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40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13篇
  41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以高抗菌核病的油菜品种湘油15和高感菌核病的油菜品种98C40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BnPMEI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BnPMEI1的结构和表达特性,并构建该基因超表达载体,分析该基因的功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615bp,编码204个氨基酸,具有1个信号肽和1个PMEI结构域,属于PMEI家族基因,命名为BnPMEI1(GenBank登录号为ON254917)。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nPMEI1在根、茎、花、叶、角果皮和籽粒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的表达量最低;湘油15的茎、叶、花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98C40的。在核盘菌、茉莉酸甲酯(Me JA)和水杨酸(SA)处理下,BnPMEI1在湘油15中的表达上调,在98C40中的表达则受到抑制;乙烯处理下,BnPMEI1在2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下调,在湘油15中下调的幅度更大;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超表达Bn PMEI1的油菜突变体叶片病斑明显小于野生型叶片的。综合分析,BnPMEI1基因可能介导了SA和茉莉酸途径的调控,诱导油菜菌核病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2.
为探究不同质地葡萄果实软化过程、果胶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以果实质地差异较大的脆肉型葡萄品种红地球和软肉型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2个品种果皮硬度,果皮破裂距离,果肉硬度,糖、酸、果胶含量以及果胶降解酶基因表达量变化,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红地球果皮穿刺硬度和果肉硬度均明显高于玫瑰香,果皮破裂距离明显低于玫瑰香,原果胶含量一直高于玫瑰香,可溶性果胶含量始终低于玫瑰香,果胶降解酶β-GAL、PG、PL基因表达量也是显著低于玫瑰香的。综上认为,果胶参与了葡萄果实软化及不同质地形成过程,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果胶降解酶基因低表达可能是造成红地球果实质地硬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3.
【目的】桑树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茄科雷尔氏菌检测方法,对桑树青枯病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茄科雷尔氏菌果胶裂解酶基因(Pectate lyase gene)为靶标,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的引物设计原理,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反应体系,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检测茄科雷尔氏菌的IMSA-LAMP法,并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参数进行了筛选。【结果】基于果胶裂解酶基因建立的IMSA-LAMP检测方法在64.5℃条件下,45 min内可完成对阳性样品的特异检测,对茄科雷尔氏菌的模板DNA检测灵敏度达200 fg/μL (对应菌为1×102CFU/mL);对生产上收集的疑似桑树青枯病病样的检出率为87.5%。【结论】IMSA-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  相似文献   
774.
果蔬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鼠李糖半乳糖醛酸I(Rhamnogalacturonan-I,RG-I),RG-I是一种多分支的结构域,以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交替的双糖骨架为基础,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果胶的功能,如调节肠道菌群和慢性代谢性疾病、输送药物及预防癌症,还可以做凝胶、乳化剂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等。本文系统概括了从果蔬废弃物中提取RG-I果胶的方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RG-I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RG-I果胶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5.
776.
据《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2年1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柑桔在冷藏(2℃)前进行高温(37℃,95%相对湿度,处理3天)处理,能够降低柑桔冷害的发生。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以未经高温处理的冷藏柑桔为对照,研究了细胞壁各成分在柑桔抗冷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均未影响桔皮  相似文献   
777.
为探讨加工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胶物质的积累特性,对3个加工番茄品种及不同果实生育期和不同坐果节位的果实果胶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果实的果胶物质均是由水溶性果胶(WSP)、草酸溶性果胶(OSP)和碱溶性果胶(ASP)构成。在绿熟期果实内以OSP和ASP为主,红熟期果实内以WSP和OSP为主;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内的WS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AS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OSP含量表现上升至粉红期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3个不同品种中,Q020 品种的总果胶(TP)含量最高,里格尔87 5品种的TP含量最少,Q020果实内的WSP、OSP和ASP在成熟过程中总体均高于里格尔87 5和屯河8号。  相似文献   
778.
为了获得高酶活力的苎麻脱胶果胶裂解酶,为后续分子改造和新型苎麻生物脱胶酶制剂复配提供理论依据。将果胶裂解酶基因pel419从重组质粒pEASY-Blunt E1-pel419更换至pET28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验pel419基因的表达效果;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el419理化表征和系统发育,预测其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及关键氨基酸位点。结果表明,工程菌pET28a-pel419/BL21的果胶裂解酶活力为434.4 U/mL,较pEASY-Blunt E1-pel419/BL21提高了1.7倍;Pel419含375个氨基酸,N末端前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理论pI值为6.59,有4个半胱氨酸,不稳定系数为18.20;其蛋白结构域含有典型的右手β-螺旋结构,属于Pec lyase C家族;Pel419的Ca2+结合位点为ASP151、ASP153和ASP192,定位发现3个保守位点均暴露在三维空间的表面,并处于底物结合空间口袋。大幅度提高了Pel419表达量,并获得了Pel419关键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779.
豆腐柴野生资源丰富,因其果胶含量较高而蕴含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草酸铵法提取豆腐柴果胶,分析测定了其商品品质及不同流变条件下的凝胶特性变化,并以果冻产品为载体,考察了其凝胶应用特性。结果表明,提取的豆腐柴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商品化指标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其凝胶特性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增大,黏度降低,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黏度略微增加;当豆腐柴果胶与卡拉胶比例为1∶2、复配胶添加量为1.6%,果冻的综合性能最优。本研究为豆腐柴果胶在凝胶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0.
为提高橄榄渣的综合利用价值,对橄榄渣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研究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料液比、pH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果胶提取率为衡量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对果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橄榄渣果胶提取率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料液比>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5℃,料液比(g/mL)为1∶25,料液pH值为1.5,浸提时间80 min,在该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橄榄渣果胶的提取率为6.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