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6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林业   415篇
农学   1196篇
基础科学   557篇
  3168篇
综合类   6525篇
农作物   123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05篇
园艺   560篇
植物保护   36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烟株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无机肥与商品牛粪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商品牛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烤烟植株农艺性状及烟叶产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品牛粪与无机肥不同用量配合施用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无机肥750kg/hm2+商品牛粪2 250kg/hm2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机肥750kg/hm2+商品牛粪1 500kg/hm2对上部烟叶化学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烤烟大田生产中施用无机肥750kg/hm2配施商品牛粪1 500~2 250kg/hm2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2.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943.
运用310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球茎茴香产量、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分别以球茎茴香产量、维生素C含量为目标函数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判别结果均为非典型性函数,获得球茎茴香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氮磷钾最佳组合范围,666.7m2最高产量施肥组合范围为:Z1(N) =2.821 ~ 10.318 kg,Z2(P2O5) =0.9331~1.4666 kg,Z3(K2O)=1.6005~6.754 kg,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242.67 kg;维生素C含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Z1(N)=1.0395 ~6.4015 kg,Z2(P2O5)=0.9331 ~1.4666 kg,Z3(K2O)=1.6005 ~6.754 kg,最高维生素C含量预测值为85.504mg/kg;优质高产施肥方案是:Z总(N)=2.8465~6.4015 kg,Z总( P2O5)=0.9331~1.4666 kg,Z总(K2O)=1.6005 ~6.754 kg.  相似文献   
944.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根瘤菌拌种虽可增加花生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叶片含氮量,但荚果增产并不显著;根瘤菌拌种+有机肥或钼肥处理,不仅可增加单株根瘤的数量和重量,提高花生叶片含氮量,同时植株高度、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及总生物产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荚果增产显著。根瘤菌与有机肥或钼肥存在较大的交互效应,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拌种时,应注意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钼肥。  相似文献   
945.
[目的]为生物菌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和有机肥为材料,通过生物菌剂发酵有机肥以及大田施用处理过的有机肥,探讨生物菌剂对烟叶生长情况、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生物菌剂能使有机肥充分腐熟,明显缩短有机肥发酵时间;增施发酵好的有机肥能促进烟株生长,烟叶成熟好,易烘烤,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性状优于对照。[结论]生物菌剂可以在烤烟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946.
滕康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0-11983,12062
[目的]主要研究播种量与追氮量互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播种量与追氮量的最优组合。[方法]试验设播种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施入的氮肥为尿素(N 46%),播种量分3个水平(60、120、180kg/hm2),追氮量分4个水平(0、56、112、168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追氮量相同时,播量增大,茎蘖数越多,叶面积指数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大。播量相同时,追氮量对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追氮量168 kg/hm2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应播量的其他3个基追比例处理;不同播量条件下,追氮量对小麦各群体结构指标影响规律不一致,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另外,播量、追氮量对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播量、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有一定影响。播量18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时最有利于产量提高;播量12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的籽粒品质协调且最优。[结论]播量、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显著,且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947.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948.
孙丽  苗宁  金志成  徐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0+15728
[目的]为了正确选择、应用有机肥。[方法]研究了蓝莓种植中施用兔子粪对蓝莓植株的生长及土壤pH的影响,研究施用豆饼对蓝莓果直径、质量、糖度的影响,同时研究施用液体有机肥对蓝莓花芽数量的影响。[结果]兔子粪可以促进蓝莓树枝条长度和宽度的增加,改善土壤pH;施用豆饼可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蓝莓果的产量和质量;施用液体有机肥具有增加花芽的效果。[结论]蓝莓行业中有机肥的应用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49.
李琰琰  韩延  齐飞  王利兵  冯小虎  荣冠  张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75-16577,16584
[目的]为筛选适合抚州烟区生态条件的有机无机肥料。[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方法,对6种有机无机肥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各种有机无机肥对烟株长势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施用镇江贝斯特有机无机肥、湖南金叶有机无机肥可提高烟叶产量,同时可增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950.
[目的]为探讨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河北辛集的32点田间试验,对高、中、低不同产量水平下农民习惯养分管理模式与基于养分平衡原理的优化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优化养分处理的籽粒产量、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率均高于农民习惯处理。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优化处理的小麦产量比农民习惯处理增加的幅度逐渐降低。在所有处理中,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均以高产水平下的优化养分处理为最高。[结论]基于养分平衡的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