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0篇
  72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发展现状阿荣旗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是呼伦贝尔市连接东北三省的南大门。截止2012年6月底,全旗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69家(已注册商标18个),比2011年增加59家,增长13.8%。其中,规范社达420家,旗级示范社达120家,市级示范社30家,区级示范社达10家。养殖业250家,占44%;种植业130  相似文献   
112.
黑龙江省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全县辖7镇9乡、186个于亍歧村,总人口56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全县现有人工林面积123万亩,森林覆被率22.7%。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松嫩平原割草地的割草地段和休闲地段的单优势种群落和混生群落,以及多年休闲封育地段火烧处理的单优势种群落和混生群落计3种生境6个群落的取样测定,研究了寸草苔种群生殖分株在开花期和籽实成熟期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时空动态.从开花期和籽实成熟期,寸草苔生殖分株高与分株生物量变化幅度具一致性,分别平均增长了211%和207%;穗长平均增长了9%,但穗生物量则增加了152%.生殖分配在开花期空间变异性较小,籽实成熟期增大.寸草苔种群生殖分株的生殖分配与分株高和分株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多数种群是在开花期以后形成并逐渐趋于稳定的线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4.
吉林市位于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属长白山区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山区半山区和平原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寒冷.年降雨量650~750mm,年平均气温3~5℃,1月份平均气温-18~-20℃,极端低温-45℃;7月份平均气温21~23℃,极端高温40℃.无霜期115~140d,日照2 300~2 500h.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着特定的果品生产类型,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5.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退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增强 ,生态环境的退化日益加剧。为避免人类活动的盲目性 ,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生态环境的退化机制。本文界定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 ,探讨了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和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机制 ,指出湿地退化的前提是湿地生态环境存在脆弱性 ,干扰因素是人类活动。研究结果可为人类活动提供指导 ,减少盲动性 ,以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6.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温凉半湿润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温凉半湿润区的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进行了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6个适宜该地区栽培的高产大豆品种,增产幅度达11.52%~34.25%,对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应用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 a间,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城镇用地、碱地、林地、沙地迅速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大幅度减少的"5增3减"趋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 366.070亿元/a下降到1 017.044亿元/a.  相似文献   
118.
松嫩盐碱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缓冲作用及其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效益,对维持自然界自然生态过程和平衡以及减缓地区、区域的环境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响应。本文从湿地对洪涝和干旱的缓冲作用、湿地对周边环境的净化作用、湿地充当着CO2的源和汇,湿地植物的生态效应以及湿地对植物对盐分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等方面论述了松嫩平原盐碱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缓冲作用,指出对生态脆弱带的盐碱湿地进行保护和优化管理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9.
松嫩平原作物现实生产力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松嫩平原主要作物—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阐明区域尺度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控制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现实生产力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好,与年总太阳辐射之间的相关性次之,其次为与年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大豆现实生产力与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好,与年总太阳辐射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大豆现实生产力与平均温度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不同坡度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对于松嫩平原而言,坡度不是影响作物现实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耕作土壤对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玉米而言,6类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玉米现实生产力存在以下规律:黑土>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和盐碱土>风沙土。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大豆现实生产力存在差异:黑土>草甸土>暗棕壤>黑钙土和盐碱土>风沙土。以500mm降水量等值线为界线,将松嫩平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研究其作物生产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松嫩平原东西两个部分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水平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0.
近40年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玉米带单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对其作物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松嫩平原玉米带为典型区,进行过去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首先确立基准时段,进而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表征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从而分析过去气候变暖对松嫩平原玉米带玉米单产增加/减少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作物生育期气温条件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如果以1961-1969年为基准时段,则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90年代的气候变暖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3.55%、5.86%和9.48%。如果以1970-1982年为基准时段,则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相对于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为17.98%和26.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