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尖峰岭绿楠树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2)胸径年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而树高年生长量高峰期晚于地径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的年份;(3)在生长初期(8a前),材积生长极缓慢,年生长量<00009m3,其后开始较快增长,到第17年出现最大值000868m3;(4)从平均生长量看,地径变化比较平缓;胸径在14a前呈稳态上升趋势,14a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并略有下降;树高在19a前基本呈稳态上升趋势,19a后保持在050m/a左右,并呈缓慢地下降趋势;材积一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不同坡位的水肥等条件不同,因而影响了绿楠树的生长,离水沟最近的下坡地的树高和胸径比上坡分别大375%和291%;(6)绿楠树地径、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变化趋势基本上与降雨蒸发比(R/E)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水分状况是影响绿楠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新鲜嫩叶为材料,在高盐沉淀法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基础上,通过ISSR—PcR反应体系中5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梯度试验,优化并最终建立了大果木莲稳定而高效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结果]试验建立的大果木莲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山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0Ixl、Mg2+2.0mmol/L、Taq酶0.5U、DNA模板40ng、引物O.8μmol/L、dNTPs0.2mmol/L和ddH2O13.3μl,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0~60℃退火45s,72℃延伸2min,40个循环;72℃完全延伸7mi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大果木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状况以及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时期对红花木莲大苗的断根处理,以促进其须根生成,在第2年的5月份时对断根的红花木莲进行移栽,并对移栽后的植株成活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6~8月份是红花木莲断根最佳时期,而最迟断根不应晚于9月份,断根后的次年5月份可出圃栽植,移栽后成活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4.
茂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石山木莲的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山木莲(Manglietia calcarea X.H.Song)是贵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为了解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现状,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石山木莲资源分布狭窄、数量稀少,仅发现8个分布点共计10株,已处于濒危状态。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洞多、洞常、瑶寨、卡记海拔650~820 m之间的山坳、山腰、洼地、槽谷的次生林中、闲置地边、黔竹林内及密林下。根据石山木莲在茂兰保护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资源现状,分析其濒危原因,探讨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灰木莲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灰木莲在云南的引种表现,通过对其开展育苗和山地造林对比试验,分析了实生苗、移植苗的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山地造林生长情况,总结出灰木莲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红花木莲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47科80属。(2)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3)群落未发展到稳定状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7.
乳源木莲优质干材混交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芳 《林业科学》2003,29(2):84-90
研究证实,乳源木莲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较少病虫害,其木材密度超过同龄的杉木,乳源木莲早期生长缓于混交树种杉木,10a生左右进入干材速生期,16a生时干材料积接近杉木的3倍。这说明通过与杉木混交可以培育优质的大径阔叶材。乳源木莲侧枝形成分叉特性显著,适时的除萌修枝方能保证高质量干材的培育。研究发现,在南方低山丘陵区。影响澌昆交乳源木莲干材生长的主要生育地因子是坡度,缓坡地土层深厚,立地条件较好,乳源木莲干材生长最大,枝下高长,生长在下坡和半阴(阳)坡的乳源木莲之高径生长有高于其它坡位和坡向的趋势。根据林分密度和杉莲比之于乳源木莲干材培育的作用机理。应适当降低混交林的初植密度和单位面积乳源木莲的株数。采用3:1或更高的杉莲比混交造林,并通过适时的间伐,以达到枝下高长,径阶大的干材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树皮、生物有机肥、菌棒3种有机基质作为粗梗木莲容器育苗的肥源,与细黄心土按有机基质30%,细黄心土70%的比例混合配比。用10cm×10cm黑色软塑料钵栽植。随机区组设计,50株为1小区,3次重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也能显著提高苗木的总鲜重、叶鲜重、茎鲜重、根鲜重、总干重和茎干重等生物量指标,是一种较为适合粗梗木莲容器育苗的有机基质。树皮有机基质与菌棒基质的效果相对较差,但也可作为粗梗木莲容器育苗的一种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19.
间伐对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树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省沙县15年生(13年生时间伐)和17年生(10年生时间伐)的乳源木莲-杉木中龄混交林(杉莲比为7:3)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Ruark异速生长模型,对间伐后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的树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条件下,不同间伐期对树冠形状有显著影响:13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树冠生长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扩展,树冠形状近似抛物线形,枝长分布方式对下部层次造成遮荫,不利于乳源木莲树木的光合作用;而10年生时间伐,乳源木莲具有圆锥形树冠、较大的枝倾角和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因此有利于树冠对光的截获,从而增加单株生物产量,有利于培育乳源木莲大径材。杉莲混交林中乳源木莲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以下模型进行估测:y(10年生时间伐)=2.6211Z^0.1318 e^0.0417z(R^2=0.9418)和y(13年生时间伐)=1.7546Z^0.6122e^-0.1411z(R^2=0.9923)。通过残差百分比检验和后验检验表明,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巴东木莲为二倍体,与前人报道的木莲属其它种类一样,染色体数目为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