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227篇
基础科学   148篇
  200篇
综合类   1925篇
农作物   142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1806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根据规定,产地检疫中对怀疑患有检疫规程规定病种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以及跨省调运要求实验室检测的动物,需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官方兽医才能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湖北省开展试点,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养殖企业提供相关动物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服务,借此提升动物产地检疫技术含量,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介绍了湖北省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试点情况,分析了引入第三方开展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的意义并提出了有关思考,以期为各地提供借鉴。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助于提升动物产地检疫的技术水平,减少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提升养殖企业的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意识,弥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资源与能力的不足。因此,建议正确认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适时修订《动物防疫法》及配套规章;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检测机制;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服务范围拓展到散养户和小型养殖企业,从而整体提升动物产地检疫水平。  相似文献   
83.
参考原鸡(G. gallus) OC-116编码基因序列(登录号:NM_204569.1)设计3对引物,特异性地从仙居鸡子宫组织中克隆OC-116编码基因的N端、中段和C端,测序鉴定后通过酶切连接获得家鸡OC-116的全长编码基因。根据本研究的测序结果,初步发现突变概率较高的碱基有:第1233位(A→G)、1336位(C→G)、1358位(T→G)、1391位(T→G)、1491位(T→G)、1754位(G→T)、1841位(T→C)、1843位(C→T)、1983位(C→T)和2057位(T→C);其中第1358,1754,1841,1983和2057位的碱基突变均为同义突变,第1233、1336、1391、1491和1843位是错义突变。而且突变碱基主要属于T:G颠换类型,其次是T:C转换类型。另外根据同源性分析,家鸡的OC-116编码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很保守。总之,本研究已经从仙居鸡子宫组织中克隆到OC-116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4.
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也就是通常说的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的检疫,是动物检疫监督的重要环节和首要关口。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畜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产地检疫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但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也不能因此忽视,更要加大其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85.
动物产地检疫对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源头上保证了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维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6.
为了选育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优良家系,对引进国内外交趾黄檀10个产地25个家系的种子,于2015年春季在林下国有林场苗圃基地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漳州气候适宜交趾黄檀苗木生长,苗木总体良好,但各家系间差异很大。通过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3个考核指标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出在苗期表现好的家系试验号有5个:7号、18号、8号、11号、3号,其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分别达到64%、0.46 cm、39 cm以上。选育了苗期优良家系5个,为下一步营建优质家系采穗圃,加快繁殖无性系苗木造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87.
2011年11月15日.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新疆和田举办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环节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88.
首先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DVC技术和收割机快速导航系统平台架构,然后根据大豆距离数据的空间分布建立了收割机工作区域模型,最后从软硬件两部分介绍了DSP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框架。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复杂地形收割作业时,系统能够规划出最短工作路线,实现了收割机的快速导航功能,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监督重要环节和第一道关,是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关键措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产地检疫还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经验,详细阐述动物产地检疫的意义和职责,剖析了制约产地检疫职能发挥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促进动物检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不同地域枸杞主要次生代谢物和初生代谢物的关系,以宁夏主产区中宁、银川、固原、惠农、同心等7个地域的"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土壤肥力因子、枸杞果实次生代谢物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及初生代谢物枸杞多糖和总糖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枸杞产地的土壤养分有显著差异,以主产区中宁宁安、田滩的土壤肥力状况最好。枸杞果实主要次生代谢物甜菜碱、类胡萝卜素、黄酮、维生素C及初生代谢物多糖、总糖含量在不同地域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肥力较好的中宁宁安、田滩的枸杞甜菜碱、多糖含量最高,而糖碱比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磷、全盐与类胡萝卜素积累有负相关性,速效钾与枸杞黄酮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枸杞甜菜碱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盐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速效钾与甜菜碱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多糖累积与全氮、全盐、有机质、速效钾间呈显著正相关性,而总糖含量与全盐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中宁作为枸杞道地产区,要求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枸杞果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较高而糖碱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