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29篇
  47篇
综合类   494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采用不同的贮前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组合,研究白沙枇杷青种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的内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贮前热处理中,B处理(45℃热水处理10 min+低温(6±1℃))的效果最好,不仅青种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低;而且贮藏到30 d时,枇杷果实的固酸比最高,较好保持了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42.
孙守江  马馼  祁娟  师尚礼  刘文辉 《草地学报》2022,30(10):2549-2557
为探讨老芒麦种子响应自然老化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和细胞染色体端粒酶活性变化规律,本试验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Qingmu No.1’)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常温贮藏1,2,4,5和6年后,老芒麦种子活力、生理生化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含量和浸出液电导率明显上升;贮藏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缓慢降低,贮藏2年以后,上述指标活性急剧下降,从而加快了老芒麦种子的老化进程。老芒麦种子在自然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造成活性氧不能及时清除,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膜通透性增加,继而影响了种子的萌芽以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3.
鹅掌楸花粉保存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比较了鹅掌楸花粉的几种保存条件。结果表明:(1)新鲜花粉在超低温(-196℃,LN2)条件下可保持5d。花粉存活率(76.51%)与对照(新鲜花粉)几乎相同(75.55%)。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无异常变化。而保存15d的花粉细胞超向结构发生严重损伤,内膜系统及细胞器降解。25d后几乎观察不到存活的花粉。(20在-25℃保存条件下,以二甲基亚砜为保护剂,添加蔗糖作为辅佐剂保存效果较好。(3)4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测定脱氯程度不同的漂白胶样品的结合氯含量、热寿命、软化点和颜色,研究了漂白胶脱氯反应的性质,结合氯含量与热寿命的关系以及软化点和颜色的变化规律。发现漂白胶的脱氯反应是一级反应,分为两段,前一段的反应常数为后一段的四倍,说明一部分氯容易脱除,而另一部分则比较难,后者留在漂白胶中对贮存性影响不大。此研究结果为解决漂白胶贮存性差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途径。通过测定一批样品在多年存放期间热寿命的变化,证实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代力民  李扬等 《林业研究》2002,13(2):107-110
本文研究了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包括其现有倒木及其年输入量等贮量的变化规律。阔叶红松林现有倒木贮量开始为16.25 t·hm-2,以后随时间减少,到100年分解掉其干重的85%左右,300年后所剩无几。倒木年输入量平均约为0.6 t·hm-2,其贮量是随时间而增加,200年后稳定在31 t·hm-2,可保持到该群落的顶级时期。倒木总贮量的变化在初期呈增加趋势,而后随着现有倒木的完全分解,倒木贮量就与其倒木的年输入趋于一致,最后稳定在上述水平上。图4表2参9。  相似文献   
46.
朱丽萍 《园艺与种苗》2022,(2):44-45,65
黄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纤维素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够补充人体机能,而且黄桃还具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保护视力等功效,对人体健康也有好处.目前,国内果蔬市场上对黄桃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必须加快黄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此,该文结合黄桃栽培技术及储存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从科学选址、优...  相似文献   
47.
采用冷藏、抽真空冷藏和漂洗冷冻三种贮藏环境下研究九种野菜维生素C含量变化表明:三种贮藏环境条件下九种野菜的维生素C损失率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漂洗后冷冻处理可使野菜能保存较长时间,同一种野菜不同贮藏环境下维生素损失率的影响显著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1-MCP结合低温通过调控影响品质变化的相关酶来缓解叶类蔬菜采后软化与黄化。分析4 ℃及4、6 μL/L 1-MCP+ 4  ℃复合处理2种叶菜(生菜和瓢儿菜)后,其失水率、膜透性(电导率、丙二醛(MDA)、脆性[脆性、β-半乳糖苷酶(β-GAL)酶活性]、黄化程度[叶绿素、叶绿素酶(CLH)酶含量、脱镁叶绿素酶(PPH)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2种叶菜贮藏4 d后严重萎蔫失去商业价值,1-MCP+4  ℃保鲜处理后能贮藏至12 d,1-MCP+4  ℃复合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叶类蔬菜水分散失程度、缓解电导率和MDA升高、缓解叶片脆度降低和叶绿素降解,其中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效果最为理想。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12 d时生菜、瓢儿菜的脆性下降率(14.48%、28.12%)均比对照组4 d时(82.89%、80.12%)低,其β-GAL酶活性分别为15.01 nmol/(min·g)、19.53 nmol/(min·g),分别上升41.86%、12.74%,而对照组仅4 d就上升2倍左右。贮藏12 d时,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两种叶菜叶绿素含量降解率(23.45%、30.13%)低于第4天时对照组(65.76%、72.37%)。相关的酶活含量数据也正好对应,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生菜贮藏12 d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42.33%、67.11%,常温贮藏4 d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55.99%、74.50%。6 μL/L 1-MCP+4  ℃复合处理瓢儿菜后其CLH、PPH酶含量分别降低44.93%、51.49%,常温贮藏4 d后其CLH、PPH酶活则降低53.03%、52.04%。6 μL/L 1-MCP+4  ℃通过有效调控β-GAL酶活性从而延缓叶菜软化的速度,通过影响CLH和PPH酶含量而缓解叶绿素降解,这为探索叶类蔬菜的保鲜机制,进一步利用采后处理技术延长叶类蔬菜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不同保活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保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低温、真空、麻醉3种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下称蛤仔)的保活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温度是蛤仔保活的重要条件;低温法优于真空和麻醉法;乙醇、盐酸氯丙嗪均对蛤仔有促死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角度对花粉活力的影响,采用I2-KI染色法和蔗糖培养基培养法对花瓣张开角度为A(0°~45°)、B(45°~90°)和C(90°~180°)的番茄花粉活力及花粉管长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及花瓣张开不同角度间的花粉活力存在显著差异。花瓣张开角度A的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室温贮藏3 d的花粉染色率最高。花瓣张开角度B和C则以采摘当天活力最强,5 d后所有花粉活力均低于5%,基本丧失萌发能力。新采摘的有活力花粉散落于蔗糖15 g/L+H3BO30.03 g/L+CaCl20.02 g/L+琼脂6 g/L的培养基表面,1~2 min即开始萌动,20 min时,花粉管长度已达到花粉粒直径的2.75倍,60 min时达到7.5倍。花粉管在培养基上相互接触会出现相互作用,抑制部分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