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1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074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649篇
综合类   6960篇
农作物   1172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61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61.
啤酒大麦氮肥施用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2.
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根、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明显影响小麦根系、叶片的衰老进程,推迟衰老高峰的出现。与对照相比,追施氮肥处理在生育期的中、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硝酸还原酶活性。旗叶中的丙二醛含量的高峰时间向后推迟8~10d;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旗叶中具有较低的脱落酸含量和较高的玉米素含量;根系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和较低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延缓,使得小麦植株在中、后期,特别是后期具有较高的整体生理活性,穗粒重、千粒重、亩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63.
氮钾互作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与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四个氮钾处理对马铃薯“金冠”品种植株生长、块茎产量与品质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钾水平相同时,高氮比低氮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尤其是在高钾条件下增氮的减产效应更明显.低氮时增钾明显地促进植株生长与提高块茎产量,而高氮时增钾则抑制植株生长与降低块茎产量.处理中,以低氮高钾(N_4K_6)处理的块茎产量、品质与商品率最佳.氮钾互作明显地影响植株对氮、钾吸收,而对磷吸收影响不大.植株的氮、磷含量与块茎产量无显著相关,植株的钾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植株体内N/K比值与块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4.
不同氮肥水平对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优质迟熟中梗稻“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RVA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N量在0~450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递减;高施氮量的加工品质优于不施肥或低施氮量的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稻米垩白率减少、垩白度下降,外观品质而明显改善;胶稠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总体上趋于减少,而蛋白质含量则增加;不同氮素水平稻米淀粉RVA谱的变化显示,随施氮量增加,最高粘度降低,崩解值下降,消碱值增加,糊化温度升高。控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以施氮量225.0kg/hm^2的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965.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 ̄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 ̄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 ̄44.4万,穗粒数35.3 ̄40.0,千粒重40.2 ̄45.8g。  相似文献   
966.
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水肥效应耦合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无底铁框作微区,选择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P)和施氦量(N)进行水肥效应模拟研究,得出冬小麦产量(Y)与降水量和施氮量的关系为Y=2505.6713+5.3422N-0.0251N2+24.3482P-0.0325P2+0.0074NP.水肥耦合方程为Nc=73.4805+0.2325P.当降水量由160mm增至400mm时,最高产量由5993.93kg/hm2提高到7710.39kg/hm2,最高产量施氮量Nmax由126.51kg/hm2增至165.48kg/hm2,经济施氮量Nopt由78.60kg/hm2增至107.12kg/hm2,Nc值则由110.55kg/hm2增至166.50kg/hm2.在降水量小于400mm时有Nopt < Nc < Nmax成立,且Nopt与Nc差值较大,说明旱塬地区单以经济施氮量为施肥标准不能充分发挥降水的增产潜力.提出了以上壤水肥宏观调控的原则,编制出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合理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967.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以上,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子粒品质、保证小麦产品安全。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当的生产基地选择土质为中壤或偏黏的肥沃平原乡镇为基地,区域化连片种植。另外生  相似文献   
968.
蔬菜硝酸盐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刚 《北京农业》2005,(5):10-11
长期以来,我国菜农一直沿袭经验性施肥,普遍存在长期偏施化学氮肥的问题。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营养,以滞留、吸附等方式存在于土壤环境中,造成蔬菜等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较高。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可能造成直接危害,更危险的是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极易还原成  相似文献   
969.
高玲  张荣铣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23-25,62
抽穗期施氮肥可提高小麦籽粒的全氮含量、总可溶性蛋白质量及游离态氨基酸与游离态赖氨酸量等。15N丰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氮素积累的总量逐渐增多,但含氮量却逐渐减少;籽粒发育过程中前期阶段是氮素积累占主要地位,后期是光合产物积累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970.
近几年,为取得茄子高产,在茄子病虫害防治上,主要依靠大量的药剂,但农药用量和施用次数的增加,反而增强了一些病虫害的抗药性,造成更大量的施用农药,也污染了生态环境,为达到既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