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45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41篇
  323篇
综合类   61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71.
干湿度梯度及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同平  张文翔  武梦娟  林永静 《土壤》2017,49(2):364-370
通过对我国土壤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湿度梯度与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系统自然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分别在0.02~8.78 g/kg,0.05~1.73 g/kg和0.06~9.85范围内变化,地形和气候因素对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干湿度梯度分带对土壤氮含量和氮磷比值的影响较磷含量更为明显,氮含量与氮磷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表现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规律,而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在不同生活型植被土壤中,森林土壤氮磷的变化规律较灌木和草本土壤更为复杂;其植物磷平均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受磷元素的限制作用与其较低的土壤磷含量供给有关。土壤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异性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2.
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产流及氮磷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基于淮北平原自然降雨条件下2个连续汛期观测的降雨-径流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农田地表产流规律和氮磷浓度及其构成,探讨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量的时间变化过程及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构成分别以颗粒态氮和可溶性磷为主,而可溶性氮中又以溶解性有机氮为主,且硝态氮是农田地表径流无机氮流失的主要成分。汛初7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地表径流量及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浓度及流失量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8月期间的差异却明显增加,低秆高密度作物种植模式下的相应流失量最低。在淮北平原夏季种植黄豆、棉花等矮秆高密度作物,可起到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的作用,减缓因农业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73.
在不换水、不用药条件下,在室内采用相同规格(3.50 m×7.15 m×1.20 m)水泥池和相同养殖密度300ind/m3,分别以水位40、80、110 cm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81 d,研究不同养殖水位(水量)下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与养殖系统的氮、磷收支.结果表明:40 cm水位试验组成活率、单位体积水体产量显著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174.
土壤中氮磷和滇池水体污染的潜在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不同角度探讨滇池水体氮磷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滇池东南岸的大渔乡台地土壤氮磷量、地表径流氮磷量以及滇池氮磷污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地土壤总磷量远高于我国农业土壤主要养分的分级标准的高量值,达7.5倍;速效磷则超过分级标准高量值的20倍。在面源污染中,滇池周边土壤高磷量是滇池磷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地表径流磷含量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尽管土表层中氮量不是太高,但地表径流氮含量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研究还表明,土壤中氮磷通过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失是一个缓慢的、复杂的过程,土壤氮磷并不是几次降水后就流失殆尽的。土壤中氮磷对滇池的污染也是一个逐步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5.
水稻氮磷高效利用育种材料的发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650份丰矮占1号的近等基因导入系进行大田耐低磷、耐低氮筛选,初步筛选出46份耐低磷株系和86份耐低氮株系。分别挑选12份耐低磷和耐低氮的株系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获得具有育种价值的5份耐低氮株系和1份耐低磷株系。讨论了大田筛选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6.
环境因子对新立城水库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铜绿微囊藻在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在试验范围内,铜绿微囊藻在3 000 lx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15∶1是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  相似文献   
177.
于2008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北部湾大型水库——洪潮江水库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水库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养殖、面源污染与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水库总氮浓度0.15~1.30mg/L,硝氮与氨氮是氮的主要形态:总磷浓度0.03-0.07mg/L,总氮、总磷浓度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水体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化状态。研究发现水产养殖的饲料和排泄物、生活生产的废水以及旅游业的污染是造成该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通过生态工程来治理水污染。  相似文献   
178.
观测了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群落2008年1个观测年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并对其取样进行氮、磷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降雨量为973.3 mm,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分别为586.0、71.7 mm,占同期降雨量的60.2%、7.4%。以24组不同雨量级数据用线性方程拟合林外降雨量与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间的关系,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养分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全年向林地内输入总氮59.543 kg/hm2,其中NH4+、NO3-和NO2-的养分含量分别为35.010、20.461、1.423 kg/hm2;输入总磷0.230 kg/hm2,其中PO43-养分含量0.123 kg/hm2,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带来的养分对竹林的生长和养分循环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利用自主研制的5种有机垃圾颗粒肥料(OF1、OF2、OF3、OF4、OF5)进行土壤盆栽玉米试验,测定玉米生物量,并分析玉米籽粒、穗轴和茎秆中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与化肥(CF)相比,OF对玉米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适当配方的OF能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其中,OF4和OF5生物量较CF分别增加11.0%和12.9%。OF4的玉米籽粒含氮量比CF高17.4%,而施用OF的玉米茎秆和穗轴的含氮量分别比CF低13.9%~26.6%和9.9%~34.3%,玉米籽粒的磷含量比CF高3.8%~24.4%,而穗轴含磷量比CF低13.2%~22.1%。各处理氮、磷含量均呈籽粒>茎秆>穗轴的分布规律,但OF的籽粒与穗轴、籽粒与茎秆的氮、磷含量的比值均显著大于CF。总之,施用适当配方的OF可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氮、磷含量,通过促进茎秆和穗轴的氮、磷向籽粒转化而提高玉米对氮、磷养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0.
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大豆氮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来实现根系互作效应,共设3个处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间作玉米大豆。处理13、31、45、57 d时采样分析植株各部位的氮、磷含量。[结果]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各器官与地上部氮、磷累积量,而大豆各器官及地上部氮、磷累积量则表现出了根系互作劣势。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地上部氮累积量在处理13和31 d分别提高了224.6%和24.0%(P0.05),但是在后期,与单作相比有所降低。在处理13和45 d时,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地上部磷累积量提高了145.8%和46.4%(P0.05)。与单作相比,处理13、45、57 d时,间作大豆地上部氮累积量分别降低了47.5%、34.9%、46.0%(P0.05),处理13、31、45、57 d时,间作大豆地上部磷累积量分别降低了17.5%、24.9%、14.5%、40.1%(P0.05)。[结论]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各器官及地上部氮、磷累积量,因此,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具有明显的氮、磷吸收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