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太原市晋阳湖水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综合评价晋阳湖的水质污染情况。采集太原市晋阳湖5个样点的水,直接处理蚕豆根尖,检测各组水样对根尖细胞形成微核的诱导效应,并评价对应水体的污染程度。用晋阳湖5个水样点的湖水处理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为0.267%~1.767%,其中,渔场、电厂出水口、游泳处水样的污染较为严重,形成的微核率均高于0.7%,显著高于对照组水样(p0.05)。晋阳湖水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效应,晋阳湖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32.
卷烟烟气及绿茶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鸿  叶贤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52-1485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卷烟烟气水溶物对蚕豆(ViciafabaL.)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茶添加剂对卷烟烟气诱导微核的抑制作用。[方法]卷烟品牌分别为白沙、中南海和狮牌,类型分别为烤烟型、混合型和雪茄型。烟气水溶物的浓度分别为1/8母液、1/4母液和1/2母液,烟气茶溶物浓度为1/4母液。[结果]烟气水溶物能够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发生明显变化,并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强而加强,其中,狮牌〉白沙〉中南海。相同浓度下,各类型卷烟烟气茶溶物引起的细胞微核率低于同种卷烟烟气水溶物。绿茶对狮牌卷烟微核诱导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白沙次之,对中南海卷烟最弱。[结论]该研究可为将绿茶用作添加物从而降低烟毒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大庆市4个采油厂聚驱的石油采出水遗传毒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聚合物驱油的石油采出水处理过的蚕豆根尖细胞,其染色体均发生异常,出现断片、桥以及滞后染色体等现象,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和遗传毒性,加水稀释对于减轻其毒性的作用甚小,如果不加处理地排放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4.
用不同浓度的铬酸钾(1.00,5.00,10.0,25.0,75.0,200,500μmol.L-1)对小麦根尖进行染毒处理24 h,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有丝分裂细胞,统计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随着六价铬(CrO42-)浓度的增大,微核率逐渐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说明六价铬(CrO42-)可引起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和染色体的损伤,对小麦幼根具有明显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35.
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毒的形态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Azucena(铁耐性)和IR64(铁敏感)为材料,研究了Fe2+毒胁迫下附着于根尖边缘细胞(即原位边缘细胞)的数目、存活率,根尖细胞形态结构、根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Fe2+ 毒对根边缘细胞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相对于敏感性品种而言,一定浓度Fe2+(100~200 μmol/L)有利于耐性品种边缘细胞的产生;Fe2+ 毒对边缘细胞有致死效应,随Fe2+浓度的提升,边缘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根尖外围细胞壁增厚,并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特征(敏感性品种)。同时,Fe2+ 毒对根尖保护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200~400 μmol/L Fe2+处理下,耐性品种POD、CAT、SOD活性都超过对照;敏感品种只有SOD活性超过对照。说明Fe2+毒胁迫下,水稻根尖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细胞拒铁作用,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Fe2+毒,缓解铁毒害。  相似文献   
36.
针对南方酸性红壤对作物的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水培方式,研究酸铝环境0、100、300、500、1 000 μmol·L-1 Al3+ pH4.5,处理7d对长兴栝楼根系生长及铝积累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根系活力、质膜透性、抗氧化酶类活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同工酶、过氧化氢(H2O2)含量、根尖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处理浓度升高,根系活力增大,根系质膜透性无显著变化;POD、CAT、APX酶活升高,GPX和SOD活性降低,多种抗氧化酶都有多条同工酶谱带出现;根尖相对铝含量升高,桑色素染色情况显示,荧光梯度与铝含量测定结果一致,并观察到根尖以上根毛处细胞凸起较之平整排列的根细胞更容易积累铝.栝楼对南方酸性红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及根尖吸收、积累铝的机制对缓解铝毒害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Line12和Line13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5和Line6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80个随机引物中,有2个引物S20和S21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相似文献   
38.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经过反向剪切后,3′末端和5′末端共价结合形成的闭合环状单链非编码RNA,在环境胁迫下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索circRNA在毛竹响应胁迫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circRNA-miRNA-mRNA调控通路。在分析毛竹的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后,选择并鉴定了1个在紫外线胁迫(UV)和高温胁迫(42℃)下均差异表达的circRNA(PhcircRNA1),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调控的miRNA和靶基因。通过核糖核酸酶R(RNase R)法鉴定其转录的稳定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了PhcircRNA1、靶miRNA(Ph-miR156)和靶mRNA的表达特征。本研究进一步选择GLR3.1(Glutamate Receptor–Like Gene 3.1)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毛竹水培苗根尖生长至1 cm后的circRNA-miRNA-mRNA表达调控趋势。结果表明,在UV胁迫和高温胁迫下,PhcircRNA1和靶mRNA表达量都有明显下降趋势,而miRNA表达量增高。在毛竹根尖细胞中,PhcircRNA1和G...  相似文献   
39.
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和Ca^2+—ATP酶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淹水胁迫下水稻根尖细胞中Ca^2 和Ca^2 -ATP酶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正常生长条件下,Ca^2 主要分布于液泡和细胞间隙中,而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分布很少;Ca^2 -ATP酶主要分布于质膜上,线粒体膜、内质网膜、核膜上也有酶分布。经过没顶淹水处理后,液泡、细胞间隙中的Ca^2 沉淀颗粒明显减少,而胞质及核基质中的沉淀颗粒明显增多,同时,质膜及其他膜结构上Ca^2 -ATP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淹水造成根尖细胞中Ca^2 -ATP酶活性降低,胞质和核基质中Ca^2 积累,将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以尖叶牛樟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牛樟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牛樟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于9:00—11:00进行取材,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2 h,4%果胶酶和5%纤维素酶酶解5 h,能获得较佳的染色体制片。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尖叶牛樟的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第10对染色体带有随体,属于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5.81%。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尖叶牛樟可能进化程度较低,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