1999年   3963篇
  1998年   3793篇
  1997年   3526篇
  1996年   3069篇
  1995年   3156篇
  1994年   3051篇
  1993年   2706篇
  1992年   2296篇
  1991年   2089篇
  1990年   1775篇
  1989年   2085篇
  1988年   856篇
  1987年   803篇
  1986年   591篇
  1985年   512篇
  1984年   408篇
  1983年   366篇
  1982年   327篇
  1981年   247篇
  1980年   256篇
  1979年   157篇
  1977年   131篇
  1975年   139篇
  1974年   165篇
  1957年   1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进行了哈密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哈密瓜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哈密瓜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哈密瓜最佳施肥量为N298.94 kg/hm~2、P_2O_5145.49 kg/hm~2、K_2O 60.90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哈密瓜的产量最高为42 958 kg/hm~2,N、P_2O_5、K_2O最佳施肥比例1∶0.48∶0.2。  相似文献   
82.
为改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净化效果,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构建了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通过间歇运行生物膜反应器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充分降解含氮污染物;连续运行弧形筛及时去除固体颗粒物。考察了该系统的启动过程及石斑鱼高密度养殖效果。启动初期,将硝化型生物絮团与海绵填料混合培养,生物膜22 d即可挂膜成功。以30.03 kg/m~3为初始养殖密度开展石斑鱼养殖试验,经66 d养殖,石斑鱼平均质量从(273.00±12.22)增至(552.52±107.04) g,最终养殖密度达到60.78 kg/m~3,成活率为100%。养殖过程中,生物膜逐渐适应养殖环境,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从13.33%、14.84%增至93.73%、93.50%。此外,在弧形筛进水槽增加曝气形成曝气式弧形筛,可进一步除去细小颗粒物,有效控制养殖水体浊度。  相似文献   
83.
《今日养猪业》2021,(2):19-19
养猪业是否赚钱,关键在于对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想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在相同条件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就必须做好母猪饲养管理的相关工作。母猪是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发动机",做好母猪的体况管理有助于维持母猪群的健康,提高母猪群饲料利用率,延长母猪群使用年限,充分发挥母猪的遗传潜力和提高母猪终生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4.
《中国蜂业》2017,(7):35-36
近几年,通过对陇西县中蜂养殖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中蜂养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本县实际提出了中蜂养殖的对策建议,建立完善政策体系,改变农民观念,科学养殖,中蜂养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推动中蜂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户收益。  相似文献   
85.
《畜牧与兽医》2017,(1):61-64
为建立1株猪源2009/H1N1流感病毒A/swine/Heilongjiang/44/2009(HLJ44)的反向遗传系统,利用双向表达质粒p HW2000,分别构建了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的重组质粒,将其共转染于293T和MDCK混合培养的细胞,拯救出重组病毒R-HLJ44。测序结果表明,R-HLJ44与亲本病毒HLJ44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二者在细胞上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抗原性未发生变化;分别以106TC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BALB/c小鼠,结果显示R-HLJ44与亲本HLJ44在小鼠脏器中的复制滴度也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拯救的重组病毒保持了与亲本病毒一致的生物学特性。该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新型疫苗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机械直线执行器和液压缸的液电混合直线驱动系统。为消除电-机械直线执行器和液压缸之间的耦合影响,液压泵和比例阀协同控制液压缸输出力和运行方向,满足系统负载力需求,电-机械直线执行器用于运动控制,并补偿液压缸输出力波动和外部干扰力。为实现上述目标,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电-机械直线执行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估计的负载力调节泵压力和比例阀开度,对液压缸输出力进行调控。比例阀在系统运行中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缸运动方向,阀开度较大,可显著降低节流损失。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了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位置控制特性,能量效率高,较传统阀控系统能耗减少51%。  相似文献   
88.
《畜禽业》2017,(Z1)
农区养羊业的发展是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养羊业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农区养羊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农区畜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提高草食家畜的比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还能推动与养羊业密切相关的羊肉加工、饲料、兽药、皮革、纺织、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和推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9.
了解水分、氮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氮肥利用效率与氮肥施用技术、水分与氮素对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耦合效应、作物-土壤关系及水氮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氮互作效应尚不明确;高产水稻水氮耦合与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不清楚;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尚未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今后重点研究: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氮互作效应及其机制;水氮互作调控水稻吸收利用水分和氮素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0.
为改善目前设施生菜的化肥过量施用,以及化肥的施用时期等问题,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基础,设计减量优化施肥方案,研究优化施肥对京郊设施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以结球生菜‘射手101’为试材,设CK、单施有机肥、习惯施肥、优化施肥A、优化施肥B共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肥A处理能够提高生菜经济产量,比CK处理提高22.01%,比习惯施肥处理提高5.82%;优化施肥A处理生菜硝酸盐含量最低,维生素C含量最高;优化施肥A处理能提高生菜养分吸收量,减少速效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同时能够提高生菜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