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平衡对于恢复和重建绿洲防风固沙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制的Lysimeter场的工作基础上,应用其研究结果,探讨了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步骤及Lysimeter场的研究结果在固沙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密度的确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沙地造林合理密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部分地区固沙成林出现早衰甚至枯死问题,从全生态角度探讨固沙造林的合理密度问题,明确主张固沙造林密度宜稀不宜密,并从"边缘效应"理论、自然稀疏理论、水分平衡理论、树种生物生态特性等方面加以论证,为未来建立稳定的人工固沙植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态需水估算是造林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维持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北京延庆蔡家河流域平原造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Pleiades高分卫星数据,解译典型造林树种并统计面积,并结合Penman公式计算了研究区典型造林树种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刺槐、杨树和油松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是150.38mm、179.00mm和116.97mm,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64.13mm、432.58mm和282.74mm。平原造林地生态需水量在8月份达到峰值。适宜生态需水条件下,典型造林树种刺槐、杨树和油松的实际需水量分别约为830.22m~3、4 983.67m~3和1 278.12m~3。2014年为枯水年,生长期降雨量为331.10mm,而有效降雨量仅为265.34mm,在这种情况下,均不能满足刺槐、油松和杨树的正常生理作用所需要的生态需水量,刺槐、杨树和油松生态亏缺水量分别为90.59mm、138.04mm和8.20mm。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提早、高效和稳定发挥沙地人工幼龄林功能的途径,解析了沙地人工林经营的核心内涵,并以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相关研究为例,简述了沙地人工林经营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沙地人工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变沙地人工混交林营造与经营理念、推进林地标准化与应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管理、强化科技示范支撑与林业经营政策创新、落实创新政策督查机制与帮助县级或以下林业各主体享受优惠政策、实施生态移民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固沙造林能使沙面稳定,沙土有机质及氮、磷含量增加。测试在我所固沙造林中间试验点王家进行。土壤、固沙造林前为流沙。林地土壤分为腐植质层(A_1)及淋溶层(A_2)取样测试分析。用未造林的流沙地做对照,比较有机质及氮、磷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按照不同造林类型选6块标准地,调查林木的生长量及组成。见表1。固沙造林后(9—12年)林地枯枝落叶层厚度达0.7—1.5厘米,每0.1公顷的枯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具有大面积沙漠和荒漠化土地的国家,荒漠化危害极为严重.在长期的防治荒漠化过程中,总结积累了大量的防治荒漠化技术和固沙造林技术,具体包括:(1)荒漠化地区封沙育林育草;(2)绿州防护林体系建立;(3)荒漠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4)流动沙丘固沙造林;(5)公、铁路防沙造林;(6)飞播造林种草固沙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键 《新疆林业》2004,(4):49-50
本文以吐鲁番市中韩合作固沙造林工程为例介绍吐鲁番市强烈风蚀地防风固沙林或造林技术。中韩合作固沙造林项目区位于吐鲁番市区以南艾丁湖北风沙区的中东部强烈风蚀地,地面遍布风蚀坑槽,有稀疏的骆驼剌、老鼠爪、碱蓬等天然植物生长。由于地面不平,土质坚硬,干旱缺水,风力强劲,造林难度很大。工程于2003年春季造林400hm^2,2004年春季造林500hm^2,已完成造林计划面积的75%。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人工植被防风固沙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选取黄羊滩具有代表性的8种人工固沙植被类型,对其土壤风蚀量、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机械组成等与固沙效益相关的4项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蚀沙地人工植被营建初期,人工种草由于地面覆盖较快,地表风蚀量、土壤有机质、土壤机械组成等3项指标,与人工造林相比变化幅度大,具有更好的固沙改土效果。另一方面,风蚀沙地在治理初期,由于土壤水分散失以地表蒸发为主,人工造林与人工种草相比较,人工造林更有利于土壤保蓄水分。  相似文献   

9.
固沙造林效益除应包括它的全部直接产品外,还应包括各种间接效应,如保持水土、培肥地力、调节气候及保田增产等方面。现以彰武县四合城乡王家村固沙林(群众治沙)和我所大一间房固沙林(国家治沙)为例,对防风固沙林防止风蚀、积蓄养分、保田增产等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同固沙造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10.
新疆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优良树种之一,但普通育苗方法育苗成活率低,不利于新疆杨人工造林。文章从新疆杨生物学特性出发,探讨研究新疆杨在干旱半干旱区地膜覆盖育苗技术,目的在于提高新疆杨人工造林成活率,加快防风固沙林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人工梭梭林土壤含水量和林下植被的演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梭梭防风固沙林衰败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内土壤水分不平衡。防护林防护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梭梭和林下固沙先锋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沙丘含水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调查不同密度人工梭梭固沙林分沙丘土壤含水量和林下植被,提出既能发挥防护效益又能保持林分的土壤水分平衡的最佳造林密度为4m×4m或4m×5m,并初步认为随着梭梭的衰败、枯死、密度减小,沙生植被逐步向籽蒿群系演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树种的固沙林地,其有机质含量和沙地颗粒组成及对植物群丛的形成演替、沙地改良等作用,都有明显不同。了解各固沙树种对沙地性质的改良效果,对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提高造林质量,加速改造沙地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红石峡实验林地,六种主要固沙先锋树种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Mey.)、踏郎(H.mougolicum Tur.)、紫穗槐(Amorpha,futicosa L.)、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Pall.)Lam.)、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 L.)、沙柳(Salixpsammophila Wanget yanger.)的林地有  相似文献   

13.
兰州北山植被退化区生态垫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北山无灌溉区人工造林,林地覆盖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而生态垫覆盖则是首选且值得推广的做法。生态垫覆盖后,林地自然因子和林木生长因子,都较其他覆盖措施有大幅度改善,为林木创造了生长必需的水分、养分、微生物等微域小环境,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态垫覆盖可减少每年苗木费、造林费等连续投入。  相似文献   

14.
滨州市平原沙荒地刺槐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滨州市结合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林果资源优势,以遏制沙化危害为目标,对沙区中度沙荒地进行了重点治理,利用沙荒地进行了刺槐造林开发试验模式研究,试验造林面积100hm2。通过试验表明:刺槐适应性较强,耐干旱贫瘠,落叶多,易分解,根系发达,有根瘤可以固氮,是固沙、保土、改土,以及中、重度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临泽北部梭梭林下沙丘水份变化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为干旱区固沙造林的主要制约因子,特别是在荒漠地区无地下水和灌溉水补给的高大沙丘、栽植固沙植物后,由于蒸腾耗水,使沙丘水分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固沙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探讨固沙林下沙丘水分的变化规律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西北地区,梭梭分布面积约110万公顷,是当地重要固沙造林树种。但是,七十年代以来,人工梭梭林普遍出现衰退、死亡现象,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与造林后沙丘水分状况恶化有关。为此,本文重点讨论梭梭造林后沙丘水分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防护林科技》由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等单位协办,是全国唯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防护林科技》面向全国,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服务。刊登范围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平原绿化、荒漠化防治、水  相似文献   

17.
多伦县近年来实施飞播技术、封育技术、人工造林技术、沙障固沙技术等植被恢复技术来防治土地沙漠化。针对这些植被恢复技术进行效果分析,认为这些技术在多伦县沙漠化防治中经推广应用是成功的,并且效果明显。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成林后,起到了明显的阻沙、降低风速、恢复植被的作用;封育、人工造林技术可迅速提高植被盖度,稳定植被群落;在实施封育、人工造林、沙障固沙技术的前提下进行飞播,效果更明显,保存率更高,植被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防护林科技》2013,(2):111
<正>《防护林科技》由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指导站主办,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院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等单位协办,是全国惟一关于防护林科学研究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期刊。《防护林科技》面向全国,为我国六大生态工程建设服务。刊登范围包括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平原绿化、荒漠化防治、水流域治  相似文献   

19.
基于阳曲县林地资源调查数据,笔者介绍了阳曲县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现状,分析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在成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难以成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成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芮祝松 《中国林业》2010,(19):53-53
<正>安徽省旌德地区人工造林树种主要以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为主。造林树种单一,使得林区针叶化明显,树种结构不合理,不仅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多方面的需求,而且还引起林地生境恶化,林地肥力下降等系列生态问题。1994年以来,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开展了枫香苗木培育造林研究,基本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