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4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林业   302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659篇
  1863篇
综合类   3195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858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75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聚L-乳酸(PLLA)和麦草(WS)为原料,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LLA/WS共混物。首先将麦草溶解在NMMO后,再添加聚L-乳酸并溶解,制备聚L-乳酸与麦草的共混溶液。共混溶液采用浇膜法制备PLLA/WS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得的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L-乳酸与麦草可以形成均匀的共混溶液。共混物中PLLA与麦草组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相容性较好。当共混物中PLLA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物可以形成结晶结构,且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其结晶更加完美,熔点与热稳定性提高。共混物薄膜断面结构较为致密,这说明PLLA与麦草相容性较好,混合均匀。通过调节聚L-乳酸和麦草的配比,可以制备不同性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92.
糠醛渣活性炭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糠醛渣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脱硫活性炭,并详细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影响炭性能的诸因素,该炭表面基团丰富,中孔发达,特别是经CO2改质后,脱硫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3.
改性UF麦秸均质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洋  华毓坤 《林产工业》2001,28(6):15-18
通过试验确定了麦秸均质刨花板的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表明:10mm厚麦秸均质刨花板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8min、表层麦秸刨花的施胶量为10%、芯层麦秸刨花的施胶量为8%、板密度0.75g/cm3、表芯层刨花比例为3:7。按照以上工艺条件压制的麦秸均质刨花板性能已达到均质刨花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4.
麦秆表面硅含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润洲  刘志明  李坚  艾军 《林业科学》2002,38(6):99-102
利用ESCA研究了麦秆表面在不同温度下和经氩离子刻蚀后Si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麦秆横切面上,Si元素含量中间层(接近麦秆外表面)含量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麦秆表面Si元素含量先降低而后增加,在选定的几个温度中,170℃和220℃时Si含量最低;麦秆表面经氩离子刻蚀后,由外及里,随着氩刻的加深,Si含量呈现升高趋势。麦秆中Si元素存在的化学环境与聚甲基硅氧烷中Si的化学环境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5.
对毛竹笋、材加工剩余物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表明,竹笋加工剩余物营养价值较高,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作饲料,竹材加工剩余物因蛋白质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直接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不及作物秸秆。由于竹材加工剩余物中含有3/4的碳水化合物,故具有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潜在价值。对竹材加工剩余物进行氨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粗蛋白含量,并使质地变得松软,而竹材加工过程中的高温蒸煮、切削加工和烘干处理等,可破坏其细胞壁,使碎料膨松柔软,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作为食物纤维素定量的NDF、ADF和木质素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6.
草菇床栽料面保湿对菌丝生长和生物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双版纳6~7月,对草菇菇房空间及菇床料面的喷雾温水保湿试验结果:喷30~45℃温水可保持料面湿润,促进培菌期草菇菌丝生长,促进出菇,不影响幼菇蕾生长,喷温水后菇产量为对照(菇床料面不喷温水)的280%~332%。  相似文献   
197.
我国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问题,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在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加速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与产业化的改革建议。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地面对开发秸秆人造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脚踏实地解决好技术、市场和应用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8.
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工艺对其吸声系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洋 《林产工业》2003,30(5):25-27
通过变化麦秸和聚氨酯的比例、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密度、以及发泡温度,研究了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在不同的声波频率下的吸声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声波频率下,发泡温度的高低对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吸声系数有不同的影响;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密度与其吸声系数的大小关系密切;在声波频率为250~4 000Hz区域内,麦秸和聚氨酯的比例对麦秸/聚氨酯复合人造板的吸声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9.
以酶解渣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以里氏木霉(T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酶解渣为碳源可透导产生含低纤维素酶活(0.106IU/mL)的木聚糖酶(154.67IU/mL),两种酶活的比值达1459,与粗木聚糖为碳源产木聚糖酶相比,木聚糖酶活提高了1.67倍,而纤维素酶活没有增加。此酶在50℃条件下酶解粗木聚糖和酶解渣时,pH值5时酶解效率最高,酶解产物通过HPLC分析,主要是木糖。该酶系的组成主要是外切-β-木糖苷酶。  相似文献   
200.
围绕屋面覆盖秸秆空芯瓦的安装结构,设计了三种秸秆空芯瓦的安装工艺过程。阐述了秸秆空芯瓦具有重量轻、加工工艺精、颜色多种多样、安装方便、防渗漏性强、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说明了固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是今后屋面覆盖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