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疆棉区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田间释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的控制作用优于松毛虫赤眼蜂;田间放蜂量6×104~8×104头/667m2、放蜂点为3~6个/667 m2,螟黄赤眼蜂最高寄生率达51.49;,累计寄生率为18.67;~44.02;,平均寄生率30.36;,棉铃虫虫口减退率25.3;~64.2;,蕾铃被害减退率46.8;~76.8;,赤眼蜂对新疆棉田棉铃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持续放蜂田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田,表明持续放蜂生态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2.
陆作楣  陶瑾  张旺 《种子》2000,(5):3-6
研究了低毒高效的小麦化学杀雄剂SC2053在灿稻上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施药时间和浓度的反应差异,测试了SC2053在稻株分蘖间的传导和对节间分生组织的损害,初步明确SC2053诱导灿稻雄性不育的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3.
为减少东北春大豆杀菌剂的施用量,在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一种叶面遮盖剂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控效果。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施药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叶面遮盖剂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效达72.50%,同时有增产的效果,其增产率为16.00%。同喷施杀菌剂防控大豆灰斑病相比,叶面遮盖剂的使用更符合目前减施增效的农药使用政策。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spraying AFD (Agent of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a new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otton yield formation and fiber qualit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hemical regulation. [Method] Six treatments of different AFD concentrations were used for this experiment. Cotton plant height, boll number, boll weight, seed cotto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were assessed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regulation on cotton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tton plant height was associated with AFD concentration while AFD wa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the cotton boll shedding ratio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boll opening ratio. Furthermore, the boll number per plant and boll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lants sprayed with AFD at concentrations of 1 350-1 800 mL·hm-2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er seed cotton yields were obtain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F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tton breaking strength, micronaire value, and breaking elongation. However, the highest AFD concentration had certain inhibiting effects on fiber length and uniformity index. [Conclusion] The use of chemical control via a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AFD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cotton yield and little effect on fiber quality.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by which AFD affects cotton trai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tto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分析了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理论及入侵检测的实现策略,给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动态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系统整体结构,事件产生器、分析器、响应器和事件库的设计等。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分布性、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6.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几项新技术之一,可以加速企业内部商务和管理流程处理的速度,提高处理的效率,实现处理的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尽管如此,现有的工作流系统仍然存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以及与现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乎完全不兼容.本文针对现有工作流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工作流模型,从而解决了普通工作流系统存在的高效性与灵活性问题,并将其应用到网上购物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7.
在对Web信息采集技术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用户个性化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功能部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个性化信息采集模型.从初步试验得出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采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抗菌药物亚迪蚕安宁在蚕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用抗菌药剂亚迪蚕安宁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研究该药物在蚕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作为制定蚕病防治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分别给家蚕5龄第4天健康幼虫添食2.5、5、10 mg/kg 3种剂量(药物与试验组蚕体总质量比)的亚迪蚕安宁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幼虫血样用抗生素微生物法检测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AIC值分别为-0.208、11.387和38.806,显示拟合度良好。主要药动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48、0.190、0.281 h-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3.764、3.993、3.613 h,最高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2.334、3.576、9.786μg/mL,清除率(Cl)分别为0.089、0.134、0.133 L/h。以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理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相关系数(R2)和AIC值作为识别模型的指标,拟合家蚕食下亚迪蚕安宁蚕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亚迪蚕安宁在蚕体内具有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最高血药浓度与添食剂量成正比,消除半衰期较短等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适合日内多次给药。  相似文献   
109.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是要体现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石,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育的灵魂。充分认识爱之于教育的意义,自觉实施爱的教育,在今天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0.
基于Agent技术虚拟植物模型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简述了Agent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概况,并从基于Agent技术来解决农业系统问题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以及目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可能带来的非结构化问题,提出了利用Agent技术构建虚拟植物模型的观点,给出了Agent植物体的结构模型,阐述了Agent技术在虚拟植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