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48篇
  85篇
综合类   504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81.
植物病原线虫病是我国香蕉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吸芽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各省香蕉种植区均有该病害发生。对我国香蕉产区植物病原线虫的种类、种群分布特点、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蕉园土壤中植物病原线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2.
香蕉枯萎病的离体叶片接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cubense)。为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的枯萎病抗性机理,对香蕉枯萎病的离体叶片接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叶片在离体条件下必须要有伤口才能被侵染发病,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溶于无菌水或者PDB溶液都能引起发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病程度与刺孔数量和细菌浓度成正比;在刺孔条件下,香蕉枯萎病分生孢子浓度为0.9×105个/mL时的接种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3.
香蕉雄花和组培苗假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等方面研究影响巴西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以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MS培养基+1 mg/L 2,4-D+1 mg/L IAA+1 mg/L NAA较适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26℃暗培养条件下,未成熟雄花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4%。在MS培养基+0.7 mg/L 2,4-D+4 mg/L 6-BA中,以不同品种假茎为外植体的脱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75%,但只有巴西(青杆)和海南本地米蕉可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0.1%和0.5%.  相似文献   
84.
澄清型香蕉汁的制备中,果胶酶应用的工艺条件对产品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分别考察了果胶酶的添加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香蕉汁澄清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发现,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150 min,果胶酶质量浓度为0.09 g/L,果汁的透光率最大为76.74%。  相似文献   
85.
滴施外源钙对香蕉生长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施用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生长、生物量积累及不同部位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滴施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叶片长度、假茎高度影响显著,但对叶片数、叶片宽度、假茎围长度等农艺性状指标影响不显著。滴施不同水平Ca(NO3)2对香蕉叶片、根系及整株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其中,施钙处理整株香蕉生物量的增量为5.78%~10.59%。滴施不同水平Ca(NO3)2显著增加香蕉根系的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其增幅分别为8.61%~47.35%和11.77%~28.17%。不同施钙处理对香蕉叶片、假茎、根系等各部分矿质营养吸收产生一定影响,但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ClO2结合1-MCP处理对香蕉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氧化氯(ClO2)与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处理对香蕉贮藏品质的影响,为ClO2和1-MCP在香蕉贮运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威廉斯”香蕉果实为对象,用200 μg/kg ClO2溶液浸泡3 min后,再经1 μL/L 1-MCP处理12 h,然后分别进行室温贮藏[(25±0.5)℃]和冷藏[(13±0.5)℃],观测贮藏过程中香蕉品质的变化。【结果】无论在室温贮藏还是冷藏条件下,ClO2结合1-MCP处理均可有效减缓香蕉褪青和转黄,降低香蕉硬度下降速率及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上升速率。【结论】ClO2结合1-MCP处理可以显著延缓香蕉后熟,保持良好的贮运品质,是香蕉贮运过程中预防香蕉转黄,延缓后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7.
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为寻找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铜、锌(EDTA-Cu、EDTA-Zn)对香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锌与拮抗菌21号(SQR21,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配合使用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用尖孢镰刀菌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处理香蕉幼苗96 h后,对照植株萎蔫严重,呈枯死状,添加EDTA-Cu或EDTA-Zn,显著减轻了粗毒素对香蕉幼苗的伤害。(2)与对照相比,添加EDTA-Cu或EDTA-Zn均显著增加了香蕉尖孢镰刀菌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和真菌生物量,但显著降低了镰刀菌酸的产量,分别降低73%和96%。(3)盆栽试验中,加锌(ZnSO4 · 7H2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其中锌与拮抗菌21号菌同时使用防治效果最好,处理75 d病情指数比直接接菌处理降低62%。(4)21号菌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直接接菌处理相比降低了18%,锌与21号菌同时使用显著增加了尖孢镰刀菌数量,比直接接菌处理增加了30%。上述结果表明,锌离子可能通过降低香蕉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量以及增强拮抗菌21号菌的生防活性来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9.
植物根际促生菌对香蕉幼苗生长及抗枯萎病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筛选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芽孢杆菌PAB-1、PAB-2菌株制剂对香蕉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和香蕉枯萎病防治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处理56 d后,施用植物根际促生菌菌剂的处理,株高、假茎围、地上部生物量、根长、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单株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5% ~ 28.9%、17.0% ~ 18.2%、16.8% ~ 33.9%、41.5% ~ 47.6%、65.5% ~ 69.5%、24.8% ~ 39.8%、24.0% ~ 38.3% 和 30.0% ~ 44.9%;施用PAB-2菌剂的处理,地上部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1.1%、46.1%、165.2%、7.4%和32.8%。接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的处理中,施用PGPR菌剂的香蕉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只接种FOC4的,降低4.4% ~ 10.6%;56 d后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比只接种FOC4的降低12.5 ~ 31.3,防控效果达到18.8% ~ 46.9%。施用PGPR菌剂能显著促进香蕉苗期植株生长,提高植株养分吸收,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发生。  相似文献   
90.
红树内生细菌AmS2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板对峙结合生长速率法测定分析了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对其甲醇粗提液的防病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及其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带宽分别为12.0 mm和11.5 mm;毒力测定结果表明,AmS2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007 6 mg/mL和1.902 8 mg/mL;AmS2菌株的甲醇粗提液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加大,防治效果不断提高,当AmS2甲醇粗提液使用浓度为4.0 mg/mL时,对接种香蕉炭疽病菌10 d后的防治效果为7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