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27篇
  146篇
综合类   58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本文以陕西省和江苏省为例,从历史、市场主体、资本、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制度等多角度,对比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曹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35-8636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灰色动态模型两种建模方法,分别对江苏省耕地面积短期变化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模型分析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都可用于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精度明显好于灰色动态模型,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经过修正的,且对数据要求较高,而灰色动态模型对数据没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3.
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 7级目测法调查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 6 9个样点的 6 38块麦田共计约 5 4 5hm2 的草害情况 ,数据转化成综合值后 ,进行主成分分析 ,并赋予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 ,决定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分布和危害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土壤性质 地带性气候因素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生境相似 ,杂草群落有趋同性 ;可将 6 9个样点划分为 3个聚类群 ,即沿海旱茬麦类群、内陆旱茬麦类群和稻茬麦类群 ,各聚类群均有相应的优势杂草 ,粘毛卷耳、波斯婆婆纳、刺儿菜、猪殃殃等为沿海旱茬麦田优势杂草 ,内陆旱茬麦田的主要杂草是播娘蒿和麦家公 ,稻茬麦田的杂草优势种为硬草、棒头草 ,并就该地区杂草发生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研究农田土壤有效态Co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Co含量平均值为12.58 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11.2 mg/kg,变异系数为13.59%;土壤有效态Co含量为0.05~0.80 mg/kg,平均值为0.26 mg/kg,变异系数为81.63%;土壤Co活化率平均值为2.17%,变异系数为94.24%。(2)在土壤全Co含量变异较小的情况下,土壤有效态Co和土壤Co的活化率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均以指数模型拟合更优;回归分析表明,pH值是影响土壤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活化率的主要因素,说明研究区内土壤酸化直接导致土壤有效态Co含量增加。(3)全Co含量在不同的经济功能区和不同的地貌区差异均不显著;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的活化率在菜地区极显著地高于化工区和印染造纸区;有效态Co含量和土壤Co的活化率以南部湖荡区较高,南部湖荡区土壤有效态Co极显著地高于中部平原区。(4)土壤有效态Co含量及Co的活化率在土壤剖面上均以表层为高。  相似文献   
45.
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针对江苏省1980、1995和2000年的遥感TM图像资料,对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江苏省20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减少,建造用地面积增加;TL、NP等景观指数增加,LPI指数下降,说明斑块形式趋于复杂。景观的破碎度从0.0192上升到0.0201,景观格局不稳定性变大。景观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景观多样性增强。景观格局变化与自然和人文因素有关,这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46.
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在农村发展和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对江苏省在探索城乡统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动力来自于国家、政府部门和城市的强力推动与支持,是农村内部动力和外部助力的双重作用,为此,社会资源配置应改变以往偏重于城市的倾向,在城乡合理分配,而且在一个时期内应向农村倾斜。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浅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休闲观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的资源条件,以及近年来的运行情况,分析拓展其功能定位中的休闲观光功能的利弊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拓展基地的休闲观光功能,满足广大市民对回归自然的需求,实现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8.
以江苏省丘陵地区的水稻土作为研究材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铁的活化和晶胶率与水型之间的关系。并首次采用D'_1hoore和Dixit的方法,对水稻土的粘粒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铁的活化是水稻土发育的中心过程,随着水稻土发育程度的加深,粘粒的相对移动值RM也随之发生改变。最后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直观地显示出不同水型水稻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如皋市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忠  杨荣清  丁峰  黄标 《土壤》2005,37(1):89-94
江苏省如皋市以每百万人口中拥有134位100岁以上老人而成为闻名中外的长寿之乡。该市内100岁老人比率总体上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递减,东南部 100 岁老人分布较为集中,中部和西部分布较少;且 90 岁以上高龄人口分布也呈相似的分布趋势。这一分布特征与该地区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极其相似,具体表现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和水耕暗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的长寿老人比率显著高于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分布区的长寿老人比率。这些特征表明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明苏南稻区主要稻麦两熟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苏州地区种植的南粳46、常优5号、常农粳8号等16个粳稻品种和扬麦16号、镇麦10号等9个小麦品种,通过在苏州不同地区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粳稻品种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结构、生育期和株高等主要性状.[结果]参试粳稻品种间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小麦品种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粳稻不同播期和生育期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小麦不同播期和生育期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稻麦高产品种的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说明稳定每公顷穗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每穗粒数是稻麦周年高产的重要基础.[结论]针对苏州地区,在选择周年高产高效的稻麦品种组合时,主要考察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其次考虑小麦品种的播期和生育期,再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合理搭配高产型、高效型或高产高效兼顾型的稻麦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