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8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性电解水对鸡蛋表面的清洗灭菌效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寻求一种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禽蛋清洗消毒剂,采用无隔膜电解装置电解稀盐酸溶液制备中性电解水(pH值6.0~7.5)考查不同有效氯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中性电解水对鸡蛋人工接种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鸡蛋表面的初始菌落数对数为6.19~6.26 log10 (cfu/g))和大肠杆菌O157:H7(鸡蛋表面的初始菌落数对数为6.12~6.19 log10 (cfu/g))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中性电解水对2种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其杀菌效果随着有效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温度对中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影响不显著。对菌悬液的杀菌试验表明:当中性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可以在20℃下3 min内完全杀灭鸡白痢沙门氏菌(初始含菌数的对数为 8.12 log10 (cfu/mL));质量浓度为2 mg/L时,可以100%杀灭大肠杆菌O157:H7(初始含菌数的对数为7.78 log10 (cfu/mL))。当中性电解水清洗消毒被人工污染的鸡蛋表面时,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2 mg/L、处理3 min可将鸡蛋表面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全部杀灭,大肠杆菌O157:H7菌落数对数降低到1.0 log10 (cfu/g) 以下,且处理废液中没有残存菌,无二次污染问题。因此,中性电解水可以代替化学杀菌剂应用于鸡蛋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52.
电解功能水在养殖业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解功能水是稀食盐水或稀盐酸溶液在电场作用下电解出的水溶液,根据电解程度不同可分为酸性电解水和碱性电解水。酸性电解水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且杀菌广谱高效、安全、无化学物质残留;碱性电解水具有还原性,可作为活性饮用水。介绍了电解功能水的生成原理、杀菌机理和功能特性以及在养殖业的应用前景,以及对改善畜禽饲养环境、实现健康养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利用电解水家庭套装进行阳台蔬菜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崇尚自然,维护环境,是现代绿色消费的潮流。随着电解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电解水农业理念的提出,电解水肥系列产品的推出,在促进种子萌发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的杀菌、驱虫,农副产品的防霉保鲜,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对土壤酸、碱度的中和改良等作用明显,真正做到了“用自然的力量,创造健康的生活”,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54.
电解水是将含有微量食盐的普通水,经电解生成的杀菌、高效、无毒、无残留的溶液,也称农用杀菌剂。电解水已被称为21世纪的魔水,国内外许多学者正在关注其生成机理及应用。由于电解水对各种植物病虫害有迅速致死作用,非常适合于替代化学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研究饮用微酸性电解水对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和行为的影响,旨在为微酸性电解水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0日龄罗斯308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饮用常规饮用水,试验组分别饮用余氯为0.3、0.5、0.7、1.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0~30日龄,0.7、1.0 mg/L电解水组的饮水量比对照组增加了9.27%和7.67%(P<0.05),0.7、1.0 mg/L电解水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有增加(P>0.05),0.7 mg/L电解水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了11.99%(P<0.05),0.5 mg/L电解水组的耗料增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12.29%(P<0.05),0.5 mg/L电解水组死淘率最低;试验组的站立、采食、饮水频率均高于对照组,0.5 mg/L电解水组的振翅行为最低。综上,饮用微酸性电解水对肉鸡的生长性能以及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发芽荞麦用作制备功能食品的原料,本研究采用理化指标不同的电解水制备荞麦芽,考察荞麦的发芽率及芽长、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力在发芽期间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各处理组发芽第7天荞麦芽中游离酚和结合酚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在7 d观测期内,电解水有利于荞麦发芽及生长。不同评价方法测定荞麦芽抗氧化能力的结果显示,pH值11.13电解水处理组发芽1~3 d荞麦芽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H值3.21、pH值5.02和pH值9.02电解水处理组发芽5~7 d荞麦芽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荞麦芽中主要的游离酚均为绿原酸,且电解水处理组荞麦芽游离绿原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来水处理组荞麦芽主要结合酚为香豆酸,而电解水处理组荞麦芽主要结合酚为咖啡酸。本研究结果为电解水应用于功能性荞麦芽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不同浓度(有效氯浓度)强酸性电解水喷施对春大棚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水喷施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座果数与单果重,其中以中等浓度电解水作用效果最明显;低中浓度电解水可显著增加果实中Vc含量,而高浓度电解水使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电解水处理亦增加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番茄喷施适宜的电解水指标为:pH2.35左右、ORP1160mV左右、有效氯浓度30mg/L左右。  相似文献   
58.
几种机能水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和实践证明,电解水不仅能促进黄瓜、厚皮甜瓜等多种蔬菜生长而且有增产效果;用于防治病虫害可节省农药50%以上。磁化水(8000Hz、12000Hz)用于营养液栽培莴苣、细香葱和小白菘菜等可使产量增加20%∽40%以上。添加矿物质的处理水用于厚皮甜瓜组织培养,能明显提高器官分化率。  相似文献   
59.
为了防止橘柚采后枯水腐烂,采用酸性电解水浸果处理,并结合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茶多酚、抗坏血酸配制成的复合保鲜剂进行涂膜处理后,将橘柚果实置于温度为 (8±1)℃、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存放120 d,以好果率、失重率、细胞膜透性、可滴定酸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类胡萝卜素为指标进行保鲜效果的评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保鲜方法。本研究所用的复合膜是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空隙小而细腻、均匀分散,复合膜处理后的果皮表面平整光滑,断面结构致密,在果实表面形成屏障。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处理能有效控制橘柚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复合膜处理可以较好地控制橘柚的腐烂和失水现象,延缓果实衰老,有效保持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还能提高果皮色泽;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优的保鲜方法,以有效氯含量为30 mg/L的酸性电解水浸果15 min,并联合海藻酸钠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茶多酚2.0%、抗坏血酸1.0%配比组合下的复合保鲜剂涂膜20 min。因此认为,酸性电解水结合复合膜处理能提高采后橘柚的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  相似文献   
60.
为探寻一种油料蛋白提取方法,该研究以双低冷榨菜籽饼为原料,碱性电解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了碱性电解水提取冷榨菜籽饼分离蛋白(Alkaline electrolyzed water extracted Rapeseed Protein,ARP)的优化条件,并与相同条件下碱溶酸沉法提取菜籽分离蛋白(Ultrapure water extracted Rapeseed Protein,URP)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提取工艺各环节因素对菜籽蛋白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分别为:碱性电解水pH值、温度、料液比、时间;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45 ℃、碱性电解水pH值11.5、料液比1:10 g/mL和提取时间60 min,蛋白质提取率为59.34%。与相同条件下碱溶酸沉法相比,碱性电解水提取的菜籽分离蛋白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高、表面疏水性强、粒径小、ζ电位绝对值大,同时其提取率、溶解性、持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均显著得到改善(P<0.05);此外,ARP内源荧光光谱强度更高,二级结构更有序。由此可知,该研究结果为碱性电解水提取冷榨菜籽饼蛋白提供参考,不仅提高了提取率,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菜籽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