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3篇
  150篇
综合类   48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林业专题图制作过程复杂、成本高、迫切需要进行版权保护的问题,分析了JPEG图像压缩的不变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CT域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将水印信息嵌入到JPEG格式的林业专题图像的中高频系数当中。结果表明:因为水印信息是嵌入在中高频系数上,所以不仅嵌入的水印信息不可感知性良好,而且水印的嵌入容量也有所增加;即使对加密林业专题图进行有损压缩时使用高于预设值的质量因子,此算法仍然能够完全一致地提取出嵌入的水印信息,并且对各种噪声干扰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期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和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人均耕地、政策法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和政策法规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推动作用长期内更为显著;农民人均收入和政策法规是农用地集约利用预测方差的主要来源,总贡献保持在52%以上,而农业总产值和人均耕地对农用地集约利用预测方差的贡献不足14%。从整体看,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和政策法规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水平进行动态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适合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BP神经网络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考察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动态联系。研究表明:1978—2012年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农民收入水平与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会引起农民收入提高0.628 7个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且对农民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土地开发整理修订农用地分等结果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以及已取得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考虑土地利用数据共享的原则,对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等级评定中如何充分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探讨,即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耕地等级评定过程中,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作用的因素作为补充指标对耕地等级指数进行修订。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质量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涵,建立了适宜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等级评定的一种技术方法。并通过大石桥市虎庄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证,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农用地等级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实时获取农用地等级质量信息是实现农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在已有农用地分等定级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指标易变性分析选出引起农用地等级质量变化的易变性指标,进一步分析导致易变性指标变化的驱动力,并结合当前相关指标或驱动力因子的监测技术现状,筛选出了能够直接或间接监测并评价农用地等级质量的监测指标,建立了农用地等级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并针对各种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充分考虑了驱动力的区域差异性,构建的监测指标体系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相应的监测方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06.
目前,我国在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中存在以数量进行平衡,而忽视质量平衡的问题,导致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不对等,土地综合生产力下降。本文以回归分析为原理,通过对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及其所对应的实际标准粮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等别间的折算系数,为云南省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王瑞珍 《农技服务》2009,26(12):153-154
农用地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人类生存条件。依据农用地的功能及效益属性,将农用地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价值4个部分,构建了农用地价格体系及其效用归属,完善了我国农用地评价体系研究,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农用地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讨论当前农用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调整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9.
分等成果在农用地产能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农用地产能核算中的应用,并通过青铜峡农用地产能核算实证研究,探讨在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及实际产能核算的基础上,如何对农用地利用强度及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0.
<正>随着食物和燃料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出现在大城市里。纽约拥有大约600个小型农场,代表着美国城市农场的发展劲势。2008年7月,一群志愿者将旧金山市政厅前面的草坪改造为种植的农用地。这是市政厅草坪自194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