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111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基于Lysimeter的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平衡对于恢复和重建绿洲防风固沙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制的Lysimeter场的工作基础上,应用其研究结果,探讨了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步骤及Lysimeter场的研究结果在固沙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密度的确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以温敏亚麻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F1、F2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在株高和工艺长度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父本优势,而各产量性状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出很强的正向超父本优势;但与F1代相比,F2代平均优势明显下降。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不同组合间F1、F2代杂种优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S×黑亚15号组合产量性状的超父本优势最强,F1、F2代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在榆林沙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沙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高垄整地种植沙芥,出苗率高,出苗整齐。穴内留苗2~3株产量较大,高垄整地沙芥年产量最大,是平沙地和背风坡脚的4.52倍和3.42倍;穴内留苗株数与立地条件对沙芥产量的影响均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但两者交互作用影响较小,作用大小依次为留苗数量立地条件立地条件×留苗数量;沙芥产量年变化为单峰曲线,可划分为缓慢生长期、旺盛生长期和衰退期。  相似文献   
104.
干旱半干旱沙区在地理分布、资源等方面拥有优越的条件,自然、气候特点也比较独特。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21世纪初,广大沙区人民、科技工作者和各级地方政府就对沙区的治理保护和资源开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创造出不少成功的治理保护与资源开发的模式。通过对这些不同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今后干旱半干旱沙区防沙治沙、植被保护和资源开发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和沙漠绿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从花棒的习性,适生范围,育苗,造林等方面,论证花棒适应沙漠环境,萌蘖力强,生长较快,耐沙埋,抗风蚀,主侧根系都很发达,防风固沙作用大,是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106.
付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13-314
介绍了廊坊市沙区治理现状,总结了其基本经验,分析了其在防沙治沙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供沙区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正>无灌溉造林,即在无法实施人工灌溉的区域,利用天然降水,采取合理的植被密度和造林方式,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以期保障造林成效的一种造林方式。2008年,我们在奇台县八户地牧场沙漠前沿半固定沙丘,开展了梭梭、沙拐枣无灌溉造林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区面积20公顷,采用了3种造林方式进行,其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定边县周台子乡东梁村水盐运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全年处于积盐状态,由于季节的不同,积盐差异较大,盐分的表聚性强;该区土壤盐分含量还表现出随地形不同而变化,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土壤盐分含量低,随着地势的降低,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分含量也随着增加。  相似文献   
110.
通过盆栽盆栽试验,研究了江苏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即水稻土和潮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总体上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在两种土壤类型下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和对照相比,两种土壤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8.31和9.49倍,Cd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5.4和10.04倍。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的Pb和Cd比潮土中的更易被植物富集。水稻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含量是潮土中的2.54倍,Cd含量则是潮土中的1.92倍。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的种植小白菜的水稻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36.54 mg?kg-1和0.30 mg?kg-1,低于或等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潮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 110.21 mg?kg-1 和1.09 mg?kg-1,均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