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81.
裸地蒸发过程土壤盐分运移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农田灌溉研究所洪门试验场地中渗透仪,对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裸地蒸发过程粉砂壤土的盐分运移进行了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种地下水埋深,即150cm、200cm和250cm,在无降雨裸地蒸发情况下,表层积盐均不明显;但在有小水量降雨和裸地蒸发情况下,地下水埋深为150cm的表层积盐强烈。地下水埋深为200cm及250cm的表层土壤虽有积盐,但积盐量较小,这种积盐主要是上层土壤中盐分的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82.
PAM与PG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地区地表蒸发引起土壤水的散失是造成作物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聚丙烯酰胺(PAM)与磷石膏(PG)是效果良好的土壤结构改良剂,用于改良土壤结构,可能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输运及蒸发过程。本研究以不同PAM与PG用量的组合,定量研究这两种土壤结构改良剂用量对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采用不同的土柱高度(10,20,30cm)、PAM用量(0、1、2、4gm-2)、及PG用量(0、200、400、800gm-2),在温度为恒定(15、25、25℃)、相对湿度为(50±2)%的条件下,用称重法逐日测量各处理的土壤蒸发动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改良剂对蒸发确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AM用量的增加,累积蒸发量和蒸发失水比均有所降低;而PG的作用效果则不同,表现为随着PG用量的增加,累积蒸发量有所增加,且这种差异随着用量渐趋明显,而蒸发失水比在各PG用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估算的GSPAC水热传输模型,根据同期裸地与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对比,提出了利用裸地潜水蒸发估算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蒸发面下降折算法  相似文献   
84.
北土越桔的光合蒸腾的生理生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美国CI301-PS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仅对越桔优良种北土(Northland)的光合,蒸腾的生理生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所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北土越桔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光合速率与光有效福射,蒸腾速率及其它因子间的关系,为越桔引种驯化提供生理生态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Horses need aggressive cooling to prevent exertional heat illness after strenuous exercise in hot and humid conditions. This study compared various methods for cooling horses in such conditions,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continual application of running water would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o decrease core temperature. Five Thoroughbreds were exercised on a treadmill at 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 of 31.8 ± 0.1°C until their pulmonary artery temperature reached 42°C. The time until the pulmonary artery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39°C (t39) and the rectal temperature at 30 minutes after the onset of cool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five cooling methods in a 5 × 5 Latin square design: walking, with no additional cooling (CONT); walking, with fans producing an air current of 3.0 m/s (FAN); walking, with the intermittent application of cold water (10°C) either with scraping (ICW + SCRAPE) or without scraping (ICW); and stationary, with the continuous tap water (26°C) application via shower hoses (STW). The STW produced the shortest t39 (P < .001). With intermittent cold water, ICW + SCRAPE tended to produce longer t39 than ICW (P = .06), and both produce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39 than FAN and CONT (P < .001). The t39 of the FAN tended to be shorter than with the CONT (P = .06). All the cooling methods resulted in lower rectal temperatures at 30 minutes than CONT.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lowest with the shower method,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an and intermittent cold-water methods. Showering with tap water wa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o decrease core temperature in horses.  相似文献   
86.
作物的需水量由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两部分构成。试验分别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的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同时也研究了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与日光温室内的光、温、湿以及水面蒸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番茄植株蒸腾量在秋冬茬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在开花结果期为457.92ml/(d·plant)H2O,到成熟采摘时最少,为78.95ml/(d·plant)H2O;冬春茬则相反,随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植株的蒸腾逐渐增加,在营养期最低为135.78ml/(d·plant)H2O,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524.24ml/(d·plant)H2O。棵间蒸发在两个栽培茬口的趋势与植株蒸腾相似。经计算得到秋冬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098.95m3/hm2,冬春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789.25m3/hm2。冬春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温度和湿度;而在秋冬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均为光强。  相似文献   
87.
利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4个站1971~2000年20 cm口径的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距平等方法,对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异常特征和水分盈亏地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内蒙古北部牧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503.5mm,四季中夏季的平均蒸发量最多,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少的是冬季。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过去30年蒸发量虽然季节变化的幅度变化剧烈但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59.7 mm/10a;四季倾向率春季和冬季为正值,蒸发量最多的是5月份,最少的是1和12月,各月蒸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8.
利用山东省诸城市1958—2013年人工观测蒸发量,对诸城市56年来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月蒸发量变化特征为4—9月蒸发量大于月平均蒸发量,1—2月、10—12月蒸发量小于月平均蒸发量,3月与月平均蒸发量持平;各季蒸发量大小变化特征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变化特征为1958—1974年蒸发量为偏多年份(除1964年),1981—1987年、2003—2013年各年蒸发量为偏少年份(除2009年),1975—1980、1988—2002年蒸发量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89.
沙漠人工植被区的建立有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它将显著改变植被区土壤的持水性能和蒸发过程。利用室内蒸发法研究了流沙和沙漠植被区生物结皮类土壤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随固沙年限的延长生物结皮层及其下的亚土层逐年增厚、容重下降、土壤持水能力增加,且苔藓结皮优于藻类结皮。当土壤样品完全饱和后,生物结皮土壤的蒸发量明显高于流沙,苔藓结皮高于藻类结皮,并随固沙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是蒸发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P〈0.05)。在蒸发的第一阶段(速率稳定阶段),与流沙相比生物结皮的存在有利于蒸发;但在蒸发的第二阶段(速率下降阶段)生物结皮却抑制蒸发。分析后认为,正是生物结皮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在蒸发的第一阶段增加了水分被蒸发的可能性;当土壤干旱时,结皮可以将水分束缚在土壤中从而抑制了蒸发。  相似文献   
90.
蒸发力估算及其在江西省农业水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实测气候资料,针对江西季风气候特点对Penman公式进行了简化,得到了适用于江西气候区域的蒸发力估算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江西省农业水资源评估,以农田降水蒸发差为指标分析了江西各自然气候区的农田水分盈亏。结果显示:江西省作物生长季内(3-10月)水资源总体上较为丰富,农田水分的自然供应较为充足,但其中3-6月农田水分供应相对充足而7-10月农田水分供应相对不足;地理分布上呈现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丘陵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