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4篇
  32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91.
李军玲  张金屯 《草业科学》2010,27(9):119-123
植物种间关联研究对揭示植物对生境变化的响应及植被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2列联表、2χ检验方法对群落草本植物优势种进行总体相关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检验,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刻画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对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草本层中重要值较高的32个优势种群、496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中段草本植物优势种整体上多呈现正关联,群落处于较稳定的演替阶段。其中2χ检验结果有75个种对呈极显著正关联,74个种对呈显著正关联,只有20个种对为不显著的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有43个种对呈极显著相关,79个种对呈显著相关,只有6对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对生境要求相同或相似的种对表现出显著的正关联。χ2检验呈显著、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多于秩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2.
中草药抑制H_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利用解表、清瘟、凉血止血的中草药防治人类流感的原理,选取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等五种中草药所制成的制剂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后毒力作用的抑制实验。首先对鸡胚接种禽流感H5亚型病毒,然后对感染鸡胚分别注射上述几种中药制剂,再抽取胚液进行HA和HI实验,将其中对鸡源H5-AIV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挑选出来,测定中草药对禽流感病毒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然后采用寇氏法计算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表明,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五种中草药制剂在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毒性方面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肉品是由饲料经畜禽消化吸收转化而来,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水平和类型直接影响着肉品质量。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而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综述了中草药作为猪饲料添加剂在提高猪生产性能和改善猪肉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由不同比例的刺五加、枸杞子、金银花和黄芪配伍的复方中草药饲喂镜鲤(Cyprinus carpio L).,于第14天、第28天及第42天检测红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的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以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镜鲤的毒副作用。在28及42d时,复方Ⅰ组红细胞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时,各复方组红细胞S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8d时,复方Ⅱ组血清GOT活性及复方Ⅲ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42d时,各复方组血清GP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试验复方中药添加到镜鲤的饲料中,可以增强其血清转氨酶及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复方Ⅰ效果最佳,建议用药时间为28d。  相似文献   
95.
景天三七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莺  王朝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2):109-112
以景天三七的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景天三七茎段诱导芽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 0.1 mg/L,诱导率为83.33%;景天三七叶片诱导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率为92.59%。试管苗在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生根,其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96.
试验将芽孢杆菌和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草药联合应用于断奶仔猪日粮中,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组比对照组、单独添加芽孢杆菌组和中草药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13%、16.13%和12.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5.63%、4.15%和3.36%。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可提高肠道芽孢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在芽孢杆菌联合抗菌中草药治疗仔猪腹泻的试验中,仔猪腹泻治愈率达90%。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和芽孢杆菌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将210只1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30只,在ND免疫过程中按每公斤体重0.2 g添加中草药复方制剂,Ⅰ、Ⅱ、Ⅲ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和免疫当天开始连续饲喂3天,Ⅳ、Ⅴ、Ⅵ组分别在免疫前5天、3天和免疫当天饲喂1天,对照组(VII组)不喂药,分别于免疫前1天和免疫后14天、21天、28天和40天翅下静脉采血检测N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投药组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抗体达到峰值时平均高出20.2-1.6个滴度,其中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8.
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鹞落坪半夏Pinella yaoluopingensis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鹞落坪半夏资源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对安徽省鹞落坪保护区特有种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进行调查,运用Levins和Shaa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鹞落坪半夏生境地17个主要草本种群中,多数草本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其中,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臭草Melica scabrosa、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生态位宽度居前3位,它们也是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居最后3位的是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待宵草Oenothera strict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居中下水平。主要草本种群的重要值(IV)与生态位宽度B_i、B_i'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Sig.=0.000)、0.707(Sig.=0.002)。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下的种对占所有种对的83.46%,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占38.60%,而生态位重叠值1.0的种对仅占总物种种对的1.10%,各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并未与相应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呈现出相关性。【结论】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学特性相似性不大,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主要草本种群能和谐地共生于群落中,但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并无优势,只处于伴生地位。  相似文献   
99.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鲤鱼生长指标、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5±5)g的健康鲤鱼,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草药复方Ⅰ、中草药复方Ⅱ、中草药复方Ⅲ),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尾鱼,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复方Ⅱ组效果最好,且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鲤鱼进行攻毒试验的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复方Ⅱ可以显著降低鲤鱼的死亡率(P<0.05),比对照组免疫保护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100.
为保护野生资源,以狭叶三七具有生长点的茎段为材料,进行生长芽培养、生长芽试管苗培养、试管苗茎段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MS+蔗糖20g/L+6-BA0.2mg/L+NAA0.1mg/L+IAA0.1mg/L是生长茅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蔗糖16g/L+IAA0.2mg/L+NAA0.1mg/L是试管苗培养和试管苗继代繁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8.1%,定植成活率为98.9%,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狭叶三七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